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禁燒通報(通用8篇)
秸稈禁燒通報 篇1
目前,我鎮秸稈禁燒處于關鍵時期,面對秸稈禁燒帶來的巨大壓力,鎮督查、巡查組加大巡查力度和巡查范圍,對全鎮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晝夜不間斷督查和巡查,不留死角。
一、督查中發現的問題
1、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根據農業部門統計,今年我鎮共種植水稻面積4.2萬畝,目前雜交水稻收割已基本結束,但還有大量田間粳稻還未收割。前期收割雜交水稻產生的還未收儲及還田的秸稈,以及田間堆放的大量玉米秸稈,給秋季秸稈禁燒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容易引發大面積秸稈焚燒。經鎮督查巡查組巡查,我鎮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部分村(社區)甚至連續發生多起秸稈焚燒現象,有的著火面積較大。區督查組也多次在我鎮發現火點。
2、村(社區)思想松懈。由于秋季秸稈禁燒工作已持續將近一個月,部分村(社區)出現疲態,思想松懈。經鎮督查組巡查發現,部分村(社區)到現在為止還未配備巡查車上路巡查,未安排專人重點區域和路段巡查,甚至出現區、鎮督查組發現了火點,村(社區)還未發現,且行動遲緩,漫不經心,秸稈禁燒防控工作十分被動。目前正值水稻收割高峰,產生的秸稈越來越多,且天氣以晴好為主,是禁燒壓力最大、防控力度最強的時候,秋季禁燒工作能不能做好,關鍵在于當前的防控工作。
3、安全隱患。目前,我鎮正在進行水稻收割,經巡查組巡查發現,產生的秸稈大量堆放在道路兩邊和田埂上,隱患極大。大量堆積的秸稈一旦燃燒起來,將難以控制,大量正在收割和未收割的水稻也是重大隱患。
二、對于省、市督查力度加大,我們將采取的措施
18日起,省環保廳派兩組媒體記者將對我區禁燒工作進行明察暗訪,請各村、社區務必高度重視,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做好白天、夜間禁燒巡查工作,確保巡查人員在崗在位,發現火情,迅速撲滅,焚燒痕跡及時清理,確保全市第一把火不發生在我區,確保不發現衛星火點、省市巡查點及媒體爆光點。
近日天氣連續晴好,禁燒工作進入最后攻堅階段,省、市、區督查組加大了晝夜巡查力度,根據省、市、區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會議精神,為推進我鎮秸稈禁燒防控工作,現提出如下要求:
1、加強巡查防控力度。
各村(社區)務必咬緊牙關,堅持不懈,嚴防死守,絕不能有半點松懈、半點馬虎,各村(社區)要安排巡邏車輛和人手加大巡查力度,實行晝夜不間斷巡查,不留死角,不留空檔。要強化田間地頭的巡查防控力度,排查重點地塊,對可能焚燒秸稈的重點區域,要重點跟蹤和巡查,安排專人蹲點看管,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對于發現火點的,及時撲滅,及時清理焚燒痕跡,確保不發生大面積秸稈焚燒現象。
從即日起,各村(社區)如被鎮督查組發現一次秸稈焚燒,將雙倍扣除秸稈禁燒風險保證金;連續兩次被鎮督查組發現秸稈焚燒,將扣除一半秸稈禁燒風險保證金;被鎮督查組連續三次發現秸稈焚燒,將全部扣除秸稈焚燒保證金;火面積較大(10畝以上),扣除全部秸稈禁燒保證金并立即全鎮通報,嚴厲問責;如被區督查組發現一次秸稈焚燒,即按“全鎮第一把火”處理,扣除全部秸稈焚燒保證金,并對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嚴厲問責。
2、嚴把農機作業關。
各村(社區)要明確要求進行收割作業的收割機必須安裝切碎裝置,方可進行收割作業,堅決從源頭控制秸稈焚燒。
3、要強化對焚燒者的處理。
對于不聽勸告、故意焚燒的人員,村(社區)要立即通知派出所,派出所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焚燒人員依法從嚴處理,并通過抓典型案例威懾認識不到位的人員,充分體現黨委、政府嚴懲焚燒者的決心。
4、加大秸稈集中清運力度。
各村(社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引導、幫助農戶集中堆放秸稈,迅速組織力量,完成道路兩旁、路邊溝渠、田間地頭、田埂上下、村頭樹下堆積秸稈的清理、清運和集中處理工作,妥善收貯,徹底消除隱患。對秸稈未及時清理而造成秸稈焚燒現象的,要從重追究責任。
年月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農業(農機、畜牧)廳、財政廳、鐵路局、交通廳、民航局:
近幾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大部分地區沒有出現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重點禁燒區內焚燒秸稈現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全國每年產生約6億噸秸稈,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秸稈尚未很好地利用,夏秋兩季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局部地區還很嚴重,甚至影響到航空、高速公路、鐵路的正常運行。根據國務院領導關于繼續研究禁燒秸稈治本措施的指示,為加強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杜絕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現通知如下:
一、明確職責,齊抓共管
