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系統車間主任述職報告
發展鐵路物流的模式
我國鐵路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行業現狀,明確目標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取得我國鐵路物流的核心競爭力。
打造“中鐵”品牌核心優勢。有效利用鐵路資源,突出專業化鐵路運輸優勢,為客戶提供中長距離、快捷、安全、低廉的運輸服務是鐵路干線運輸類企業的首要發展方向。近年來,為適應不同運輸市場需求,中鐵集裝箱、中鐵特貨、中鐵快運三大專業化運輸公司已完全進入市場競爭,相繼開行了“五定”班列、大宗貨物直達列車、行包快運專列、鮮活物資快運列車等高附加值運輸服務項目。提高專業運輸優勢主要包括依托快客運網,加快貨運網建設,優化運輸組織,加快貨物列車提速;簡化貨運辦理手續,實現貨物列車客運化;總結行包專列、“五定班列”的開行經驗,加大開行范圍,提供形式多樣的快捷貨物列車,提高貨運效率;實行一票到底,門到門運輸;向用戶提供短距離市內配送等方面的服務,從而建立高效、快捷、誠信的“中鐵”品牌價值。
整合鐵路物流資源。曾經有觀點認為,應該在中國鐵路系統內重組設立“中鐵物流”機構,將全路物流資源納入整合范圍,建立超大規模的鐵路專業化物流產業航母。但是,從目前來看,鐵路系統整體改革方案還未出臺,物流重組方案應該與鐵路總體改革方案互動,通盤考慮才行。而且,物流重組涉及主體過多,牽涉集團利益面廣,資源整合難度很大,因此,建立中鐵物流產業集團的思路在近期內很難實現。如果在核心企業優勢互補、業務合作、戰略聯盟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中國鐵路物流企業聯盟更具可操作性。在這一企業聯盟中,以綜合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聯合運輸、貨代、快運、倉儲等鐵路系統的大型物流企業,共同開展一體化物流業務,有效整合鐵路資源,延伸服務范圍,從而可以迅速造就一個競爭力強大、生命力活躍的“中鐵物流”品牌。
大力開展鐵路物流服務。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20年,國家將投入兩萬億元資金進行鐵路建設,平均每年投資在10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0萬公里,主要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復線率和電化率均達到50%。大規模的鐵路投資建設,對于鐵路物流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推動鐵路建設的物流外包運作,使鐵路物流企業在物流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獲取高額、穩定的利潤支撐,從而為提高物流技術水平、增加物流運作經驗、吸引專業人才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加強多式聯運能力。傳統以“站到站”為主的鐵路運輸服務方式必然要向快捷、便利的“門到門”服務轉變,鐵路物流企業應主動與公路、海運、空運等行業企業進行合作,加快推進立體化貨物運輸網的建設,注重與港口、機場的銜接,加快推進聯運標準的制定,做到標準統一,接口順暢,為實現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