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 通報 > 秸稈禁燒通報(精選7篇)

秸稈禁燒通報

發布時間:2023-08-07

秸稈禁燒通報(精選7篇)

秸稈禁燒通報 篇1

  關于對全鄉秸稈禁燒工作督查情況的通報

  今年麥收以來,鄉秸稈禁燒督查小組對全鄉秸稈禁燒工作進行地毯式不間斷巡查。從督查的情況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絕大部分村都能嚴格按照鄉黨委、政府有關要求,把秸稈禁燒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組織專人巡查成立應急小分隊,并做好群眾工作,扎扎實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個別村仍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秸稈焚燒現象。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近幾天的巡查,發現東李莊村、趙壩村、楊營村、盧里村、興屯村由于組織不力、措施不實、防控不嚴,導致焚燒秸稈現象不同程度發生。特別是楊營村由于值班人員疏忽、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出現了大面積的秸稈焚燒。

  二、處理結果

  針對上述幾個出現秸稈焚燒現象的村,鄉黨委、政府給予全鄉通報批評,對包村領導、包村干部及村定補干部每人100元的經濟處罰。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村要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實行全天候、無縫隙工作機制,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全面嚴防死守,組織村組干部到村、到組、到戶、到田頭進行巡查,保證每個田頭有人看守,不留死角,督促群眾及時清運主要干道和田邊地頭的麥秸稈、麥草,消除隱患。

  2、進一步健全應急機制。各村必須迅速健全禁燒應急機制,切實做到24小時值班巡查,制定切實可行的禁燒秸稈應急預案,確保及時控制和處置險情,堅決遏制秸稈焚燒行為。

  請各村引以為戒,切實改進防范措施,加大防控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禁燒成果,力爭實現秸稈禁燒零火點。

  二Oxx年六月二十四日 馬營鄉黨委、政府

秸稈禁燒通報 篇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農業(農機、畜牧)廳、財政廳、鐵路局、交通廳、民航局:

  近幾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大部分地區沒有出現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重點禁燒區內焚燒秸稈現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全國每年產生約6億噸秸稈,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秸稈尚未很好地利用,夏秋兩季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局部地區還很嚴重,甚至影響到航空、高速公路、鐵路的正常運行。根據國務院領導關于繼續研究禁燒秸稈治本措施的指示,為加強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杜絕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現通知如下:

  一、明確職責,齊抓共管

  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繼續貫徹執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建立秸稈禁燒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禁燒責任具體落實到市縣政府和鄉鎮政府,并由市縣政府具體組織,鄉鎮政府具體落實。

  各地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繼續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方針,明確職責,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環保部門要繼續履行執法監督職責,做好監督檢查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農業部門要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努力擴大綜合利用規模,盡快解決剩余秸稈出路問題;交通、鐵道、民航部門要積極配合,參與禁燒執法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快秸稈綜合利用和農業結構調整步伐

  進一步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積極研究、開發、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特別要重視秸稈剩余量較大、焚燒現象嚴重的大中城市郊區、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和機場周邊地區的綜合利用工作,積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地開展并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秸稈青貯、氨化、堆漚、快速腐熟、加工、保護性耕作、能源轉化利用等綜合利用技術。同時,各地要以禁燒為契機,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在重點禁燒區,指導和鼓勵農民種植秸稈量相對較少的農作物品種或者種植帶穗青貯作物,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經濟作物和間作套種面積。

  三、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輿論監督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標語等多種宣傳形式,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及秸稈綜合利用的益處,提高農民秸稈禁燒的法律意識,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使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真正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特別是在重點區域要進行反復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對秸稈焚燒嚴重的地區予以曝光。

  四、強化執法監督力度

  強化秸稈禁燒現場執法檢查,防止大氣污染,確保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重點交通干線的安全和高壓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對違法焚燒秸稈的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

  今年“三夏”、“三秋”農時季節,國家環保總局、農業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將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地區秸稈禁燒工作進行抽查,并將抽查情況予以通報。

  年四月二十九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3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

