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期老師述職報告
本人李x于XX年5月份參加xx縣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師招聘考試,有幸入選成為第三中學一名待考核的準人民教師,自己深感職業的光榮性,同時也意識到責任之厚遠重大!
這一年來,萬分感謝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和信任,任命我為初一(四)班的班主任,由于我所學專業是地理科學專業,初中只作為學業能力測試考試參考部分,而不作為中考科目,所以-XX年度我將自身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班主任工作上!經過近一年的實踐,摸索和反思,初步形成了一套班級管理模式的半成品!
作為初一(四)班班主任,一下子成為一個班級或者說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班級體的“最大領導”,剛開始真的有些不太適應,站在講臺上,我就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一群孩子將在我的帶領下走向哪里?也是在不停地問自己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一步步地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第一,我懇切地從良好行為習慣出發,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尤其是“勤動腦,愛思考,發現美,內華美”方面的引導!不是讓學生誤認為我只是一個膚淺只求表面特立獨行的年輕老師。比如:升至初二,班級兩盆花經過暑期無人照顧幾近枯死,我每日早上第三節課有空都去用木棍給它們松土,捉爬在葉片上的螞蟻 ,學生就可以在窗戶里看見我的這個行為,而教育的意義也就是在這個不斷重復的簡單環節中產生了!
第二,對班級學生組織管理以分小組為主要模式,將班級成員劃分為高中低三檔搭配合理的四個十二人小組,任命組中穩重的學生擔任組長,將作業收繳小組長,組員座位內部調整,學生上課紀律督促和學生常規心態的調整的權利下放分散到四個組長手中,而不是將班主任的權利全然交給某一個班級親信學生,既體現公平性,又符合學生現階段的管理能力培養!同時各組安排一個班干作為該組的額外管理力量和班主任了解該組情況的紐帶。
第三,座位安排上,沿用小組管理模式,采用“組員區域一體,搭配相互內嵌 ”的排布模式,即小組成員12個座位由班主任劃定在班級某一個不被割斷區域內,具體成員座位由組長安排,班主任只做微調,同時為了方便組間進行相互比較競爭和監督學習,適當安排各組伸出若干座位相互嵌插,一般為三人組橫向座位相互內嵌!
第四,針對班級后進生單獨辟出第五組,由班主任管理,這樣既實現了四個正常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鍛煉,同時也增強了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班主任親自督導,定期開會,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問題是往往這樣會出現差生扎堆難以處理和正規組內部分學生不斷下降而因為處在正規組卻自我感覺良好等情況!這方面仍需我進一步摸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五,本班為了體現對學生管理的全面性和獨到性,還有一套帶有本班特征的措施:
一,班級作業記錄本:練習本一撕為二,用于記錄每日作業,課代表在每天課業結束后將作業寫黑板上供學生記錄,帶回家家長簽字,第二日班主任批改,撕開作業本的目的是為了體現該措施的與眾不同,同時方便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