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繼續貫徹執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建立秸稈禁燒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禁燒責任具體落實到市縣政府和鄉鎮政府,并由市縣政府具體組織,鄉鎮政府具體落實。
各地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繼續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方針,明確職責,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環保部門要繼續履行執法監督職責,做好監督檢查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農業部門要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努力擴大綜合利用規模,盡快解決剩余秸稈出路問題;交通、鐵道、民航部門要積極配合,參與禁燒執法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快秸稈綜合利用和農業結構調整步伐
進一步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積極研究、開發、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特別要重視秸稈剩余量較大、焚燒現象嚴重的大中城市郊區、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和機場周邊地區的綜合利用工作,積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地開展并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秸稈青貯、氨化、堆漚、快速腐熟、加工、保護性耕作、能源轉化利用等綜合利用技術。同時,各地要以禁燒為契機,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在重點禁燒區,指導和鼓勵農民種植秸稈量相對較少的農作物品種或者種植帶穗青貯作物,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經濟作物和間作套種面積。
三、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輿論監督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標語等多種宣傳形式,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及秸稈綜合利用的益處,提高農民秸稈禁燒的法律意識,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使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真正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特別是在重點區域要進行反復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對秸稈焚燒嚴重的地區予以曝光。
四、強化執法監督力度
強化秸稈禁燒現場執法檢查,防止大氣污染,確保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重點交通干線的安全和高壓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對違法焚燒秸稈的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
今年“三夏”、“三秋”農時季節,國家環保總局、農業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將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地區秸稈禁燒工作進行抽查,并將抽查情況予以通報。
年四月二十九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3
近年來,在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地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正值我區創建全國生態區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全區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確保全國生態區建設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驗收,現就加強秸稈禁燒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今年國家和省環保部門將把秸稈禁燒工作作為生態區、環境優美街道創建考核、命名的重要依據。社區務必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書記(主任)為組長的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專人負責,層層抓好落實,確保轄區內無秸稈焚燒現象。
二、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輿論引導
各社區和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宣傳欄、發放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將秸稈禁燒工作宣傳到各村民小組、農戶,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引導農民群眾自覺遵守有關秸稈禁燒的法律、法規。