  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皖政辦〔20xx〕2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去年以來,我省大力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大氣污染防治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

  1.嚴格落實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市、區)政府對秸稈禁燒工作負總責,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秸稈禁燒機制。認真總結禁燒工作經驗,及早研究部署禁燒工作,推動秸稈禁燒工作常態化。建立以鄉(鎮)為單位、村(居)為基礎、村民組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將責任層層分解到具體單位、責任人。

  2.加強巡查監管。農作物收割期間,各地要加強日常巡查和現場檢查,實行全天候駐守、巡查和值班制度。通過組建應急小分隊、設置監控點、組織流動哨、包保到戶等方式,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

  3.強化幫扶服務。積極研究應對天氣變化等措施,及時調度農作物收割播種情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組織旋耕播種,化解秸稈禁燒與農民搶收搶種的矛盾。對農作物已收割,秸稈未及時粉碎還田的,迅速組織人員幫助農戶清運秸稈。加強秸稈堆放管理,防止集中焚燒、水體污染及火災隱患。

  4.營造秸稈禁燒濃厚氛圍。在《安徽日報》等新聞媒體公布秸稈焚燒火點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組織農技骨干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大戶示范、重點推廣、現場會、田間課堂等措施,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普及。加強社會監督,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群眾舉報焚燒秸稈行為。

  5.嚴格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省政府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考核內容。加強行政問責,對禁燒工作不力的,給予通報批評,約談政府負責人,扣減獎補資金,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因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或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積極推進秸稈還田

  6.廣泛開展秸稈還田示范。開展水稻秸稈全量粉碎還田油菜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小麥秸稈全量粉碎還田玉米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研究與示范。開展作物秸稈長期還田情況下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屬積累、溫室氣體排放、土壤微生物變化、病蟲草害變化等研究,提出相應技術措施,為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積極推廣高溫堆肥新技術、新方法,并著力解決好成本問題。

  7.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各地在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基礎上,要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大對80馬力以上拖拉機和配套秸稈還田與離田等專業機具的疊加補貼力度。繼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鼓勵購置大型復合機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三、加快推廣農作物秸稈發電

  8.大力推進秸稈電廠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實力雄厚、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秸稈發電企業投資建廠。對在建的秸稈電廠,要加強協調調度,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核準開工項目在2年內投運,20xx年有23座電廠投入運營、裝機規模64萬千瓦,20xx年底全省秸稈電廠裝機規模達到150萬千瓦左右,年利用秸稈量1500萬噸左右。

  9.提高秸稈利用量。20xx—20xx年,秸稈電廠使用農作物秸稈量占全部燃料比重達到40%左右,鼓勵多使用農作物秸稈,每年4月底前由地方政府、國有農場分別與秸稈電廠(含跨縣區收購的秸稈電廠)簽訂秸稈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按水稻秸稈50元/噸左右、小麥秸稈40元/噸左右、其他農作物秸稈(油菜、玉米、豆類等)30元/噸左右標準,由縣級財政直接補助給秸稈電廠。每年5月底前預撥獎補資金至秸稈電廠,逐月進行清算,按照核實的秸稈電廠實際利用量兌付獎補資金。省有關部門對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對執行較好的秸稈電廠給予表彰獎勵,對秸稈利用量未達標的秸稈電廠追繳當年預撥財政獎補資金。

  10.降低秸稈初加工用電成本。秸稈撿拾、切割、粉碎、打捆、成型等初加工,執行農業生產用電電價,免除秸稈初加工配變基本容量費。

  四、加大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獎補力度

  11.明確獎補對象。省財政年初按照各地小麥、玉米、油菜、水稻等種植面積,對各市和省級國有農場進行獎補,由市獎補到縣(市、區)。獎補資金專項用于秸稈綜合利用支出,重點用于農作物秸稈還田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具作業、秸稈發電財政獎補,對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利用和歸集收儲體系建設等也可適當獎補。

