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食品安全通告(通用5篇)
加強食品安全通告 篇1
為保證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的復檢工作過程規范,復檢結果準確、可靠,現就有關工作通告如下:
一、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抽檢結果有異議提出復檢申請的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在提出復檢申請的同時,將相關情況告知組織監督抽檢的部門;并在復檢機構同意復檢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組織開展監督抽檢的部門和初檢機構提交復檢機構名稱、資質證明文件、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復檢申請書、復檢機構同意受理復檢的書面材料等資料。
二、復檢機構不得接受有委托檢驗關系的申請人的復檢申請。
三、復檢機構不得無故拒絕復檢申請。
四、復檢樣品應當由復檢機構、初檢機構和復檢申請人共同簽字或蓋章予以確認;由組織抽檢的監管部門指定專人送達復檢機構,并由復檢機構專門保管;樣品運輸過程應當符合相關標準或樣品標示的儲存條件。復檢機構應當做好復檢樣品接收記錄。
五、復檢應當使用相關標準規定的仲裁方法,無仲裁方法的,應當使用更為靈敏、精確的檢驗方法。復檢機構應當采取拍照或錄像等方式對復檢過程進行記錄,記錄的內容應當包括復檢樣品狀態、拆封情況、樣品前處理、檢驗關鍵點等情況。初檢機構可對復檢過程進行觀察,復檢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六、復檢結束后,復檢機構應當出具被檢樣品是否合格的檢驗結論。
七、復檢申請人應當在提出復檢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組織或者委托實施監督抽檢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提交復檢報告。逾期不提交的,視為復檢結論同初檢結論一致。
八、組織抽檢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復檢工作進行監督,發現復檢機構有不符合相關檢驗要求的行為,要求其改正;對拒不改正的,通知其終止復檢,并向社會公布。
九、對不執行本通告相關要求的復檢機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復檢機構資質并向社會公告。對復檢機構在復檢過程中存在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由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十、復檢機構被要求終止復檢的,復檢申請人可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更換復檢機構。更換復檢機構的,應當遵守本通告相關規定。
十一、本通告適用于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前的復檢工作,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特此通告。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年7月21日
加強食品安全通告 篇2
為保證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的復檢工作過程規范,復檢結果準確、可靠,現就有關工作通告如下:
一、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抽檢結果有異議提出復檢申請的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在提出復檢申請的同時,將相關情況告知組織監督抽檢的部門;并在復檢機構同意復檢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組織開展監督抽檢的部門和初檢機構提交復檢機構名稱、資質證明文件、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復檢申請書、復檢機構同意受理復檢的書面材料等資料。
二、復檢機構不得接受有委托檢驗關系的申請人的復檢申請。
三、復檢機構不得無故拒絕復檢申請。
四、復檢樣品應當由復檢機構、初檢機構和復檢申請人共同簽字或蓋章予以確認;由組織抽檢的監管部門指定專人送達復檢機構,并由復檢機構專門保管;樣品運輸過程應當符合相關標準或樣品標示的儲存條件。復檢機構應當做好復檢樣品接收記錄。
五、復檢應當使用相關標準規定的仲裁方法,無仲裁方法的,應當使用更為靈敏、精確的檢驗方法。復檢機構應當采取拍照或錄像等方式對復檢過程進行記錄,記錄的內容應當包括復檢樣品狀態、拆封情況、樣品前處理、檢驗關鍵點等情況。初檢機構可對復檢過程進行觀察,復檢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六、復檢結束后,復檢機構應當出具被檢樣品是否合格的檢驗結論。
七、復檢申請人應當在提出復檢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組織或者委托實施監督抽檢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提交復檢報告。逾期不提交的,視為復檢結論同初檢結論一致。
八、組織抽檢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復檢工作進行監督,發現復檢機構有不符合相關檢驗要求的行為,要求其改正;對拒不改正的,通知其終止復檢,并向社會公布。
九、對不執行本通告相關要求的復檢機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復檢機構資質并向社會公告。對復檢機構在復檢過程中存在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由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十、復檢機構被要求終止復檢的,復檢申請人可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更換復檢機構。更換復檢機構的,應當遵守本通告相關規定。
十一、本通告適用于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前的復檢工作,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特此通告。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年7月21日
加強食品安全通告 篇3
各村(居)支部、村(居)委會、駐鄉各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專項行動整治方案〉的通知》(*府辦函〔20xx〕16號),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
一、健全工作機構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我們召開了食品安全工作專題研究會,我鄉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及食品安全工作機構。加強領導,嚴格責任。2 組 長: 鄉 長 副組長: 副鄉長 副鄉長成 員:、各駐村(居)干部。
二、建立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為使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實時監控,暢通消息,在我鄉12個自然村、中小學、食品廠建立食品安全協管員,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時監管和信息工作報送。協管員隊伍名單在附件1。
三、明確職責,加強監管。根據自身的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工作,要嚴格把關,確?拐鹁葹氖称钒踩。
四、建立完善了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制度(一)加強食品衛生的宣傳力度,各村要重視食品安全。 (二)落實匯報制度,3桌及以上宴席需上報鄉政府。 (三)檢查制度,鄉政府及衛生院,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五、明確了食品安全檢查的重點時間。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開展全鄉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聯合行動。每五天檢查一次食3 品安全。通過嚴格大檢查和整治,確保了一方食品衛生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信息報送電話:
*鄉人民政府
三月六日
加強食品安全通告 篇4
為了確保20xx年上海世博會順利舉行,根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本市促進和保障世博會籌備和舉辦工作的決定》的規定,市政府決定,在20xx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對本市食品安全管理采取如下措施:
一、凡經檢測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并且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危害的食品,質量技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商務、農業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除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理外,還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來自同一產地的該品種食品采取限制進入本市的措施。
二、單位銷售蔬菜、生豬產品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生產者索取相關證明文件。個人銷售蔬菜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隨附相關證明文件。不具備相關證明文件的,不得上市銷售。
三、檢驗檢疫機構簽發證書上載明為展覽用途的進口食品,展覽后應當按照進境展品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使用亞硝酸鹽等食品添加劑。
五、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工業鹽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六、禁止將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后作為食用油使用或者銷售。
七、違反本通告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處理規定的,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八、單位銷售的蔬菜未按照規定向生產者索取相關證明文件或者個人銷售的蔬菜未按照規定隨附相關證明文件的,由工商等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九、違反國家標準使用亞硝酸鹽等食品添加劑的,由質量技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處20xx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十、違反本通告規定在食品中添加工業鹽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由質量技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從重處罰。
十一、將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后作為食用油使用或者銷售的,由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十二、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至20xx年12月31日施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年四月十五日
加強食品安全通告 篇5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通知》(粵府(20xx)108號)轉發給你們,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統一認識、強化領導。我市自今年3月啟動食品放心工程以來,已基本構建起食品放心工程框架,食品安全狀況日趨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個別地區的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各單位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清醒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工作,進一步強化領導,加大力度,密切配合,切實把加強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為廣大群眾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為“食在廣州”賦予新的內涵。
二、打建結合,整規并舉。要認真落實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xx)6號)和《關于印發廣州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xx)35號)的要求,一方面,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抓住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酒等品種,重點監管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始終保持對相關違法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確保專項整治各項任務的全面落實。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監督體系、食品安全流通網絡體系、食品安全信息網絡體系、社會監督網絡體系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不斷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協調機制,做到標本兼治,著力治本,逐步建立起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按照區、縣級市政府負總責,主管部門各負其責,誰主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逐級簽訂責任書,明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績考核體系,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按照國家、省的統一部署,及時理順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監管水平,形成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綜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附件: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通知(略)
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