三、加強監督管理,建立應急機制
各社區要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應急預案,充分發揮村民組織作用,開展不間斷巡查。特別是在夏收高峰期,針對公路沿線重點敏感區域和重點水源地要落實專人蹲點嚴防,發現秸稈焚燒及秸稈拋河行為立即制止,一旦發現問題采取果斷措施,督促整改到位。
四、加強堵疏結合,推廣綜合利用
在強化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街道農服中心要積極推廣秸稈還田、秸稈氣化、秸稈發展食用菌等綜合利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途徑,幫助農民群眾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年月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4
關于對全鄉秸稈禁燒工作督查情況的通報
今年麥收以來,鄉秸稈禁燒督查小組對全鄉秸稈禁燒工作進行地毯式不間斷巡查。從督查的情況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絕大部分村都能嚴格按照鄉黨委、政府有關要求,把秸稈禁燒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組織專人巡查成立應急小分隊,并做好群眾工作,扎扎實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個別村仍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秸稈焚燒現象。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近幾天的巡查,發現東李莊村、趙壩村、楊營村、盧里村、興屯村由于組織不力、措施不實、防控不嚴,導致焚燒秸稈現象不同程度發生。特別是楊營村由于值班人員疏忽、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出現了大面積的秸稈焚燒。
二、處理結果
針對上述幾個出現秸稈焚燒現象的村,鄉黨委、政府給予全鄉通報批評,對包村領導、包村干部及村定補干部每人100元的經濟處罰。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村要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實行全天候、無縫隙工作機制,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全面嚴防死守,組織村組干部到村、到組、到戶、到田頭進行巡查,保證每個田頭有人看守,不留死角,督促群眾及時清運主要干道和田邊地頭的麥秸稈、麥草,消除隱患。
2、進一步健全應急機制。各村必須迅速健全禁燒應急機制,切實做到24小時值班巡查,制定切實可行的禁燒秸稈應急預案,確保及時控制和處置險情,堅決遏制秸稈焚燒行為。
請各村引以為戒,切實改進防范措施,加大防控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禁燒成果,力爭實現秸稈禁燒零火點。
二Oxx年六月二十四日 馬營鄉黨委、政府
秸稈禁燒通報 篇5
記者11月12日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于六安市、淮南市秋季秸稈焚燒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兩市秸稈禁燒不力,火點數分別占全省火點總數的30%、24%。經省政府同意,責成兩市政府向省政府作出書面檢查。
進入秋季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秸稈禁燒,取得明顯成效,全省秋季秸稈焚燒火點數比往年大幅度下降。但六安市、淮南市禁燒工作不力,秸稈焚燒現象嚴重。通報指出,截至11月4日,六安市、淮南市秋季秸稈焚燒火點分別為44個、35個;其中,10月24日至26日,環保部衛星監測到壽縣38個火點、淮南市市轄區及鳳臺縣13個火點。
當前,我省秋季秸稈禁燒工作已近尾聲,防止秸稈焚燒火點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各地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強督查巡查、嚴格獎懲問責,確保秋季禁燒力度不減、成效更大。
根據《20xx年全省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對每百萬畝農作物種植面積火點數超過10個且列全省前3位的市及全省前5位的縣,省政府將約談該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每百萬畝農作物種植面積火點數超過30個的縣,省環保廳將暫停該縣涉氣項目環評審批。
秸稈禁燒通報 篇6
目前,我鎮秸稈禁燒處于關鍵時期,面對秸稈禁燒帶來的巨大壓力,鎮督查、巡查組加大巡查力度和巡查范圍,對全鎮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晝夜不間斷督查和巡查,不留死角。
一、督查中發現的問題
1、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根據農業部門統計,今年我鎮共種植水稻面積4.2萬畝,目前雜交水稻收割已基本結束,但還有大量田間粳稻還未收割。前期收割雜交水稻產生的還未收儲及還田的秸稈,以及田間堆放的大量玉米秸稈,給秋季秸稈禁燒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容易引發大面積秸稈焚燒。經鎮督查巡查組巡查,我鎮秸稈焚燒現象時有發生,部分村(社區)甚至連續發生多起秸稈焚燒現象,有的著火面積較大。區督查組也多次在我鎮發現火點。
