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監督管理條例學習感想(精選3篇)
黨員監督管理條例學習感想 篇1
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任何政黨缺乏行之有效的黨內監督,都無法實現自我完善、自我凈化,無法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日前,召開的黨的xx屆六中全會釋放出了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強烈信號。
以來,黨中央向人民做出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莊嚴承諾,立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軍令狀”。20xx年,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著力健全黨內監督制度,著手修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突出重點、針對時弊。”
回顧歷史上的關鍵時刻,黨都會將黨內監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早在黨成立之初,就已將其鮮明地寫在綱領中。1943年延安整風時提出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和“團結—批評—團結”公式,成為黨內監督的重要方法之一。1957年鄧小平指出,“如果我們不受監督,不注意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脫離群眾,犯大錯誤”,再次重申了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性。20xx年《黨內監督工作條例》正式頒布施行,“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工作常態。
隨著形勢任務發展變化,黨內監督的一些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如監督主體多元,責任不明,致使“三個和尚沒水吃”;監督體系不健全,配套制度不完備,有些規定至今“難產”;監督效能低下,與法律銜接不夠,黨紀國法“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現象仍然存在。現有《條例》于當前形勢而言已然“脫節”,修訂工作勢在必行。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以來,中央針對“沉疴積弊”頻下“猛藥”、狠出“重拳”,巡視工作愈加規范,推進派駐全面覆蓋,“兩個責任”扎實落實,黨內監督各項措施的充分實踐為修訂黨內監督條例積累了豐富經驗。將新實踐證明行得通、有實效的新經驗上升為黨內法規,作為制度固定下來,無論是對進一步規范黨內權力配置和黨內民主的規范化、程序化,還是對指導和推動黨內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皆大有裨益。其關系到其他監督方式的高效運轉和全黨的肌體健康,關系到人民賦予的權力能否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篇而萬篇明。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就在于能否進行強有力的黨內監督,防止權力的濫用。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已然是人心所向。黨的xx屆六中全會從頂層設計層面更好地織密監督約束權力的制度籠子,將其打造成為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有效遏制腐敗現象的銳利武器,正是切合民意的執政智慧。
黨員監督管理條例學習感想 篇2
黨的xx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目的是為了形成科學管用的防錯糾錯機制,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加強黨內監督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貫要求,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永葆黨的肌體健康的生命之源,也是反復強調的一個重要問題。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及時有效的黨內監督,對黨內錯誤行為是制約,對正確行為是激勵,對正當權利是保障,對黨的領導和黨的統一是維護。這次全會通過的《條例》,圍繞責任設計制度、圍繞制度構建體系,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強化了規范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行為的硬約束,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的頂層設計,是規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內監督的基本法則,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們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惲代英在剖析思想狀況時說:“要問我亦會有時‘出賣’救國事業么?我決不昧著良心嘴硬,我每到沒有監督裁制的地方,便總有些自己把握不住,所以我為要保證自己‘不賣’,亦只有努力求黨的紀律加嚴,下層階級監督力量的發展。”95年來,黨內監督作為我們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能力,對于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鮮明回答了“歷史周期率”的課題。實踐證明,黨內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黨組織就富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黨的發展就不斷取得新突破、開辟新天地;黨內監督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黨的領導就出現失誤,革命和建設事業就遭受挫折。
人民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高度集中的戰斗組織。抓好軍隊黨內監督工作,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黨的意志得以貫徹執行的可靠保證,是提高軍隊凝聚力戰斗力的必然要求。黨的以來,我軍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巡視工作越加規范,紀檢機構全面派駐,“兩個責任”深入落實,黨內監督的力度、深度、廣度不斷升級,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但是也要看到,在少數單位,不愿監督、不敢監督等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督下級怕丟“選票”、監督同級怕傷“和氣”、監督上級怕穿“小鞋”,黨內監督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導致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全面落實黨內監督責任,必須按照的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籌劃開展工作,把及時有效的監督貫穿部隊建設改革各領域,融入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堅決糾治一切損害戰斗力的問題和行為。各級黨委要立足于小、立足于早,履行好主體責任;紀委要把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黨的工作部門要強化對本機關本單位本系統的監督,履行好職能監督責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督,履行好民主監督責任,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織密黨內監督之網,形成以自我監督為主、外部監督為輔的齊抓共管格局,從而使積極開展監督、主動接受監督,堅決維護核心、堅定看齊追隨成為廣大黨員的自覺行動。