  12.明確獎補標準。小麥、玉米、油菜按照20元/畝、水稻按照10元/畝標準進行獎補。省財政對皖北三市九縣及大別山片區縣補助70%,對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市補助30%,其他地區補助50%,剩余部分由市、縣財政足額配套,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省級國有農場獎補資金由省財政全額承擔。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籌措安排自有資金,適當擴大獎補對象,提高獎補標準。

  13.加強獎補資金管理。省財政按照各地20xx年度小麥、油菜、玉米、水稻等種植面積和補助比例,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將省級獎補資金撥付至各市。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和督查巡查情況,以縣為單位,分別于8月份、12月份進行考核清算,重點區域(按照皖政辦秘〔20xx〕75號文劃定)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5%省級獎補資金,非重點區域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2%省級獎補資金,因省級獎補資金扣回形成的補助缺口,由市、縣全額承擔。省級獎補資金不得用于人員經費、辦公經費、交通工具和辦公設備購置等支出,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專款專用。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xx年4月14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4

  關于20xx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秸稈禁燒工作牽頭部門:

  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統計和各地報告的現場巡查檢查結果顯示,20xx年夏季秸稈焚燒情況較20xx年同期明顯好轉,但部分地區違法焚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秸稈禁燒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20xx年夏季秸稈焚燒火點監測情況

  20xx年5月20日-7月31日,環境衛星和氣象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2119個(剔除衛星誤判火點,不含云覆蓋下火點),較20xx年同比減少2681個,減幅為55.9%。

  從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分布情況看,火點數排前10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南、安徽、山東、河北、湖北、江蘇、四川、陜西、山西和內蒙古,火點數分別為815個、644個、230個、106個、79個、53個、34個、31個、25個和16個。其中,陜西和山西2省火點數較20xx年同比有所增加,其余8省較20xx年同比均有減少,尤其是江蘇、安徽、湖北、山東、河北和河南6省火點數較20xx年同比大幅減少,減幅分別達88.82%、63.68%、62.56%、60.88%、47.52%和38.35%。從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強度看,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火點數排前5位的省份依次為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和湖北,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上的火點數分別為0.112個、0.103個、0.031個、0.017個、0.017個。

  二、各地秸稈禁燒工作開展情況

  從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和各地工作開展情況看,各地政府對秸稈禁燒工作重視程度明顯提高,相關部門巡查檢查和考核問責力度不斷加大。20xx年夏季秸稈禁燒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建立了秸稈禁燒目標管理責任制,強化責任落實,注重獎懲考核,初步形成了“政府協調、部門聯動”的工作局面。二是群眾禁燒意識進一步增強。通過大力宣傳教育,群眾從被動接受逐步轉變為主動參與,部分農戶還主動參與監督秸稈收割留茬高度,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秸稈粉碎還田、離田清運等工作。三是倒逼綜合利用作用明顯。各地大幅度增加收割機、粉碎機、打捆機、旋耕機、滅茬機等相關設備,推動農作物耕種機械化發展,秸稈還田、漚肥等綜合利用方式以及控茬滅茬等相關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安徽省委書記、省長親自檢查部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省級財政新安排獎補資金11.45億元,用于主產區秸稈機械化全部還田及其他綜合利用項目,同時嚴格考核,以縣為單位,重點區域、非重點區域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分別扣減5%和2%的省獎補資金;每日將各市及省直管縣秸稈焚燒火點情況在《安徽日報》予以公布,每周在《安徽新聞聯播》節目中排序通報,夏收結束后排名后三位的蚌埠、淮北、滁州三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安徽新聞聯播》節目中向公眾進行了情況說明。江蘇省財政安排秸稈還田作業補助專項資金5.2億元,地方配套1.7億元,補助標準由每畝10元提高到20元;在做好衛星遙感、路面巡查和細顆粒物(PM2.5)自動監測“三位一體”監管的基礎上,首次探索利用無人機、直升機開展巡查監測。天津市農委召開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依托全市清新空氣網格化管理體系,組織環保、公安、農業等部門開展聯合拉網式監督巡查,并將其作為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現有秸稈綜合利用體系尚不能解決秸稈出路問題。如安徽等地反映有關農機數量、功率不能滿足秸稈綜合利用要求,因農機負荷增大、連續高溫作業導致出現多起農機自燃現象。

