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煤礦事故通報(通用3篇)
2023年煤礦事故通報 篇1
礦屬各單位:
十月以來,我礦發生輕傷事故7人次,失爆現象3起,各類違章及事故仍然居高不下,為確保最后一個多月礦井安全生產,扭轉目前安全被動局面,認真吸取各類事故教訓,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徹底整治各類安全隱患,揭制“三違”現象。現將近段時間發生的各類事故及違章行為作簡要通報,希各隊認真組織學習,吸取教訓,不斷完善防范措施,杜絕習慣性違章行為,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20xx年8月31日柏林煤礦0829皮帶運輸機液力連軸器無水。王把皮帶開起,叫08210皮帶司機黃朝全為其看守,自己到0829機頭去拿搬手,轉來時從皮帶運輸機機尾開始乘至08210機巷與08北7號交岔口處時,被機關下井人員發現,后立即從皮帶上跳下。9月1日上午機電科、安監處對王嚴重違反規定,違規乘坐皮帶運輸機一事進行了追查。王本人對違規乘坐皮帶運輸機一事供認不誨。鑒于目前我礦安全形式異常嚴峻,為嚴肅礦規礦紀規范職工行為,確保我礦安全生產,經礦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并征得同級工會組織同意:“對王罰款20xx元,并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希廣大職工認真吸取教訓,狠反“三違”杜絕習慣性違章行為。
xx年xx月xx日
2023年煤礦事故通報 篇2
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有關中央企業:
今年7月份以來,全國煤礦連續發生3起重大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3人重傷、25人被困,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教訓十分深刻,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7月5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新疆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一號井發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3人重傷。該礦為國有股份制企業,核定生產能力100萬噸/年,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事故原因是:該礦在+708采煤工作面密閉火區未熄滅情況下,盲目決定縮小封閉范圍。在違規打開原密閉、施工壓縮密閉過程中,新鮮風流進入封閉區域,氧氣和瓦斯濃度達到爆炸界限,遇采空區明火,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
一是該礦不嚴格執行煤礦防滅火管理規定。事故礦井開采的煤層是自燃煤層,但發生事故的+708采煤工作面對采取注漿、注氮措施效果未檢驗;該工作面采空區煤炭自燃后,沒有認真分析急傾斜煤層采空區連通的特點,施工密閉存在漏風等問題。
二是該礦未按規定啟封火區。在沒有對密封火區內各項氣體指標認真分析,沒有確認火區完全熄滅的情況下,盲目決定啟封火區,縮小封閉范圍,違規打開原密閉。
三是該礦現場安全管理混亂。在井下火區拆、打密閉期間,井上施工總指揮及井下現場施工負責人均脫崗,同時,安排大量人員在井下危險區域內平行作業,導致事故擴大。
8月14日,黑龍江省雞西市城子河區安之順煤礦在井下設備回撤期間違法組織生產,打通老空區積水,發生透水事故,造成16人死亡。該礦為私營煤礦,20xx年7月城子河區人民政府決定該礦井9月30日前實施關閉,7月15日,由城子河區煤管局批準開始回撤井下設備,但該礦以此為名,違法組織生產。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一是該礦在回撤期間,違法組織生產;
二是該礦冒險蠻干,漠視礦工生命。這次事故地點一周之前曾經發生過透水,煤礦企業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退后10米繼續掘進,違法組織生產造成透水;三是該礦超層盜采國家資源。礦主利用“真假”兩套圖紙逃避政府有關部門監管,事故發生后,才交出真實采掘工程平面圖,并承認違法超層開采煤炭資源;四是該礦第四段暗斜井以下為獨眼井開采,通風管理混亂,排水系統不健全;五是事故發生后,企業蓄意謊報事故人數。8月19日,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東方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被困。該礦為民營股份制企業,核定生產能力9萬噸/年,瓦斯礦井。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礦井通風管理混亂,以掘代采工作面局扇通風,風量不足,造成瓦斯積聚,遇到火源引起爆炸。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一是該礦長期非法越界開采;二是該礦在非法越界區域采用國家明令淘汰非正規采煤方法,以掘代采;
三是該礦處心積慮,在隱蔽地點開辟暗道通往越界開采區域,采取填報假圖紙等各種手段隱瞞越界開采區域,逃避監管監察;
四是該礦不執行淮南市政府下達的停產指令,白天停產、晚上生產;
五是該礦在越界范圍內作業人員的定位卡由在合法礦界內作業人員攜帶,欺騙核查人員,帶班礦長脫崗。
年月日
2023年煤礦事故通報 篇3
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
20xx年6月下旬至7月初,貴州省、山西省連續發生4起煤礦水害事故,分別是:
6月20日,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納省煤礦發生洪水淹井,造成2人遇難、6人被困。
