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
作為全國首個區域性城鎮群發展規劃,今年1月17日正式提交廣東省十屆人大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可謂舉足輕重。下文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歡迎閱讀!
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條例最新版
第一條 為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促進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實施、監督、管理、修編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是綜合性區域城鎮體系規劃,是統籌區域內各項建設,指導制定區域內相關專項規劃和市域規劃的基本依據。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實施。其主要任務是:
(一)指導、協調、監督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
(二)建立和健全《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實施的激勵、約束和監測機制,推行城鎮群協調發展的共同制度;
(三)對一級空間管治區實施強制性監督控制,對其他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的管理進行指導;
(四)組織《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修編。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實施工作。
第五條 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在本轄區內的實施。其主要任務是:
(一)指導、協調、監督下級人民政府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
(二)對轄區內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實行管理;
(三)組織市域規劃的修編。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執行《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向省人民政府報送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計劃及建議,并每年報告實施情況。
第七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協調會議制度。協調會議包括聯席會議和專題會議。
聯席會議由省人民政府組織召開,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參加,對確定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提請修編《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等重大事項進行協商并作出決定。
專題會議由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組織召開,對涉及珠江三角洲的省域規劃和市域規劃的編制、一級空間管治區范圍的劃定、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規劃選址等事項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報請省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第八條 涉及珠江三角洲的省域規劃和市域規劃應當與《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相協調,按照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
第九條 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應當依據《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和相關法律、法規劃定,并按照分級管理、分類指導原則實施管理。
第十條 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及其所轄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確定的空間發展戰略和總體空間布局原則,合理調整和優化市域產業和空間結構,落實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的發展指引與管治要求,促進珠江三角洲城鎮群的協調發展。
一級空間管治區范圍由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提出具體的劃定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予以公布。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一級空間管治區管理規定,明確管理主體的責任、保護范圍和控制要求,并予以公布。
二、三、四級空間管治區范圍由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依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在市域規劃中劃定,并明確相應的管理要求。
第十一條 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經省人民政府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后,應當予以公布。
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包括:
(一)《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劃定的城際規劃建設協調地區內或者跨地級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
(二)區域性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三)對區域自然環境與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域資源、大氣環境、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
(四)對區域人文環境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遺存、遺跡等)的保護和利用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
第十二條 確定為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規劃選址,應當按照本條例第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協調后,依法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分級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第十三條 珠江三角洲行政區劃發生重大調整,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準重大建設項目,導致城鎮群總體空間結構和重大設施布局發生重大變更的,省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對《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進行修編。
修編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城鎮群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
(二)城鎮群環境容量和資源使用的狀況;
(三)城鎮群發展的目標與總體空間結構;
(四)主要城鎮、產業聚集區的功能定位與發展策略;
(五)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六)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的劃定原則與管理要求;
(七)區域性交通設施、環境保護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其他重大設施的發展規劃;
(八)規劃實施的時序與保障措施。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修編草案應當由省人民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和專家評審會議進行審核,并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第十四條 珠江三角洲一級空間管治區范圍的劃定、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規劃選址、《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修編應當征詢公眾和專家意見。征詢意見可以采取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或者通過新聞媒體、政府網站等方式。
第十五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城鎮群發展的動態監控信息系統,對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進行監測。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向省監控信息系統提供空間信息數據。
第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工作的監督檢查。對違反《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或者本條例的行為應當及時查處。
第十七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違反《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或者本條例的行為,有權向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舉報。
第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協調程序編制省域規劃、市域規劃或者劃定一級空間管治區范圍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擅自更改一級空間管治區范圍或者不按要求進行保護和控制的。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核發具有區域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的,由其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本條例所稱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東莞市、中山市,以及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和肇慶市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
省域規劃是指省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或者直屬機構組織編制的城鄉建設、國土、農業、林業、交通、能源、環保、水利等規劃。
市域規劃是指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
各級、各類空間管治區是指《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xx—20xx)》確定的九類政策地區和四級空間管治區。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
珠江三角洲是當前我國最重要、最具發展活力、最有發展潛質的經濟區之一,是亞太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現代制造業競爭力較強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發育最成熟的城鎮群之一。
在新的形勢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推動城鎮群的協調發展,對于珠江三角洲整合發展資源,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優勢,消除發展障礙,走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具有卜分霞要的意義。
遵循關于廣東“繼續當好排頭兵”的講話精神,根據張德江書記關于“立足廣東,著眼全國,面向世界,高起點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規劃,通過資源整合,增創發展新優勢,提升珠江三角洲綜合競爭力,推動廣東省加快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與建設部的領導下,廣東省建設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汁研究院和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廣東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技術骨干聯合組成了規劃工作組,于20xx年7月啟動了本次《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xx—20xx)》(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