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學生村官年終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
大家好!
我叫王冀川,來自張家口塞外的一個美麗的小山村。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就到西柏坡一年了。今天,我有幸在這里向各位匯報這一年來的村官生活,心情比較激動!這里面有酸、有甜、有汗水、也有迷茫。
憧憬著對農村那種特殊的感情,XX年4月25日,我參加了河北省組織的“選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經過層層選拔,很榮幸成為西柏坡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并依我的志愿來到平山縣西柏坡擔任“村官”。現就任于西柏坡鎮柏里村。新的工作、新的環境,新的語言對我來說又是一次新的考驗。自己的心情是既興奮,又擔憂。喜的是自己即將去農村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憂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適應,能否勝任,能否順利的開展工作。在上崗之前,我決心自己在調整磨合中不斷地適應著農村工作,在與村委會其他工作人員以及村民的廣泛接觸中逐漸地熟悉了村情,而自己也逐漸地對這份工作充滿了樂觀和自信,同時上網搜集了一些平山方言來學習,因為我知道要想融入當地,就得先學會說當地語言。
一、獨自一人走鄉村
XX年11月,我來到了我的服務村--柏里村。剛到村時,為了做一個詳細的調研報告,我決定學習沈浩同志精神,自己親自下村走訪。一開始,村民們曾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這個小伙子是誰?到我們村干啥?上了大學不在城里呆著跑回村里圖啥?”聽到這些話,著實讓帶著理想,懷著信心的我有種失落和茫然的感覺。面對百姓懷疑的目光,我在村里要干些什么?我能為村里干些什么?我在村里又將怎樣干?三個why在我心中久久徘徊,一時毫無頭睹,甚至連自己都曾懷疑過,我放棄市里國企單位工作,投身基層新農村建設,到底對還是不對?那時的我真的有點失落!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面對聽不懂的方言,還有惡狠狠地狗吠,讓我感到很不適應,心里覺得很無助。但經過幾個月的走訪下來,村民們慢慢的對我這個外鄉人熟悉了起來,也熱情了起來,現在村民們見了我,都會笑著打招呼,所以我當初的那份執著與堅信慢慢地又回來了。
我所在的柏里村是西柏坡鎮新農村建設點之一,共由三個自然村組成(東柏里、中柏里、西柏里),目前全村152戶,共計415人。剛到村時,為了盡快熟悉環境,熟悉工作,我找包村干部武鎮長翻出資料了解柏里村的基本情況,一有機會就跟著村李書記,干部們下村,了解村容村貌以及村民。三個月下來,我參與了村上很多的村務工作。從參與農村“兩委”換屆選舉、柏里村“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到新農村糧食種植補貼、母豬繁殖補貼、農村戶口統計工作、農村信用社銀行卡辦理統計、基層建設年活動、村委會修繕清潔、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及護林防火、雨季造林等工作;在實踐中一步步領悟到了“建設新農村的必要性”和關注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同時,關注農村婦女權益保護、兒童受教育問題。在照顧孤寡老人以及殘疾人、農村食品安全宣傳、保穩定、促增收等問題上積極做調研,想辦法解決農村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盡量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村民們普及相關知識,設計一些宣傳單頁發放到戶,努力做好村里的“代辦員”、“宣傳員”的角色。
農忙之際,我還幫助村民王大娘家收花生、幫助村口李大姐家捏山桃、還有困難戶李大爺掰玉米。忙完后,都熱情地留我在家吃飯,剛開始,因為不好意思我都說鎮上還有工作就離開了。慢慢的我和村民們熟悉了起來,當他們再次邀請我時,我會和他們一起坐下來吃農家飯,聊農家話。后來,我逐漸融進村里,好多人都說:“小王真不錯,又幫助干農活,又給我們普及政策,還免費為村里小孩子輔導功課。”我告訴他們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其實,我也是來自農村,家里也種了不少地,每年暑假回家都會做農活,給弟弟妹妹們輔導。他們聽了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