6月29日,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鐵丁巖煤礦發生透水事故,造成5人遇難、2人被困。
7月2日,山西省晉城市沁和能源集團中村煤業公司發生透水事故,造成4人被困。
7月3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弘財煤礦井下發生涌水事故,造成3人遇難。
以上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一是當前一些地區對汛期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雨季“三防”措施落實不到位;二是一些煤礦防治水基礎工作薄弱,防治水措施不完善,探放水措施不落實。
為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切實加強煤礦水害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進一步增強對汛期煤礦防治水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健全預防暴雨洪水引發煤礦事故災難的機制
各煤礦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暴雨洪水引發煤礦水害事故。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要成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電)領導小組,編制雨季“三防”工作計劃,明確“三防”任務,落實“三防”工作責任。二是主動與氣象、水利、防汛等部門聯系,建立災害性天氣預警和預防機制,及時掌握可能危及煤礦安全生產的暴雨洪水災害信息,主動采取預防措施。三是健全雨季巡視制度。要在雨季安排專人負責對本井田范圍和可能波及的周邊廢棄老窯、地面塌陷坑、采動裂隙等重點部位進行巡視檢查,及時了解可能影響礦井安全的水庫、湖泊、河流、涵閘、堤防工程等情況。四是健全重大水害隱患及時撤人制度。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等事故災害緊急情況下及時撤出井下人員的制度和預案,并明確啟動的標準、撤人指揮部門、撤出人員范圍以及撤人程序等,發現礦井水害可能影響相鄰礦井時,應當立即向相鄰礦井發出預警。
二、加強煤礦防治水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治水措施
各煤礦企業要切實查清礦井水文地質情況,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嚴格落實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一是要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和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情況,了解當地水庫、水電站大壩、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礙物等情況,掌握當地歷年極端天氣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健全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二是煤礦井田內及周邊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不清的,嚴禁進行采掘活動,要進行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工作,在地面無法查明水文地質條件時,應在采掘前采用物探、鉆探或化探等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其周圍的水文地質條件。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煤礦要加強對井田范圍內已關閉煤礦水、瓦斯等隱蔽致災因素的普查,查找歷史資料,制定相應的災害治理措施。三是必須按設計規定留設各類防水煤(巖)柱,相鄰礦井之間必須留設防水煤柱,已經被破壞的防隔水煤柱,必須注漿加固并建立隔水閘墻等設施,保障隔水安全;對地表因采動形成的裂縫要及時充填加固,對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要及時進行徹底治理,對關閉廢棄的煤礦井筒要充實填死,煤系地層露頭部位有漏水時,要及時注漿加固處理。
三、健全水害應急救援體系,提高煤礦減災抗災能力
要加強應急處置,全面提升應急處置水平,提高減災抗災能力,減少人員傷亡和事故損失。一是各地區要將防范暴雨洪水引發煤礦事故災難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災害預防處理計劃》。要落實防范暴雨洪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資金。建立專業搶險救災隊伍,或與專業搶險救災隊伍簽訂協議,加強救災演練和職工防范暴雨洪水知識教育培訓,提高職工互救、自救能力。二是發生因暴雨洪水引發煤礦淹井險情后,各煤礦企業要按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積極開展救援工作。三是各煤礦企業要定期對井上下供電設備、礦井排水設備、防雷電裝置進行維護檢修,確保雨季時各種排水設施正常運轉并發揮作用;大型煤礦企業要儲備足夠的搶險物資和設備,確保搶險救災時能夠及時到位,并切實發揮作用;各主要產煤地區要建立健全區域搶險排水基地建設和運行機制,增置大型排水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保證設備完好,以提高搶險救災能力和效果。
請將本通報精神迅速傳達至轄區內所有煤礦企業,并督促抓好貫徹落實。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