2、村(社區)思想松懈。由于秋季秸稈禁燒工作已持續將近一個月,部分村(社區)出現疲態,思想松懈。經鎮督查組巡查發現,部分村(社區)到現在為止還未配備巡查車上路巡查,未安排專人重點區域和路段巡查,甚至出現區、鎮督查組發現了火點,村(社區)還未發現,且行動遲緩,漫不經心,秸稈禁燒防控工作十分被動。目前正值水稻收割高峰,產生的秸稈越來越多,且天氣以晴好為主,是禁燒壓力最大、防控力度最強的時候,秋季禁燒工作能不能做好,關鍵在于當前的防控工作。
3、安全隱患。目前,我鎮正在進行水稻收割,經巡查組巡查發現,產生的秸稈大量堆放在道路兩邊和田埂上,隱患極大。大量堆積的秸稈一旦燃燒起來,將難以控制,大量正在收割和未收割的水稻也是重大隱患。
二、對于省、市督查力度加大,我們將采取的措施
18日起,省環保廳派兩組媒體記者將對我區禁燒工作進行明察暗訪,請各村、社區務必高度重視,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做好白天、夜間禁燒巡查工作,確保巡查人員在崗在位,發現火情,迅速撲滅,焚燒痕跡及時清理,確保全市第一把火不發生在我區,確保不發現衛星火點、省市巡查點及媒體爆光點。
近日天氣連續晴好,禁燒工作進入最后攻堅階段,省、市、區督查組加大了晝夜巡查力度,根據省、市、區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會議精神,為推進我鎮秸稈禁燒防控工作,現提出如下要求:
1、加強巡查防控力度。
各村(社區)務必咬緊牙關,堅持不懈,嚴防死守,絕不能有半點松懈、半點馬虎,各村(社區)要安排巡邏車輛和人手加大巡查力度,實行晝夜不間斷巡查,不留死角,不留空檔。要強化田間地頭的巡查防控力度,排查重點地塊,對可能焚燒秸稈的重點區域,要重點跟蹤和巡查,安排專人蹲點看管,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對于發現火點的,及時撲滅,及時清理焚燒痕跡,確保不發生大面積秸稈焚燒現象。
從即日起,各村(社區)如被鎮督查組發現一次秸稈焚燒,將雙倍扣除秸稈禁燒風險保證金;連續兩次被鎮督查組發現秸稈焚燒,將扣除一半秸稈禁燒風險保證金;被鎮督查組連續三次發現秸稈焚燒,將全部扣除秸稈焚燒保證金;火面積較大(10畝以上),扣除全部秸稈禁燒保證金并立即全鎮通報,嚴厲問責;如被區督查組發現一次秸稈焚燒,即按“全鎮第一把火”處理,扣除全部秸稈焚燒保證金,并對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嚴厲問責。
2、嚴把農機作業關。
各村(社區)要明確要求進行收割作業的收割機必須安裝切碎裝置,方可進行收割作業,堅決從源頭控制秸稈焚燒。
3、要強化對焚燒者的處理。
對于不聽勸告、故意焚燒的人員,村(社區)要立即通知派出所,派出所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焚燒人員依法從嚴處理,并通過抓典型案例威懾認識不到位的人員,充分體現黨委、政府嚴懲焚燒者的決心。
4、加大秸稈集中清運力度。
各村(社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引導、幫助農戶集中堆放秸稈,迅速組織力量,完成道路兩旁、路邊溝渠、田間地頭、田埂上下、村頭樹下堆積秸稈的清理、清運和集中處理工作,妥善收貯,徹底消除隱患。對秸稈未及時清理而造成秸稈焚燒現象的,要從重追究責任。
年月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7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經濟開發區,縣直有關單位:
9月25日至9月27日,我縣秋季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8個督查組,對全縣秋季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都能及早謀劃秋季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及時召開動員會,傳達全縣秋季秸稈禁燒工作會議精神,成立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責任包保體系,收繳包保責任金,建設秸稈收儲站及秸稈臨時堆放點,組建秸稈清運和應急處置隊伍,采取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流動宣傳車、張貼縣政府《致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縣直各單位駐鄉鎮督導人員陸續到位,加強指導和工作協調、督促。
1.廣泛宣傳,大造氛圍。楊小街鎮每村懸掛6條橫幅,出動宣傳車24輛,各村明白紙、宣傳橫幅隨處可見。單橋、陳集、楊橋、老集、長官、張新、迎仙、瓦店等鄉鎮,張貼大量宣傳標語,印制宣傳橫幅,出動宣傳車。
2.加強信息報告和巡查。張營鄉建立了信息報告制度,黃嶺鎮抽調人員加大巡查力度,加強綜合治理管理。土坡鄉對收儲站點加強檢查,落實配套設施。滑集鎮出動5輛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宣傳車及工作督查車,加大工作監督力度。
3.明確責任,嚴格管理。白廟、鲖城、龐營、關廟、范興集、牛莊、譚棚、呂寨等鄉鎮,建立了三級網絡管理制度,繳納了保證金,制定了獎懲辦法。
4.做好各項保障工作。艾亭鎮動員村干部的私家車都作為禁燒宣傳車。廟岔鎮并購買52頂帳篷,與13000戶農民簽訂了禁燒承諾書,預撥禁燒經費5.6萬元。經開區拿出5萬元,補貼企業購置玉米收割機和秸稈粉碎機。國能臨泉生物電廠培訓60名秸稈收儲經紀人,廠領導并深入到部分收儲站點作業務指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鄉鎮工作不夠積極主動,方案不細致,措施不具體,個別鄉鎮盲目樂觀,低估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的難度,存在觀望、僥幸心理。
2.宣傳發動不全面。部分村宣傳橫幅、宣傳標語數量偏少,流動宣傳車開展宣傳次數較少,《一封信》張貼不到位,群眾知曉率低。
