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不斷提高自己
敬愛的黨組織:
現在的我真的處于大一至大二的過渡期了,不禁感嘆時光流逝。一年前的我才剛剛高考,處于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而現在本科生活就過了四分之一了,我需要很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規劃。
施導在年級大會上說過,不要指望考研,考研的成功率很低……也說了大學在加權以外要做些什么,而我自從進入大學以來就一直以考研為目標,從未把保研作為奮斗目標。我認為自己目標太低了。以前有人說過,不要總琢磨什么專業更好就業,你要相信自己有實力在目前的領域做到最好!這段話是我在上學期的猶豫是否轉專業的時候別人對我說的。設立什么目標,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第一,我必須思考我的人生目標是究竟是什么!
聽到對于大學最多的規劃便是:加權,學習,工作,實踐創新。大一一年真的沒有對加權特別上心,對于學生工作,我也是人云亦云的狀態。大學之初,便加了六個部門,真的是一種盲從,大一上學期也在五個部門,大一下學期開始退部,但也依舊有三個部門。我現在漸漸開始清楚自己的選擇,自己究竟想在哪里待下去。不過很多工作也讓自己有一定的收獲:擴大人脈。畢竟在華科的人都十分優秀,結實她們對自己以后的發展很有益處。這種想法或許十分功利,但是,我覺得交際對于人生真的很重要,而且,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在一個部門你就必須思考如何與大家打成一片,如何融入這個小團體,上學期我做得就不太好,這個學期因為工作變多,與大家見面更多,頻頻在空間里互動,在這方面有所進步。可是,真的覺得,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第三就是實踐創新了,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個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原以為自己肯定會在第一輪被淘汰的,結果卻通過了,這是對我的一個肯定!在開幕儀式上,認識了大二的光電的學長,他是啟德卵化基金項目的隊長,他說他平時不怎么把時間花在一些瑣碎的事,如微信,空間。為了團隊曾三個月沒回家,一邊做項目,一邊學習……他問完我對未來的規劃后說:“你對未來的規劃想得是比較順的!辈糯笠唬业拇_擁有不太多的專業知識,所以我想大二是否該在這一個方面找學長學姐的團隊來學習。但是,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做的話,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所以合理分配時間尤其重要,我必須要戒除美劇韓劇的癮!
認準一條路,就只著眼于一件事!不理會其余的岔路。光電那位十分優秀的學長便是如此,他立志于出國,便加強實踐創新,努力提高sci,加入了電工基地并擔任班長。他們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導師,并且得到了很多領導的支持?吹剿膭討B,我真的覺得他身上滿滿的正能量,他的思想十分成熟,目標十分堅定。一想到自己,內心不夠成熟,總是把注意力放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看似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實質上非常迷茫,我真的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人生路!我必須明確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做。我也必須做好失敗的準備,因為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同時接納命運給予的一切,卸下所有的防備與不安。
與學長進行的短短的交談中我思考了很多,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上,這次的思想匯報是有感而發,需要或許有些紊亂,邏輯不太清晰,希望黨組織見諒!
此致
敬禮!
匯報人:第一范文網
XX年11月6日
思想匯報范文
敬愛的黨組織:
時光在指縫中悄然流逝,大一在歲月如同水中倒影,昨日離家思鄉的情愫似乎還游離在腦際,而今卻迎來了嶄新的大三生活。驀然回首,總是感慨良多。時間總是能帶來驚喜和相遇,在仍舊摸索之中度過大一,我遇見了一片新鮮的人,新的課堂,新的生活模式新的人際關系,同時我也遇見了黨。當大二到來的時候我卻真如自己想像的那般,并無絲毫的擔心恐懼,更多的是淡定從容。回顧過去的一年,有的不再是過程中的那份疲憊,更多的是充實。每個人都在努力著,為了自己的人生。我明白知識的重要性,也知道時間的緊迫性,我們要在接下來的短短幾年之中,積淀自己工作中所必須的學識儲備,所以我們必須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同時也不能,僅僅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其他方面知識的更新與儲備上也不能放松,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擴大知識面,求學態度嚴謹,吃苦耐勞,注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學術上具有鉆研精神。在生活中應以品德至上來要求自己,何時何地都應奉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信條,并切實遵行。待人誠懇熱情,講求誠信,友愛同學,尊師重道,樂于助人。通過社會實踐,加強團隊協作觀念,鍛煉協調組織能力,增加與其他同學交流并學習的機會,學習他人長處認清自己不足,也鍛煉了溝通能力。而同時,也可以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加深印象與理解。
關于新到來的大三我確實有很多話想說,但又常常不知從何說起,大三不同于大一大二之處在于這一年將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讀研出國工作三座大山,讓每一個同學都十分的關心,其實有些人為自己早已確定下的目標努力奮斗著,依然可以看到在奮力爭取的過程中他們的臉上仍有疲態,我曾經想過或許在追夢想的道路上每一個都應是朝氣蓬勃斗志昂揚的,但似乎許多人在日常的奔波勞累中疲態盡顯而毫不見朝陽之氣可見生活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般輕松愜意。
暑假期間前往嵩山少林寺一行終究是一場凈化心靈之旅,需要在心里的給自己的這次經歷一個恰當的定位,我想可能并不是一次理論知識的轉化與拓展,也不是一次專業技能的鍛煉與提高,更多的或許是做好準備準備好與美景相遇與穎悟相遇。大概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雙想要遠行的翅膀,它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枯燥乏味的世俗常態,只想為無處安放的自由找一個遠行的匣子。
學者與禪者,終究是有那么點緣分,學者應有謙卑,禪者向來慈悲,惟有向上,唯有扶持,雋永和通靈才能雙雙直達內心的濕潤凈土。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之譽,禪宗祖庭之稱,我們一行人來此,還原真實的武林泰斗,世界上有很多事,如果不身臨其境,也無法揭開其神秘面紗,縱然心里有一個夢境中的少林,我也依然愿意帶著熱血去感知其亦禪亦武的千年脈動。
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的少林寺牌匾上是一座門檻。就像紅塵與佛界也只差一道門檻。門內是南海禪音,門外是滾滾逝水。闖入資本市場的少林集團,在我看來,與其本身剛毅威風毫發無損。沿途無效縱橫學員眾多一招一式渾然的力與美,少林武學的聲譽也是我窺得一二,藏之深山的古煞,組織決定的寺廟,15XX年,風風雨雨少林風骨盡數體現,之前關于少林寺,過度商業化的儀態,此刻,到此一行之后與我不值一提。
今日的少林已不是昨日的少林,我們所認識和評價的標準應當有所變化,少林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對游人開放,有收有放,再為世俗不過。只收不放,不能滿足巨大的文化需求,只放不收,少林無謂少林;诖耍倭衷S多適當的經營活動,也就是我們實踐調查的關鍵,在我看來是雙贏智慧的體現。于自身影響的擴大,于本地經濟發展都有所幫助,這是少林文化傳世與發展的智慧,不應成為被世人質疑的憑據。千山萬水沒有絕對的雷同重疊,踏入少林的人數不勝數,都會有各自別樣的感覺。
一個飽含靈性的世界需穿越世俗的目光往朝圣的方向得到深沉的思辨,親力親為,坦露胸懷,臆想狂奔,才得以與一世的空靈對話。
以上是我近期思想活動情況。
此致
敬禮!
匯報人:第一范文網
XX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