  二是部分地區仍然存在“重堵輕疏、疏堵配合不暢”的現象。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工作力度尚需進一步加大,部門監管合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是暫存秸稈后續環境污染隱患不容忽視。部分地區秸稈尚未得到合理處置,后期仍存在焚燒秸稈和火災隱患,同時也可能產生二次污染,對水體環境質量造成影響。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把秸稈禁燒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20xx年4月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已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范圍。環保部門應主動督促下級人民政府切實采取“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有效措施,統籌推進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只有妥善解決秸稈出路問題,才能真正消除秸稈焚燒污染。

  二是加強區域協同聯動,對有爭議的火點開展聯合核查。如發現不屬于本省(區、市)范圍內的衛星誤判火點,請第一時間電話告知相關省份及我部聯系人,協調相關省份聯合開展現場核查,同時致函相關省份并抄送我部,我部據此進行火點位置變更。如未及時致函通知,我部后續將不再受理火點變更申請。如經聯合核查不屬于秸稈焚燒火點的,由變更后火點所在省份提出核銷申請并附相關現場檢查證據材料。

  三是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及時報送檢查結果。我部將繼續在官方網站發布全國秸稈焚燒遙感監測日報,并結合各地現場巡查檢查情況,發布秸稈焚燒火點核定月報。各省(區、市)應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檢查結果報送我部。如發現誤判火點需申請核銷的,請在報告中提出并附帶有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儀坐標顯示的現場背景照片等詳細證據材料。

  我部將進一步加大秸稈禁燒信息公開力度,于近期向社會公開20xx年夏季全國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在秋季秸稈焚燒高峰時段,我部將每周向社會公布衛星遙感監測結果以及各地火點排名情況。各省(區、市)應加強對重點區域禁燒工作的督查督辦,于20xx年12月10日前將秋季秸稈禁燒工作進展情況報送我部。

  聯系人: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 肖靜 史慶敏

  電 話:

  傳 真:

  郵 箱:

  附件:20xx年夏季衛星遙感監測秸稈焚燒火點信息表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20xx年9月15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5

  記者11月12日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于六安市、淮南市秋季秸稈焚燒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兩市秸稈禁燒不力,火點數分別占全省火點總數的30%、24%。經省政府同意,責成兩市政府向省政府作出書面檢查。

  進入秋季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秸稈禁燒,取得明顯成效,全省秋季秸稈焚燒火點數比往年大幅度下降。但六安市、淮南市禁燒工作不力,秸稈焚燒現象嚴重。通報指出,截至11月4日,六安市、淮南市秋季秸稈焚燒火點分別為44個、35個;其中,10月24日至26日,環保部衛星監測到壽縣38個火點、淮南市市轄區及鳳臺縣13個火點。

  當前,我省秋季秸稈禁燒工作已近尾聲,防止秸稈焚燒火點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各地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強督查巡查、嚴格獎懲問責,確保秋季禁燒力度不減、成效更大。

  根據《20xx年全省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對每百萬畝農作物種植面積火點數超過10個且列全省前3位的市及全省前5位的縣,省政府將約談該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每百萬畝農作物種植面積火點數超過30個的縣,省環保廳將暫停該縣涉氣項目環評審批。

秸稈禁燒通報 篇6

  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去年以來,我省大力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大氣污染防治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

  1.嚴格落實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市、區)政府對秸稈禁燒工作負總責,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秸稈禁燒機制。認真總結禁燒工作經驗,及早研究部署禁燒工作,推動秸稈禁燒工作常態化。建立以鄉(鎮)為單位、村(居)為基礎、村民組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將責任層層分解到具體單位、責任人。

  2.加強巡查監管。農作物收割期間,各地要加強日常巡查和現場檢查,實行全天候駐守、巡查和值班制度。通過組建應急小分隊、設置監控點、組織流動哨、包保到戶等方式,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

