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領導代表述職報告
二是從關鍵問題抓起。圍繞社區管理民主公開,居民自治,街道加強了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制定完善了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將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日確定為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日,要求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做到“六有、三統一”,即:有議題、有討論過程、有落實、有結果、有代表簽字、有完備的檔案,統一管理、統一時間、統一議程,改變了居民代表會議不規范、代表作用不明顯狀況。在推動落實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的同時,指導社區為居民代表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并把它作為加強社區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新舉措,在社區開展了為居民代表設崗定責工作,使代表直接參與社區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維護、環境保護、民意收集等各項工作。
三是培育社區意識和社區組織。各社區在抓好居委會干部自身形象建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同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行居務公開、組織居民參與社區文體活動等,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特別是在涉及駐區單位及居民切身利益等事項的決策上,充分與社區居民協商、溝通,發揮社區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樹立群眾觀念,主動和居民打成一片,走進居民家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滿意度,居民的社區意識得到普遍增強。
在培育社區組織上,各社區結合自身實際,在社區服務網點(商戶)管理、社會組織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車站路南區加強了對新經濟組織管理,成立了商戶管理協會;沿湖、東菜園、賓陽北里等社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逐步推行“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的社區管理新模式;無物業管理的長安東區成立了由居民自發組織的“臨時衛生管理小組”。今年初,街道在總結車站路南區商管協會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全街道各社區進行推廣,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目前各社區商管協會組織機構已全部產生。
。ㄈ┮詮娀卜⻊章毮、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為重點,大力推進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近兩年來,街道圍繞為居民提供較為完備的生活服務、勞動就業服務、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居住安全服務、文體活動服務,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在整合政府、社會、社區服務資源,建立社區服務機制,構建社區服務體系上有了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居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開展便民利民服務。以社區服務中心為龍頭,開通了“96156”熱線呼叫系統和“69041221”社區便民熱線電話,制作發放《便民熱線服務手冊》5萬份,與轄區35家服務商簽約,為居民就近提供家政、餐飲、配送等服務,在6個社區建立了社區服務站,在云秀花園社區設置了2處便民箱,配備常用器具,免費提供給居民使用。同時,各社區還積極協調轄區服務組織,推出了夕陽卡、健身卡、老人就餐卡、愛心福利卡等“五卡”服務。社區福利中心積極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投資120萬元的院內設施更新工程,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二是開展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協助、配合縣衛生主管部門完成了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工作,方便了居民就近就醫。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社區醫療服務隊,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進家庭活動,通過開展上門服務和健康咨詢,為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對大眾群體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健康。
計劃生育工作本著“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的理念,堅持計劃生育責任追究和一票否決制度,落實人員、報酬、獎勵政策,加強計劃生育專干隊伍、義務宣傳員隊伍建設,層層簽訂計劃生育責任制,開展了以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育健康知識、優質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街道計劃生育率、社會撫育費征收率等各項考核指標連年超額完成。
三是開展勞動就業服務。認真落實靈活就業、“零就業家庭”相關政策,積極開展就業培訓,收集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堅持每月一次為新辦失業手續人員舉辦再就業優惠政策培訓班,對失業人員再就業進行指導;挖掘空崗信息,聯系企業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辦理靈活就業570人,自謀職業98人,4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針對就業困難群體,社保所、殘聯還舉辦了手工編織、修理等實用技術培訓班,使他們有了一技之長。
四是開展文體生活服務。街道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積極協調有關單位落實社區文體活動場地,完成了花園、北源里、沿湖、車站路等4個社區文體活動分中心建設;投資60萬元,陸續為18個社區安裝了324件室內外體育健身器材;利用轄區教育資源優勢,開展了教育資源向社區居民開放活動,12所學校成為社區文體活動基地;加強文體隊伍建設,挖掘文體特長人才,轄區內的82支各種文體隊伍中,有縣級文體品牌隊伍38支,特長人員923名。兩年多來,街道和社區共組織舉辦各類節慶日、迎奧運等主題文藝演出和日常文體活動近千場,參與群眾近10萬人次;成功舉辦了街道第一屆全民運動會。此外,還組織居民積極參加縣級各類體育比賽,有多人取得了好成績。通過文體服務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濃郁氛圍,極大地豐富了居民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