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師述職報告
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我經常和孩子們交流讀書的體會,指導他們寫讀書筆記,教給孩子們讀書方法。指導學生編演課本劇,《羚羊木雕》、《花市》在學校課本劇匯演時獲得了大家的好評,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第二學期臨時接任班主任的工作,班級不大穩定。重點抓學生的思想工作,和派出所一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密切學校和家長的聯系,多次召開家長會,設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初三年級進一步做學生的穩定工作,使學生順利畢業。
近幾年來,力爭在教學上有進一步的突破,積極總結教學經驗,撰寫相關論文,有德育工作的,《德育工作點滴談》,《減負雜談》《現代詩歌教學談片》分別發表在烏鐵教育,《課堂提問例談》收入XX年語文優秀論文選。學校每年一度的論文評比也積極參加,多次評為優秀論文。
下半年兼任初一和高二的語文教學工作,同時擔任初一班主任和語文教研組長的工作,擔子重,但也是給了自己很好的鍛煉機會,我不斷的汲取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對于高中學生我著重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平時利用網絡的便利,多為他們提供相應的資料,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這一階段的高中學生,他們往往都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擴張的要求,竭力追尋主體的自我張揚,認識和思維處于極為活躍激蕩的狀態之中,此時語文教學就不能停留在譴詞造句、謀局布篇中的知識性理性經驗上。他們經過九年的母語學習,隨著自身的成長以及通過諸多媒體,對社會已有較多的接觸,加之現代學校教育中眾多課程的設置,都豐富了他們的思維內容,只需要教師的必要誘導和匡正使其思維于已有平臺趨于提升。學了《離騷》,讓他們寫文章《我看屈原》,學習了海倫.凱勒的文章,讓他們寫《走進海倫.凱勒》,不僅僅讓學生知人論文,更主要受到他們高尚的情操的影響。本世紀中國最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關于教育宗旨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為灌輸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與人類也。”我們應該不失時機的以學生心理特征為契機,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已有認識和思維平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體的主觀辯識能動性,在平等對話和必要辯論中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不但掌握知識性的理性經驗,更重要的是創新認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至于初一學生,我經常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針對熱點問題展開辯論,例如關于追星熱的論辯會,不僅活躍了同學們的思維,更主要的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同時開設閱讀課,為他們借閱相關的圖書和雜志,并以古代的啟蒙讀物《聲律啟蒙》為教材,學習并積累有關的課知識,一部分孩子愛讀愛記,效果比較好。
這兩年,我更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建文學社。每學期都有編輯《戈壁之湖》,把學生的優秀作品打印成冊,并積極向外推薦發表,初二的付新杰、羅丹,劉鐵彥文章份表;《作文與考試》和《寫作導報》上發表,張郡張國文的文章發表在《天山路》和《小作家》上,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XX年-XX年擔任初二年級的和高三畢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高考是學生命運的轉折點,不敢掉以輕心。于是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經常上網查找最新資料和最新信息,上級部門和學校也大力支持,一年內兩次奔赴北京聽取專家講課。在語文復習上力爭兼顧知識和能力的關系,基礎知識的復習強調一個用字,在運用中提高能力,閱讀理解重在知識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