  3.強化幫扶服務。積極研究應對天氣變化等措施,及時調度農作物收割播種情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組織旋耕播種,化解秸稈禁燒與農民搶收搶種的矛盾。對農作物已收割,秸稈未及時粉碎還田的,迅速組織人員幫助農戶清運秸稈。加強秸稈堆放管理,防止集中焚燒、水體污染及火災隱患。

  4.營造秸稈禁燒濃厚氛圍。在《安徽日報》等新聞媒體公布秸稈焚燒火點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組織農技骨干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大戶示范、重點推廣、現場會、田間課堂等措施,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普及。加強社會監督,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群眾舉報焚燒秸稈行為。

  5.嚴格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省政府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考核內容。加強行政問責,對禁燒工作不力的,給予通報批評,約談政府負責人,扣減獎補資金,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因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或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積極推進秸稈還田

  6.廣泛開展秸稈還田示范。開展水稻秸稈全量粉碎還田油菜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小麥秸稈全量粉碎還田玉米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研究與示范。開展作物秸稈長期還田情況下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屬積累、溫室氣體排放、土壤微生物變化、病蟲草害變化等研究,提出相應技術措施,為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積極推廣高溫堆肥新技術、新方法,并著力解決好成本問題。

  7.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各地在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基礎上,要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大對80馬力以上拖拉機和配套秸稈還田與離田等專業機具的疊加補貼力度。繼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鼓勵購置大型復合機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三、加快推廣農作物秸稈發電

  8.大力推進秸稈電廠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實力雄厚、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秸稈發電企業投資建廠。對在建的秸稈電廠,要加強協調調度,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核準開工項目在2年內投運,20xx年有23座電廠投入運營、裝機規模64萬千瓦,20xx年底全省秸稈電廠裝機規模達到150萬千瓦左右,年利用秸稈量1500萬噸左右。

  9.提高秸稈利用量。20xx—20xx年,秸稈電廠使用農作物秸稈量占全部燃料比重達到40%左右,鼓勵多使用農作物秸稈,每年4月底前由地方政府、國有農場分別與秸稈電廠(含跨縣區收購的秸稈電廠)簽訂秸稈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按水稻秸稈50元/噸左右、小麥秸稈40元/噸左右、其他農作物秸稈(油菜、玉米、豆類等)30元/噸左右標準,由縣級財政直接補助給秸稈電廠。每年5月底前預撥獎補資金至秸稈電廠,逐月進行清算,按照核實的秸稈電廠實際利用量兌付獎補資金。省有關部門對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對執行較好的秸稈電廠給予表彰獎勵,對秸稈利用量未達標的秸稈電廠追繳當年預撥財政獎補資金。

  10.降低秸稈初加工用電成本。秸稈撿拾、切割、粉碎、打捆、成型等初加工,執行農業生產用電電價,免除秸稈初加工配變基本容量費。

  四、加大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獎補力度

  11.明確獎補對象。省財政年初按照各地小麥、玉米、油菜、水稻等種植面積,對各市和省級國有農場進行獎補,由市獎補到縣(市、區)。獎補資金專項用于秸稈綜合利用支出,重點用于農作物秸稈還田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具作業、秸稈發電財政獎補,對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利用和歸集收儲體系建設等也可適當獎補。

  12.明確獎補標準。小麥、玉米、油菜按照20元/畝、水稻按照10元/畝標準進行獎補。省財政對皖北三市九縣及大別山片區縣補助70%,對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市補助30%,其他地區補助50%,剩余部分由市、縣財政足額配套,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省級國有農場獎補資金由省財政全額承擔。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籌措安排自有資金,適當擴大獎補對象,提高獎補標準。

