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學期校長崗位述職報告
三、堅持“有效課堂”,推進改革
今天的xx中學,最大的事是提高質量,最艱難的事也是提高質量。每一次全體教師會、教學工作會、領導班子會,教研備課組長會,我反復提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一種什么樣的辦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11月,我們正式啟動了新課堂改革,堅定不移地推進自主學習的模式。我深切地體會到:不改變教師的精神狀態和專業面貌,不通過教師自覺推動課堂變臉,不通過課堂變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不可能實現學校的質量提升。
一是引領學習,重要的是自覺變觀念。校長變不如教師變,校長強迫“洗腦”不如教師自覺“轉變”。事實證明,沒有教師共鳴的改革,都難以見效。為了促進教師思想觀念的變化并能最大范圍地引起改革“共鳴”,一個月里,我們先后四次派出語文、數學、英語、思品教師到荊州市北門中學、隨州市厲山三中現場考察觀摩“高效課堂”,培訓教師70多人次。13位教師的北門之行,老師們被這種“顛覆性”的課堂震撼了,一場北門中學課改觀摩反思會引起了共鳴和爭議。30位教師的厲山之旅,我們看到精細管理、有效德育的成功經驗。學校負債累累,但我們花費二萬多元能換來老師們教育思想的改革,值得!返校后,在老師們嘗試兩個星期后,我們隆重舉行“赴厲山三中考察反思報告會暨有效教學論壇”。通過15位教師代表的演講的聲音刺激、感染和影響全校教師。
二是強化研修,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作為鄉鎮初中,教師對學習反思普遍存在抵觸情緒,視其為形式主義。然而,我們則“高調部署,強勢推進,溝通督辦,不厭其煩”。兩個月來,教師撰寫考察報告60多篇,課堂觀察12篇,專題研究課教學反思70多篇。為了推進學習和反思,學校在校報的基礎上又新辦“課改與教研”專題簡報,研究課中的好課例,我們都讓老師們進行總結記錄,反思提升,專題刊發。學校網站近期刊發教師的教育隨筆的論文反思近百篇,成為校園網站中的亮麗風景。自啟動課改以來,我聽課39節,督促召開3次集體備課會,觀摩教師230人次。上課、說課、評課、學習環環相扣。上一組研究課中診斷發現的問題,要在下一組研究課中不再出現。研究的氛圍越來越濃,發現的問題越來越少,課型越來越成熟,課堂越來越精彩。
三是精細管理,落實就是硬道理。推進改革,重在“管理”。沒有強有力的行政管理作支持和保障機制,課改必“空”。認識提升,視課改為“課題”。我積極奔走,成功將“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模式研究”申報為荊州市教育科學十二科研課題。并親自制定課改啟動、試點、推進、總結的詳細規劃和實施方案。
半年來,我堅持坐正位置抓教學、抓質量,但總是時間和精力有限,特別是各類應酬、會議與教學的沖突,讓我對自己任教的九一班語文教學不得不有所怠慢,總感覺愧對學生。雖在竭力彌補,但很不夠。日常管理過程中除教學外,還有諸多方面很膚淺,不深入,特別是與老師們生活上的交流溝通不夠,期待大家諒解!在明年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報告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