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武裝部長及副鎮長述職報告范文
鎮武裝部長及副鎮長述職報告
x縣委組織部:
述職人,,男,漢族,32歲,本科文化,*黨員,現任xx鎮武裝部長、副鎮長。主持武裝部工作,分管村鎮建設、國土管理、交通、安全、環保、移民安置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根據縣委組織部(江組通XX86號)文件精神,現將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一年來,在縣委、縣人武部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自身努力和實踐工作,取得了以下五個方面的成績:
(一)強化學習,政治素養進一步增強
始終堅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參加黨委中心組學習并做好記錄,通過中心組學習,對xx屆四中全會精神、依法行政、四川省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決定有了新的認識。切實參與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和剖析材料,在康家壩工業園區征地拆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具體實際工作中予以落實。特別是對科學發展觀進行細致研讀,深刻領會,吃透精神,更進一步增強“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意識。同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自覺地在思想上、行動上和上級組織保持一致。
(二)學以致用,工作能力有新提高
一是參加學歷教育。從xx年起參加縣委組織部組織的“經濟管理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現已完成學業。二是參加軍事訓練和各種技能培訓。分別于5月份帶隊參加縣人武部組織的應急分隊訓練,于8月份參加渡河連訓練,掌握了防暴反恐和駕駛沖鋒舟技能,軍政素質有一定的進步。三是根據康家壩工業園區華夏酒業征地、復瀘線500kv塔基征地、江安縣看守所和江安縣糧庫征地等工作需要,我對國土法律法規、(江府辦發XX2號文件)等征地拆遷政策進行強化學習,吃透精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的同時,又有依有據、合情合理的維護被征地村組農戶和被拆遷戶的利益。
(三)勤于工作,保持務實的作風
新時期的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標準高,要求嚴。一年來,我始終以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全身心的撲在工作上,對自己分管的工作以身作則,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對于分管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移民安置、安全等工作,量大面廣,既涉及民生,又涉及穩定,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對于交通、國土等工作,想群眾所想,對上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對下整合村組干部和群眾力量,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出行難等實際困難。通過自身點滴的工作,換來干部群眾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四)求真務實,分管工作略有成效
1、武裝工作。針對新形勢下武裝工作的需要,保持和發揚黨管武裝的優良傳統。一是認真落實征兵政策,嚴格工作程序,堅持集體定兵,確保為部隊輸送優質兵員。二是完成整組和軍事訓練任務。三是配備了辦公桌椅、文件柜,“三圖四表五冊”等軟件資料更加完善和規范,基層武裝部規范化建設升位上臺階。
2、村鎮建設工作。一是由市設計院對桐梓鎮進行了規劃,對桐梓鎮未來發展進行了戰略定位,對全鎮進行了產業分區,繪制了桐梓發展藍圖。二是投入40余萬元,對文明街西段132米安裝了下水管網,硬化了街道。對十字街口老房子進行了拆除,協助主要公路爭取市縣交通部門利用整治改造水江路之機打通并開始硬化。三是規范建筑市場的管理,對建房選址、放線定樁、質量管理實行跟蹤服務。重點對食品站、計生服務站、移民安置點和全樂村呂石塔居民聚居點的建房質量和“工地亂象”加強了管理。
3、環境保護工作。按縣環保局要求,投入2萬元由眾望公司規劃編制環境優美鄉鎮文本,編制工作基本完成。重點打造了姜廟、石步兩個生態村,等五戶生態戶。投入3萬元啟動了排污池建設,已于12月底建成。
4、國土管理工作。一是對基本農田進行了重點保護,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五不準”原則和非農建設用地“六個一律不批”措施,調查處理未批先建和非法占地等行為。二是配合縣國土局完成了糧庫、看守所征地。參與康家壩華夏酒業征地,征地262畝,拆遷57戶,現已簽訂征地和和拆遷協議,補償基本到位,具備了交地條件。三是基本完成雙松國土整治項目。因地制宜對4196畝旱地和463畝荒草地進行坡改梯,對3487畝水田進行整理。集中資金建設了19923米田間道,其中有1700米水泥路面,建設了43732米生產道。配套建設了山坪塘23口、蓄水池31口、整治農渠3144米等水利設施。正在穩妥推進全樂村呂石塔居民聚居點建設,將打造成國土整理節約用地的亮點工程。四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到家底清,情況明,信息通,預案詳實,可操作性強。
5、交通工作。一是規劃了農村公路“”建設計劃,編制了斷頭路、橋。二是通過國土整理項目硬化了1.7公里、以工代賑項目硬化了5公里水泥路,建成基本達到驗收標準的泥結石路5公里,毛公路15公里,建成大路村板板橋一座。三是投入5萬元對望安路進行了兩次整治,1萬元對踏雙路、高老路進行了養護。四是全年未發生水陸交通安全事故,確保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6、安全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省、市、縣安全生產文件和會議精神,圍繞以“安全生產年”活動為主線,深入開展“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重點,有檢查,有整改。認真落實“兩個主體責任”,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別與相關單位和經營業主簽訂責任書。安全生產人員落實,制度健全,責任明確,分工合作和有章可循的局面,安全規范化建設上了新臺階。全年未發生一般和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無一例非正常死亡,有力保障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7、移民安置工作。我鎮踏水橋安置點接收x17戶66人,其中農業安置34人,自謀職業30人,社保安置2人。設立移民辦公室,配齊配強移民工作人員。建立移民戶“一幫一”對接幫扶制度,由鎮政府中層以上干部對接聯系一個移民戶,具體協調、解決移民入住以后的租房、用水用電和子女就學等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移民入住以后,分別召開移民戶和被占地戶動員大會,立即啟動宅基地調地工作。由鎮移民辦牽頭,國土、村建辦村組等組成工作組開展土地丈量、建構筑物清點登記工作,現已調劑出畝5.94宅基地,22.54畝生產用地,土地已交付移民耕種。移民戶建房選址采取抽簽的方式進行,建房手續由村建辦和國土所上門統一辦理。目前移民安居樂業,同當地群眾和諧共處。
8、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在環衛等基礎設施投入方面,購買竹節型垃圾箱30個,羅框200個,手推車5個;在水江路新建臨時垃圾房4個,在場鎮設立垃圾臨時存放點5處;設置了交通標識標線,規范了車輛停放;安裝了部分下水道,整治了部分斷頭路,硬化了文明街西段。我鎮在5月底以前集中開展城鎮“五亂”和村莊“三亂”治理、6—9月開展交通沿線環境、市場環境、城鄉交通秩序、城鎮綠化及容貌四項專項治理和“七進”活動、10—12月分別由農業局、民政局和工商局抓建立長效機制的工作,在全市和全縣的交叉評比中未得到一面黃旗。在機制建設長效管理方面,專門成立了整治辦公室,層層落實了責任,建立了三支隊伍三項制度,即管理人員隊伍、督查評比隊伍、保潔人員隊伍和督查暗訪制度、衛生評比制度和檢查結果通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