黨員監督管理條例學習感想 篇3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面梳理了黨章紀律要求和廉潔自律要求,樹立了從嚴管黨治黨的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久治安的重要基礎,作為縣委書記,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把黨規黨紀印在心中、以身作則,敢于擔當、勇于負責,以嚴的態度、實的作風把黨紀黨規執行好、落實好。
一要講學習,深學細照篤行。 新《準則》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尚黨格。新《條例》開列“負面清單”,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重在立規,劃出了一目了然的行為底線。古人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這個“心”就是公心,是對黨的絕對忠誠之心,實質上就是堅強的黨性。在學習貫徹中要深刻領會中央的決心和意圖,深刻理解“四個必須”“八條規定”“六大紀律”的新要求,把學習貫徹《準則》《條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帶頭學習《準則》《條例》,弄清楚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講原則、講程序、講法治,使黨紀黨規貫穿于每一項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對黨忠誠、愛黨護黨。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清醒,增強對黨的忠誠信仰,自覺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正確對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阻力,想問題辦事情堅持以黨章為準繩、以黨紀為底線,做到慎始慎初、慎獨慎微。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把紀律鞭子揚起來,使從嚴治黨管黨的責任落實到細節上、小節上,自覺做貫徹落實《準則》、《條例》的推動者。
二要勇擔當,落實主體責任。鄧小平同志指出,“有理想,有紀律,這兩件事我們務必時刻牢記在心”。要切實擔負起從嚴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把《準則》和《條例》作為履行主體責任“綱”,納入到履行主體責任的考核內容,納入黨員領導干部述責述廉的重要內容,納入到推動縣域發展的方方面面,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權威性。始終把黨的紀律規矩這條“紅線”牢記心中,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模范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嚴的制度、嚴的要求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對黨員干部常教育、勤提醒、嚴監管,對出現的問題敢于批評、敢于斗爭、敢于亮劍,堅定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真正做到手握戒尺、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樹立制度敬畏,善于把自己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自覺接受社會和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習慣在清新的風氣中生活,努力在全縣形成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
三要作表率,發揮引領作用。“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新《準則》強調自律,重在立德;新《條例》強調他律,重在立規。要發揮好“關鍵少數”的作用,把模范遵守《準則》、《條例》作為對黨忠誠的重要檢驗,自覺維護中央權威、黨的團結,遵守組織程序、服從組織決定,自覺做守紀守規的表率,結合太白縣域實際把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敢于喊響“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帶頭自覺維護制度,切實做到行動先于一般干部,標準高于一般干部,要求嚴于一般干部,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線”,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底線”,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要堅持“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符合原則、程序、規矩、法律,做到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不斷增強 “一日無為三日不安”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爭先恐后”的緊迫感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使命感,在舉旗幟、管方向、抓落實、爭效率上狠下功夫,言必責實、行必責實、功必責實,樹立“定了干、干必成、成必優”的鮮明導向。
四要重實干,大興務實之風。權為民所賦,任為黨所托。要時刻不能忘記自己是黨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緊盯“四縣”建設目標,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經濟建設、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鄉統籌等方面,主動探索符合太白發展實際的思路和舉措,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帶頭弘揚“白+黑”“5+2”的創業精神,督促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全面推進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確保城鄉居民持續大幅增收,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要沉下身子狠抓落實,堅決摒棄“等、靠、拖”的思想觀念,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一線導向,堅持問題導向,一天當作兩天干,黑夜當作白天干,把決策一項一項執行到位,把重點任務一項一項落到實處,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爭位次、在全市創一流。
《準則》是目標、是方向,《條例》是基石、是起點。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我們一定要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廉潔奉公,不辱使命,始終做到無愧于時代要求,無愧于組織重托,無愧于人民期盼,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