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端午學生放假通知(通用3篇)
2024端午學生放假通知 篇1
各處室院部:
根據上級通知和校歷安排,20xx年端午節放假時間為6月9日—11日,共3天。6月12日(周日)正常上班。(6月12日補6月10日(周五)的課程)
請各單位根據工作實際做好安排,切實加強安全保衛,認真落實值班制度,保持通信聯絡暢通,確保端午節放假期間安全。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
20xx年xx月xx日
2024端午學生放假通知 篇2
各院、處、室、中心:
根據國務院節假日放假通知,結合學校實際,經研究決定,現將我校端午節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時間
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二、注意事項
1.放假期間,各二級院、各部門要切實做好安全穩定工作。放假前,要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隱患,特別要加強重要區域、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
2.學生工作處要安排好留校學生日常生活,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確保安全穩定。師生員工要提高安全意識,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遇緊急突發事件,要在第一時間報告學校值班人員和帶班校,并及時妥善處理。安全保衛部門要全天24小時值班,加強校園安全巡邏保衛。
3.各單位主要和學生工作負責人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xx年xx月xx日
2024端午學生放假通知 篇3
各學校、中心片、幼兒園:
根據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行事歷安排,結合工作實際,決定本學期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一、高二年級元月30日放假,高三年級2月6日放假。第一范文網下學期定于3月1日(農歷正月十一日)開學,3月1日、2日報到,3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日)正式上課。其他各類學校可參照上述時間放寒假。為使廣大師生度過一個安全、文明、愉快的假期,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嚴密組織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各校要加強常規管理,認真組織期末復習,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義務教育學校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時間為元月21日—元月24日,由教育局統一命題、制卷,組考方式按《耒陽市20xx年下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質量檢測工作實施方案》(耒教通〔20xx〕111號)實施。考試結束后,各校要及時做好學科成績和試卷分析。高中學校期末考試時間自行確定。各學校要嚴肅考試紀律,以考風促進學風建設。
二、全面檢查學年工作落實情況。放假前,各學校要認真檢查學校計劃執行情況和各學科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認真回顧本學期工作,寫好各類書面總結,做好資料歸檔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新學期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思路。
三、扎實開展師生安全防范教育。各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實安全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要在期末考試前,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要特別加強對校車接送學生的安全管理和用電防火等安全常識教育。要在放假前集中開展一次校園安全大檢查,及時消除消防、建筑、水電、上下學交通和飲食等方面存在的隱患,確保師生安全,嚴防意外事故發生。要認真安排好假期護校、值班等工作,遇有緊急情況或突發事故,要及時妥善處理,并向教育局報告。
四、正確引導學生安排假期生活。放假前,各校要組織班主任、科任教師及時填寫學生成績通知單,搞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認真撰寫學生評語,評語要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和亮點,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評語的激勵功能。同時,要加強對學生寒假生活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開展社會調查,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鼓勵學生開展假期讀書活動,要求學生利用寒假至少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看一部好電影,每天鍛煉一小時。各校要教育學生主動承擔家務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自覺遵紀守法,遠離毒品、遠離網吧、遠離不良文化,堅決杜絕由此引發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五、堅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各校要真正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落到實處。寒假期間,學校和老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點組織成建制補課;學校也不得將校園、校舍出租給它方辦校、辦班;在職教師不得接受學生在家有償補課、輔導,搞有償家教家養,不得到校外兼職兼課和替培訓機構進行招生宣傳及組織生源,收取介紹費。學校要合理布置假期作業,開學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假期作業進行批改,并認真反饋。
六、切實加大假期控流保學力度。各學校要認真做好“控流保學”和“控流保優”預案,強化“雙保”責任,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加大工作力度,嚴禁學校、教師以各種理由排斥差生;同時,要加強與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村支兩委和家長的聯系,建立社會聯動機制,確保學生不流失。
七、精心做好下期開學工作準備。放假前,各學校要對校產和校具進行清理登記,對校舍進行全面檢查,并利用假期維修好課桌椅、教學設備和校舍;要按有關要求,對學校食堂、商店進行全面清查整治,精心準備,確保下學期順利開學。
八、積極督促老師完成“寒假作業”。放假前,各學校要召開全體教師會,妥善安排老師寒假生活,倡導并督促老師多參加體育鍛煉,把身體養好,把精神養足;多讀一些好的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新教育理念;多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情況,鼓勵、督促學生學習,加深師生感情。
二OXX年元月四日
XX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