農村文化活動通知范文(通用3篇)
農村文化活動通知范文 篇1
元宵佳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進一步發揮農村文化禮堂的傳承功能,打造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根據“安全、節儉、分散、便民”的要求,決定于201x年元宵佳節之際,舉辦“家家戶戶鬧元宵文化禮堂賞花燈”xx區201x年農村文化禮堂元宵燈會活動。現將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一、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中共xx區委宣傳部
xx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承辦單位:運河街道、喬司街道、塘棲鎮、崇賢街道、xx街道、閑林街道、倉前街道、中泰街道、良渚街道、仁和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及全區農村文化禮堂。
二、活動時間
201x年2月21日-23日(農歷正月十四至十六)
有關鎮、街道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適當提前或延長亮燈時間
三、活動地點
有關鎮、街道農村文化禮堂
四、活動內容
1.有關鎮、街道重點推出一個農村文化禮堂,作為元宵燈會主會場,并開展趣味活動。該農村文化禮堂應設主題燈1個,并要求每個家庭自己制作或提供一盞花燈集中展出。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踴躍參與,營造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
2.其他農村文化禮堂可結合實際采取小型、分散的形式,舉辦形式多樣的燈會活動。
3.主辦單位組成評委會對15個鎮、街道元宵燈會主會場開展評比,評選出優秀文化禮堂燈會獎若干個,根據評比等次,給予每個文化禮堂3-8萬元的補助獎勵。
五、活動要求
1.文化禮堂燈會必須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傳遞正能量。燈區布置喜慶祥和、氛圍熱烈、創意突出,觀賞性強,具有地域特色。
2.主會場趣味活動豐富多樣,參與面廣,群眾滿意度高。
3.燈會活動方案齊全,組織嚴密,確保安全。
六、職責分工
(一)區委宣傳部
1.元宵燈會活動組織、策劃、發動;
2.元宵燈會活動的宣傳報道;
3.元宵燈會活動檢查、評比;
(二)區文廣新局
1.燈會活動組織、策劃、發動;
2.對燈會設計制作、布置進行業務指導;
3.元宵燈會活動相關宣傳報道;
4.落實獎勵補助資金;
5.元宵燈會活動檢查、評比;
(三)鎮街及文化禮堂村
1.有關鎮街為農村文化禮堂元宵燈會活動組織實施主體責任單位。重點推出的農村文化禮堂所在村制定元宵燈會活動方案報送至鎮街文體服務中心審定,鎮街將元宵燈會活動方案報送至區文廣新局備案;
2.落實好燈會活動經費,確保燈會活動順利進行;
3.落實重點推出農村文化禮堂場地,組織策劃實施元宵燈會及開展文藝演出、猜謎、展覽等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
4.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05號),承辦單位有關鎮街及農村文化禮堂應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并報送至當地派出所備案;
5.確保元宵燈會活動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巡查力量,必須安排專人值班,負責安保、防火、防盜、用電等相關安全工作;
6.燈會活動期間,對農村文化禮堂燈會現場各項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把關;
7.開展本地農村文化禮堂元宵燈會活動的宣傳;
8.燈會活動結束,報送總結、照片到區文廣新局,為評比提供依據。
七、其他事項
請有關鎮街文體服務中心在11月30日下午4:00前通過政務平臺將本地農村文化禮堂元宵燈會活動方案報送至區文廣新局文化業務科。
聯系人:羅
聯系電話:
中共xx市xx區委宣傳部
xx市xx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__年11月11日
農村文化活動通知范文 篇2
各鄉(鎮)黨委、街道黨工委:
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村文化禮堂的“五有”標準,加強“四型”建設,完善文化功能,努力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成為農村文化活動陣地、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著力打造農民群眾精神家園。經研究,決定建立農村文化禮堂“送文化,種文化”活動制度。
一、活動主旨
按照“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定位,農村文化禮堂以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內容建設為核心,以文化活動為支撐,確保農村文化禮堂長效作用的發揮。在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過程中和建成開放后,充分利用文化禮堂平臺,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根據群眾需求,組織開展公共文化配送、文化藝術培訓、鄉村文藝匯演、傳統民俗文化等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送文化,種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吸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增強農民群眾對文化禮堂的親近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農村文化禮堂的.常態化開放和可持續發展。
二、組織機構
統籌協調單位:縣委宣傳部
組織實施單位:縣文廣新局
配合協同單位:縣文聯、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相關鄉鎮(街道)及行政村
三、實施方式
(一)“送文化”活動
1.送戲、送電影:組織開展重要節慶(如春節)、重要節點(如文化禮堂竣工)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根據群眾需求,每年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開展送戲、送電影活動。實施單位為縣文化館、鄉鎮文化中心站、縣電影公司。
2.送講座、送展覽:組織開展文學、攝影、美術、書法等文化藝術講座,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講座、文明上網快樂閱讀知識等專題講座活動;組織開展非遺展覽、攝影、美術、書法等文藝作品展覽活動。每年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送講座或送展覽不少于兩次。實施單位為縣文聯、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縣圖書館。
3.送圖書、送器材:根據需求,為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配送必要的圖書、音響、健身路徑等活動器材,為當地農民群眾開展各項文體娛樂活動提供基礎保障。實施單位為縣文廣新局、縣圖書館、縣體育中心。
