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述職報告
回顧XX學年度的任期工作,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能注重加強學習,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滿腔熱情地投入新課程改革,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積極完成上級各部門布置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到敬業勤政,廉潔自律,作風民主,關心教師,熱愛學生,深入教學第一線,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我團結依靠行政領導班子成員,盡心盡力履行校長職責,努力完成好校長管理目標。著力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中心學校的領導下,我切實加強領導班子成員的政風和行風建設,行政班子堅持每周一開好例會,班子成員堅持廉潔奉公,率先垂范,勤奮工作,以身作則,在全體教師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相應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處理紛繁的行政事務中我始終堅持親自教課,體察教學甘苦,探索教改規律。在原來領導人員稍有變動的情況下及時調整分工,保持節奏,聚精會神,步調一致抓好條線管理工作。
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我校的光榮傳統。為我鎮教育輸送骨干教師,我始終把建設一支作風正、業務精、能吃苦、肯奉獻的師資隊伍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來抓,要求骨干教師在實踐中磨合鍛煉,迅速成長;要求青年教師努力學習,并給他們傳授經驗,使之迅速溶入戰斗集體,同時注意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對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有明確的目標管理。每學期每人需交一份優秀教案,一張獨立命題試卷,上一節優質課,寫一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一篇讀書筆記,管好一個班級,樹立一個良好的師表形象。對于老教師、骨干教師還要求創造自己的教學特色,展現教學個性。正是依靠這兩支心靈相通,步調一致的隊伍使我校煥發青春,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二、加強學校“三風”建設,提高師生素質,樹立群體形象。
作風,在一定意義上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礎之一,是學校的精神財富和無形資產。
第一:校風建設
校風建設,我著力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學校傳統教育。理智小學,人才輩出,許多從這所學校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都很關心母校的建設和發展,他們都成了廣大學生的學習榜樣。我們在校內提出:“今天我以理小為榮,明天理小以我為榮。”形象地提出了熱愛學校,以前輩校友為榜樣,努力學習,為母校爭光。依此思路向師生宣傳幾代校友中的杰出人物,尋找他們努力學習、成長、成才的軌跡,從而形成奮發向上,為國育才,為校爭光的良好校風。
二是抓平時的表彰先進活動。在激發師生對學校優秀傳統精神向往的同時,及時表彰在教育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各類先進人物。學校設有介紹本校出色教師事跡,介紹學生參賽獲獎情況,張貼學生在作文比賽中獲獎的優秀習作的墻報欄,從而構成了生動活潑的校風介紹環境,還有挑選優秀學生擔任每周升旗儀式的旗手,并簡要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使之成為學生求進步的偶像。
三是抓環境形象教育。整潔、有序、充滿朝氣的學校環境就是一本校風教科書。我校盡量采用言簡意明、教育性強的標語,讓師生隨時感知我校在倡導什么,每間教室里都有名人名言。除此之外,我校堅持實行衛生檢查評比制度,教室、校園以及各功能室都布置得井井有條,這些都體現了學校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注和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總之,我在校風建設這一塊已下了很大的功夫,據了解,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對學校的滿意率達95%以上。
第二:教風建設主要抓認真貫徹執行教師崗崗位職責和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規范。開展了“講文明、樹新風、獻愛心”等師德教育系列活動,學校結合課程改革給教師學習教學的新理念、新要求,除了堅持執行學校的教學常規工作細則外,還鼓勵教師大膽創新與細致工作結合起來。本學年教導處提出“教案改革”新思路,摒棄備課抄教案的形式主義和經驗主義,要求教師心中有學生,堅持教學從實際出發,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規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景;化解教學疑問,促進心智發展。從實際出發體現學校教學的個性化和教風特色,促進了教風的改革和發展。
第三: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狠抓了學習目的性教育,學風教育和班隊活動。在學科教學中根據不同年級的要求重視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覺的學習態度,逐步形成了適應學生學習各科的自學能力,形成了獨立作業,誠實考試,自覺糾錯,查漏補缺以及發展自身興趣、愛好、特長、主動學習的風氣。因此,我校六年級的陳應基同學在今年省舉辦的數學奧林匹克決賽中,榮獲省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