3.包保組督查指導不到位。個別縣直駐點包保人員尚未到位督促指導,有的包保人員在鄉鎮工作未能深入一線開展工作,流于形式。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
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確保《一封信》張貼到每戶門前,要利用宣傳標語、廣播、電視、宣傳車等形式大力宣傳秸稈禁燒工作的意義、要求,達到家喻戶曉,廣泛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堅決杜絕出現焚燒秸稈現象。
(二)進一步強化管控措施
1.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要根據秋季農作物種植結構和綜合利用途徑,因地制宜,重點抓好秸稈粉碎深耕還田、集中收儲轉運、資金補貼和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要認真吸取午季經驗教訓,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如天氣因素、農機數量、功率以及運輸機械等,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2.大力推廣玉米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技術和青貯技術。對購置玉米聯合收割機、秸稈粉碎機和建立秸稈青貯池的給予政策扶持;鼓勵實行玉米聯合收割作業并給予資金補貼。重點要在玉米秸稈粉碎還田上下功夫,做好玉米收割的同時進行粉碎還田-旋耕-播種-震壓等技術環節。
3.做好秸稈“四離一集中”。繼續完善收儲體系建設,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要對已收割地塊迅速進行清運,確保做到收割一塊,清運一塊,消除焚燒秸稈隱患。每個自然村至少劃定一個滿足臨時收儲需要的收儲點,確保做到秸稈“四離一集中”(離田、離路、離溝、離林和集中收儲)。
(三)進一步強化包保責任
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要充分認識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的嚴峻形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要充分估計,壓實工作責任,確保秋季禁燒力度不減,成效更大。要建立領導包點制度、督查巡查制度、責任金制度、有獎舉報制度、信息報告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要實行聯防聯控,實施禁燒責任網格化管理,確保田塊禁燒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大對焚燒秸稈行為的查出打擊力度,既要“禁火”,也要“禁煙”,嚴格落實 “黑斑”、“黑煙”倒查制度。
國慶節期間,按照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求,縣8個督查組將開展第二輪督查,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也要加強督查巡查工作,加強聯防聯控,確保實現秋季秸稈禁燒目標。
年9月30日
秸稈禁燒通報 篇8
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去年以來,我省大力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大氣污染防治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
1.嚴格落實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市、區)政府對秸稈禁燒工作負總責,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秸稈禁燒機制。認真總結禁燒工作經驗,及早研究部署禁燒工作,推動秸稈禁燒工作常態化。建立以鄉(鎮)為單位、村(居)為基礎、村民組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將責任層層分解到具體單位、責任人。
2.加強巡查監管。農作物收割期間,各地要加強日常巡查和現場檢查,實行全天候駐守、巡查和值班制度。通過組建應急小分隊、設置監控點、組織流動哨、包保到戶等方式,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
3.強化幫扶服務。積極研究應對天氣變化等措施,及時調度農作物收割播種情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組織旋耕播種,化解秸稈禁燒與農民搶收搶種的矛盾。對農作物已收割,秸稈未及時粉碎還田的,迅速組織人員幫助農戶清運秸稈。加強秸稈堆放管理,防止集中焚燒、水體污染及火災隱患。
4.營造秸稈禁燒濃厚氛圍。在《安徽日報》等新聞媒體公布秸稈焚燒火點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組織農技骨干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大戶示范、重點推廣、現場會、田間課堂等措施,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普及。加強社會監督,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群眾舉報焚燒秸稈行為。
