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x村總支委員會述職報告
發展是硬道理,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圍繞發展這一中心,著重做了五方面工作:
1、 重建探家橋老村廠房。
探家橋老村廠房多年前已成危房,一直閑置。XX年度投資40余萬元,建造了16間廠房,其中8間用作老年活動室、社區醫院和村倉庫,8間用于出租。既消除了安全隱患,又為老年活動和社區醫療服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增加了集體收入。
2、謀劃農房兩改----城中村改造。
農房兩改----城中村改造是周塘東村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村班子分片召開了黨員、村民代表、和諧促進員座談會;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和諧促進員、計生網絡片長等人員參加城中村改造考察;分9次召開除曙光小區拆遷戶外的戶主大會。8月份邀請了14名黨員、村民代表等村民分組對三大改造地塊進行了村民改造意愿調查,打算在換屆后分派村干部對不同意改造的村民上門了解情況,解釋政策,扎實推動“農戶兩改”工作。
3、做好組織發展工作。
二年半來,本村共發展新黨員7名,轉入大學生黨員5名,黨員組織年齡結構有所改善。XX年底,籌措6萬余元,建立黨員關愛基金,做好黨員政治生日慰問活動,XX年度,在黨員政治生日時,黨總支上門走訪、贈送賀卡;XX年度起,黨總支為黨齡滿整十年的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我們還利用黨員關愛基金,對生長病和住院的黨員進行慰問。
4、做好新江路北延工程的配合工作。
自XX年開始實施新江路北延工程以來,本村做了大量細致的配合工作。至XX年底,新江路基本拆通,XX年5月基本通車。下步將催促街道對新江路帳目進行公開,對村集體資產進行賠償。
5、完成合作社股份制改造。
XX年底,完成了村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為今后的城中村改造、社區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6、做好村級集體經濟保值增值。
集體資產總額有所增加。根據街道審計報告顯示,XX年6月末到XX年底,周塘東村資產總額由1524萬元,增加到1609萬元,增加85萬元,增加比例5.60%。這里要特別感謝三年來眾多企業家對村集體經濟的大力支持:杜邦化纖李仲連先生捐助15萬元,東南復合徐薦瑞先生捐助15萬元,三和殼體張建和先生捐助4萬元,彩印包裝施孝全先生捐助3萬元,華順化纖施建華先生捐2萬元。新太陽洲施來華先生根據協議向村資助了16萬元。還要特別感謝馬立明、秦桂強、施德孝、馬成國、馬佰洪等等80多名的先生、女士以繳納一事一議資金的方式三年來向村集體經濟共提供了20余萬元的資助。三年來,本村實際現金收支基本持平。
三、加強服務:
服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歸宿,是廣大黨員、干部工作奮斗的宗旨。
1、開展社區化服務。
改造了社區服務中心,實行村干部集中辦公,方便村民辦事,更好地為村民服務。
2、建立社區服務網。
利用本村村民互聯網入戶率高的現狀,建立了社區服務網,讓村民足不出戶了解村莊事務,參與信息交流。
3、建立和諧促進會網格式管理服務體制。
根據街道要求,建立和諧促進會網格式管理服務體制,建立和諧促進扶助基金。開展自助、互助式服務,啟動了村民義務巡邏,促進了新老村民的和諧共處。
4、做好婦女計生服務、人口服務和民政各項工作。
婦女計生服務扎實到位,達到街道中上水平。人口普查進展良好,受到街道好評。
充分發揮民政、殘聯等作用,開展居家養殘、居家養老工作,解決孤寡、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開展民政救助工作。做好村民慈善幫扶工作,為困難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5、解決小學學區調整問題。
永凝小學撤銷后,本村劃入曙光實驗小學學區,至XX年二年的過度期結束后,部分村民子女一直通過“走后門”臨時借讀的方法到潤德小學學習,帶來了很多不便。今年六月份,經過與街道多次協商,最終確定本村正式編入潤德小學學區,徹底解決村民子女入學難題。
6、做好困難戶安置工作。
街道分配本村星光家園29套住房困難戶安置房,現已對符合條件的村民實際安置6套。
二年來半來,基本實現了村級班子、村莊和諧穩定的目標,在上級部門、兄弟村和本村村民中基本消除了本村“動蕩不安”的舊印象;基本實現了為發展打好基礎的目標,基本實現了為村民提供周到服務的目標。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本屆班子還存在著許多有待提高和改進的地方:
一、村級組織建設、干部的社會管理與服務水平等都有待加強。
村級班子團結雖然有所加強,但工作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干部的學習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干部的自律意識、干部的身份意識、工作責任意識和工作勁頭也有待進一步增強。分配到村的大學生村官調動頻繁,工作前后銜接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