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匯報: 新時期的學生干部該學什么
周日的團學干部培訓已經落下帷幕,作為第一講的分團委書記吳雄老師教了我們“學生干部學什么”,而我聽了他的講演受到啟發,寫下了這篇—新時期的學生干部該學什么,希望以此自勉及與大家共同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長。
“學生干部”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中的干部,首先,學生是我們的第一身份,既然我們是學生,搞好學習必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也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所以我想講的第一點就是搞好學習,這一點和吳書記不謀而合,誠然,不論就大學生這一身份本身而言,還是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實際作業水平,都是以現階段通識教育和本專業教育為基礎的,通識教育是每個大學生必修課,專業教育則多由本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而靈活制定的課程,許多學生對于通識教育的態度嗤之以鼻,對于專業課的關注度則會微幅上升,但現在就業形勢來看,本專業就業的比率是微乎其微,相當一部分人畢業后的工作是與其大學專業不相關的領域,我想問,這時候怎么辦?是重回大學,重修一門學業,還是干脆打道回府,做個徹徹底底的“啃老族”?重回大學是不切實際,依賴父母是不負責任。與其那時糾結,不如現在開始潛下心認真學習,尤其是通識課,也許,通識課并不能教會我們某種“技能”,但是它卻教會了我們比“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如何去學技,用技并去發展技。“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大抵也是通識課的意義之所在。它的作用將是終身的,不是一時的。或許50年以后我們已經無法用我們學會的技能畫出一張流程圖或者解出一道題目的正確答案,但是我們卻用了通識課教育教我們的生活態度和處事原理生活活的陽光,活的積極,活的幸福。
學習之外,我們又是干部。干部是什么?是一種權利的象征么?是廣大學生中的特級階層么?是吃苦在后,享樂在前么?是從同學中走出來,之后再也回不到同學中間的人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們學生干部是廣大學生的選擇,應該始終以廣大同學的利益為先,走在同學的前面,為全院的發展做處貢獻的一群人。我們肩上的責任是不可懈怠和放松的,我們身后的廣大同學還在注視著我們,將信任和希望投注在我們的身上,所以我們責任重大,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的不同不是干部和同學差別,我們不同存在于我們的思想,我們舉止,我們的眼界。可是我們學生干部又該如何使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舉止,自己的眼界在實踐中得到發展呢?那么首先就應該學習馬克思,學習歷史。90后的我們總是無法沉下心去好好看看馬克思主義到底傳達的是哪一種思想,總是無法耐下心去通讀悠悠五千年歷史里究竟藏匿了多少經驗教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的確是我們這追求標新立異,追求時尚,追求與眾不同的90后應該好好學習的一課。曾經我也覺得讀馬克思是老土的事情,讀歷史是無趣的事情,90后就應該是讀著各種穿越小說宮廷劇吃著麥當勞肯德基不諳世事的孩子,可是殊不知,當一件事發生,別人看一分,你卻看出了九分;當事件突發,卻不急不亂,這是不是一種與眾不同呢?許多女生為了外在的美麗買漂亮衣服,用高檔保養品,吃維生素abcd,但是讀了史,學了馬克思,你散發的一種氣質卻是帶上任何珠寶首飾都不能修飾的光芒。更何況是我們的學生干部,站出來要有一種淡定的沉穩,可以使同學心甘情愿跟著你走,始終與你站在一起,這靠的都是你的思想和你的眼界,所以說將軍之所以成為將軍,是因為將軍的思想可以指揮士兵的行為。我們學生干部都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學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