4.民間文藝團體送戲演出:充分發揮民間文藝家協會、戲曲家協會等協會專長,編排特色文藝節目,以文藝小分隊的形式,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開展送戲演出活動。實施單位為縣文聯及其直屬協會。
5.結合省委宣傳部“千鎮萬村種文化”、省文化館“耕山播海”、市文廣新局“綠谷風”大篷車送文化等省市文化下基層活動,積極聯系上級部門,將高水平的文藝演出、文化技能培訓送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活動聯系單位為縣文化館。
(二)“種文化”活動
1.組織開展全縣性的廣場舞大賽、農村文藝匯演等群眾文化活動,為農民群眾搭建文化參與、文化創作和文化展示的平臺,充分激發群眾參與、組織各類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每年組織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不少于一次。實施單位為縣文廣新局、縣文化館。
2.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平臺,結合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協助鄉鎮(街道)、行政村,組織開展農民文化節、文藝匯演、春節晚會、元宵燈會、傳統民俗、農民運動會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注重民間特色文化的傳承和提升。實施單位為鄉鎮(街道)、行政村,協助單位為縣文化館、縣體育中心、鄉鎮文化中心站。
3.持續實施農村文化體育隊伍素質提升工程,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廣場舞、健身秧歌、軍鼓、腰鼓等大型文體活動技能培訓,適時組織農村文化禮堂管理員培訓,為基層培育群眾文藝骨干和活動帶頭人。實施單位為縣文化館、鄉鎮文化中心站。
4.利用農村文化禮堂,組織開展群眾文體隊伍展示展演活動(如廣場舞展示、軍鼓比賽等),根據當地農民群眾需求,不定期組織開展廣場舞、軍鼓、腰鼓、小戲小品等文化技能培訓活動。實施單位為各鄉鎮文化中心站。
5.組織文聯各直屬文藝家協會深入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協助當地策劃開展常態性、有特色、受歡迎的群眾文藝活動;不定期組織會員開展采風創作,吸引群眾參與,形成良好互動,共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當地人文精神風貌。實施單位為縣文聯。
6.縣文廣新局、文聯等部門,特別是文化指導員,要在為農村文化禮堂提供文化活動指導的同時,挖掘文化禮堂建設村的特色文化活動,策劃節目,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不斷激發群眾文化活動積極主動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聯系
“送文化,種文化”活動主要實施方式為根據農民群眾需求提供“菜單式”服務。縣文廣新局、縣文聯要加強與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點的聯系,各有關鄉鎮(街道)、行政村也應加強和以上部門的溝通聯系,提出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牽頭或配合組織開展群眾喜愛的“送文化,種文化”活動,同時做好統籌、協調、安全等工作,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機制
建立文藝家協會聯系農村文化禮堂制度、文化指導員聯系農村文化禮堂制度兩個制度,促進文化禮堂活動持續開展。一是發揮文藝家協會文藝人才專長,以各協會定點聯系農村文化禮堂創建村的方式,建立文藝家協會聯系農村文化禮堂制度,指導幫助當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和活動開展。二是發揮文化部門職能優勢,以屬地指導管理為原則,建立以鄉鎮文化中心站文化員為主的文化指導員隊伍,指導農村文化禮堂開展各項文體活動。
農村文化活動通知范文 篇3
親愛的婦兒工委辦公室、婦聯、殘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20xx年5月15日是我國第xx個“防治碘缺乏病日”。近年監測結果顯示,全國人群碘營養狀況總體處于適宜水平,但部分沿海省份碘鹽覆蓋率達標區縣數量持續下降,少數西部經濟欠發達區縣的碘鹽覆蓋率仍然達不到標準,部分地方存在兒童碘營養不良情況,一些地區孕婦面臨碘營養不足風險。為加大科學補碘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合理補碘,切實保障人民健康。現就做好20xx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宣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充分認識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的防治工作機制。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會同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鹽業)等相關部門,圍繞宣傳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動員群眾廣泛參與,提高活動覆蓋面和實施效果,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各地要緊密圍繞今年的宣傳主題,制訂詳細的宣傳計劃,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和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作用,深入開展核心信息知識宣傳,拓展防治知識宣傳的深度和廣度。要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和輿論引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科學補碘知識,提高公眾對科學補碘的認識。同時,要通過報紙、網站、電話咨詢等方式,公布無碘食鹽銷售網點地址,滿足特定人群非碘鹽消費需求。
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營養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為及時反映人群碘營養狀況,引導各地做好科學補碘,要求以縣級區劃為單位監測人群碘營養水平。各地要以“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為契機,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情況,確保碘缺乏病監測工作順利開展,并針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鞏固防治成績,確保持續消除碘缺乏病。
國家衛生計生委制作了主題宣傳海報等材料,可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下載、使用。宣傳活動結束后,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及時收集、匯總相關部門開展活動情況,于6月15日前將總結報送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
通知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