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黨委年度集體述職報告
XX年是學院綜合改革的啟動年,是規劃實施的關鍵年,是學院整改建設年,是“九項工程”深入展開年。學院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堅定方向,把握規律,傳承創改,提振內涵,深化“五項改革”,加強“六項建設”,著力實現“全國一流,中部領頭”的奮斗目標。不斷提升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化,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XX年主要工作
一、圍繞“一個主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黨建工作取得新實效
圍繞學院首屆黨代會這一主題,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中央、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系列講話精神,敏銳感知、深刻領會司法體制、公安工作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精神。一是突出學院首屆黨代會主題。全面總結建校66年來,特別是升本后XX年以來的工作和經驗,認真分析學院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明確了未來5年的目標和思路,做好了召開黨代會的各項準備工作。二是開展內涵發展大討論活動。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內涵發展大討論活動,編印《內涵發展大討論文集》,為學院內涵發展厘清思路、明確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積極探索和改進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創新學習方法,注重學習實效;三是扎實做好黨建工作。開好XX年度學院黨委和中層班子兩級民主生活會,編印《XX年度民主生活會學習資料匯編》,學院民主生活會受到省教育廳劉傳鐵廳長和省委督導組肯定;繼續開展“星級黨支部”創建活動,深化“兩訪兩創”活動,推進“訪三室轉三風”活動,對學院部分黨支部進行調整,補選、改選部分支部書記,發展教工黨員5人,學生黨員310人。
二、把握“兩條主線”,加強作風建設,專項工作取得新成果
把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線。按照紀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過去時,只有現在時,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的要求,鞏固和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一是認真總結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召開學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全面總結,2名同志被評為全省高校系統踐行群眾路線的基層好黨員、好干部。二是加強學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從全面落實整改方案、嚴格實施專項整治和全面落實制度建設3方面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將整改事項細化分解為38條具體措施,逐條落實,取得明顯成效,得到省委15督導組和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充分肯定。
把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和文明單位創建的工作主線。按照“評估是手段,整改是倒逼,建設是永遠” 的理念,認真做好評估整改工作。一是切實加強評估整改工作。印發了《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任務書》,明確整改任務和責任單位,按規定向教育部提交了評估整改報告和XX年學院教學基本狀態數據,編制了XX年度教學質量報告。接受并通過了xx省高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評估,逐步了實現科學辦學、規范辦學。二是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組織專班,制定方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力度,我院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通過“省直機關文明單位”和“區級最佳文明單位”復評,并已申報創建“市級文明單位”。
三、深化“五項改革”,加強管理科學化,辦學治校能力得到新提升
以事業單位改革和優化大學治理結構為目標,實施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一是改革考核考評機制。制定了管理規范、獎懲分明、公平公開的年度部門工作考評、工作人員考核和專業技術人員考核工作辦法,并嚴格落實;二是改革崗位設置。對全院教職工按照“定”、“評”、“聘”3個步驟實施了崗位認定工作,177人確定為管理崗位,175人確定為教師崗位,43人確定為其他專業技術崗位,39人確定為工勤技能崗位;三是改革職稱評選辦法。出臺《警官學院XX年教師職稱評審量化辦法》,按照科研業績、教學情況、專家評價3方面要素開展職稱評審工作;四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全面實行績效工資政策,補發工資2150余萬元,在職教職工人均月工資增加約2280元,離退休人員人均月增加約1770余元,實現了人均獎勵工資比上年增加7000余元。
以學院階段性發展特征為依據,啟動院內機構改革。一是調研啟動改革。按照優化學院治理結構,健全校園治理體系,豐富完善辦學治校的功能,激活學院資源能量,提高管理服務效能的目標,采取外出調研、教職工座談等方式,全面啟動了學院機構設置改革工作;二是試點機構改革。改革了學生管理體制,將學員整合為四個大隊管理,重新按程序,公開、公平競聘大隊長、教導員;三是試點掛職輪崗制。安排6名中層副處職干部在院內輪崗鍛煉,在學生工作處、后勤管理處試點實行重點崗位科長輪崗制度;四是試點改革校園“110”值班制度。按照責任明確、科學合理的原則,改變原來校園“110”各單位輪流值班的制度為保衛處綜合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