5.嚴格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省政府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考核內容。加強行政問責,對禁燒工作不力的,給予通報批評,約談政府負責人,扣減獎補資金,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因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或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積極推進秸稈還田
6.廣泛開展秸稈還田示范。開展水稻秸稈全量粉碎還田油菜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小麥秸稈全量粉碎還田玉米保苗全苗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研究與示范。開展作物秸稈長期還田情況下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屬積累、溫室氣體排放、土壤微生物變化、病蟲草害變化等研究,提出相應技術措施,為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積極推廣高溫堆肥新技術、新方法,并著力解決好成本問題。
7.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各地在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基礎上,要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大對80馬力以上拖拉機和配套秸稈還田與離田等專業機具的疊加補貼力度。繼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鼓勵購置大型復合機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三、加快推廣農作物秸稈發電
8.大力推進秸稈電廠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實力雄厚、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秸稈發電企業投資建廠。對在建的秸稈電廠,要加強協調調度,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核準開工項目在2年內投運,20xx年有23座電廠投入運營、裝機規模64萬千瓦,20xx年底全省秸稈電廠裝機規模達到150萬千瓦左右,年利用秸稈量1500萬噸左右。
9.提高秸稈利用量。20xx—20xx年,秸稈電廠使用農作物秸稈量占全部燃料比重達到40%左右,鼓勵多使用農作物秸稈,每年4月底前由地方政府、國有農場分別與秸稈電廠(含跨縣區收購的秸稈電廠)簽訂秸稈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按水稻秸稈50元/噸左右、小麥秸稈40元/噸左右、其他農作物秸稈(油菜、玉米、豆類等)30元/噸左右標準,由縣級財政直接補助給秸稈電廠。每年5月底前預撥獎補資金至秸稈電廠,逐月進行清算,按照核實的秸稈電廠實際利用量兌付獎補資金。省有關部門對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對執行較好的秸稈電廠給予表彰獎勵,對秸稈利用量未達標的秸稈電廠追繳當年預撥財政獎補資金。
10.降低秸稈初加工用電成本。秸稈撿拾、切割、粉碎、打捆、成型等初加工,執行農業生產用電電價,免除秸稈初加工配變基本容量費。
四、加大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獎補力度
11.明確獎補對象。省財政年初按照各地小麥、玉米、油菜、水稻等種植面積,對各市和省級國有農場進行獎補,由市獎補到縣(市、區)。獎補資金專項用于秸稈綜合利用支出,重點用于農作物秸稈還田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具作業、秸稈發電財政獎補,對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利用和歸集收儲體系建設等也可適當獎補。
12.明確獎補標準。小麥、玉米、油菜按照20元/畝、水稻按照10元/畝標準進行獎補。省財政對皖北三市九縣及大別山片區縣補助70%,對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市補助30%,其他地區補助50%,剩余部分由市、縣財政足額配套,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省級國有農場獎補資金由省財政全額承擔。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籌措安排自有資金,適當擴大獎補對象,提高獎補標準。
13.加強獎補資金管理。省財政按照各地20xx年度小麥、油菜、玉米、水稻等種植面積和補助比例,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將省級獎補資金撥付至各市。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和督查巡查情況,以縣為單位,分別于8月份、12月份進行考核清算,重點區域(按照皖政辦秘〔20xx〕75號文劃定)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5%省級獎補資金,非重點區域內每發現1個焚燒火點扣2%省級獎補資金,因省級獎補資金扣回形成的補助缺口,由市、縣全額承擔。省級獎補資金不得用于人員經費、辦公經費、交通工具和辦公設備購置等支出,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專款專用。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xx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