  13.加強獎補資金管理。省財政按照各地20xx年度小麥、油菜、玉米、水稻等種植面積和補助比例,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將省級獎補資金撥付至各市。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和督查巡查情況,以縣為單位,分別于8月份、12月份進行考核清算,重點區域(按照皖政辦秘〔20xx〕75號文劃定)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5%省級獎補資金,非重點區域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2%省級獎補資金,因省級獎補資金扣回形成的補助缺口,由市、縣全額承擔。省級獎補資金不得用于人員經費、辦公經費、交通工具和辦公設備購置等支出,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專款專用。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xx年4月14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7

  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知情權,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秋收期間,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將在《安徽日報》公布秸稈焚燒火點前五位市的情況,數據來源于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及各相關部門現場巡查督查情況。

  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及現場巡查督查情況,9月20日至10月11日,全省秸稈焚燒火點34個,具體情況如下:

  1 亳州市蒙城縣12 利辛縣10渦陽縣4 譙城區228

  2 阜陽市太和縣2 臨泉縣1界首市1 潁泉縣15

  3 蚌埠市 懷遠縣1 1序號 城市/省直管縣名稱9月20日—10月11日秸稈焚燒火點具體情況9月20日—10月11日秸稈焚燒火點數

  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

秸稈禁燒通報(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優秀共產黨員表彰通報(精選3篇)

    各黨支部:司法局機關總支部委員會在黨建工作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實踐黨的先進性為核心,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涌現出了一批...

  • 公司通報范文(精選17篇)

    各分公司各廠:為貫徹市政府安全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落實我公司安全生產事宜,總公司決定召開1999年度 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參加會議人員:各車隊隊長,修理廠廠長。2?會議時間:5月3日,會期1天。...

  • 6s檢查情況通報范文(精選27篇)

    根據工作方案積極改善整頓,優化工作環境,現場不符合6S要求的地方,逐步不斷得到改善。規范了工作和檢驗現場,培養了員工良好習慣,不斷提高素養,保證產品安全、設備安全和人身安全。現將檢驗室6S管理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 表揚性通報范文學校(精選3篇)

    年月日上午10點,學院級班、三位同學在食堂附近撿到現金400元整。因沒有任何證件可證明失主的身份,三人及時將現金交于校學生處,以便通過校方盡快將錢物歸原主。這三位同學的行為充分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優秀精神風貌。...

  • 作風督查通報(通用13篇)

    為了切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機關效能建設水平,3月14日上午,市工商局監察室根據局領導指示,組織專人對市工商局機關大樓人員考勤簽到等效能建設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現將督查情況通報如下:一、督查情況(一)考勤簽到情況。...

  • 單位衛生檢查通報(精選3篇)

    各鎮屬部門、各駐鎮單位:為切實做好我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積極配合美麗鄉村建設,同時為區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樹立我鎮對外招商引資良好形象,經鎮政府研究,決定對我鎮各部門、單位環境衛生進行評比。...

  • 產品質量處理通報(精選3篇)

    各轄市(區)局及相關部門:20xx年上半年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全省部分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檢查,現將省級監督檢查我市產品的質量情況通報如下:一、基本情況(一)全省情況:20xx年上半年省質監局抽查了186類10059批次產品,合格9700批次,...

  • 城鄉社區治理督查通報(通用3篇)

    區和52個行政村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督查。督查人員采取聽匯報、看資料、查現場、訪群眾等辦法,對督查對象前段工作情況和后段工作打算進行了全面了解,現將督查情況通報如下:一、基礎工作扎實有效今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基本上都調...

  • 通報制度十一篇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生產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手段,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環節,特制我院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 通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望谟县| 宝清县| 齐齐哈尔市| 汉沽区| 中西区| 民乐县| 中山市| 林周县| 浏阳市| 河曲县| 阜平县| 施秉县| 封开县| 南汇区| 峨眉山市| 马关县| 临安市| 西林县| 陆丰市| 武穴市| 扎兰屯市| 泸水县| 柏乡县| 眉山市| 萝北县| 四平市| 莱芜市| 信宜市| 西吉县| 建德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天全县| 眉山市| 会宁县| 弥渡县| 滨州市| 印江| 四会市| 丹凤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