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干部工作述職報告
近兩年來,我在xx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按照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鍛煉培育自己,不斷強化自身理論學習,并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工作水平,特別是解決疑難問題能力、顧全大局意識大大增強,所從事的鎮目標管理督查、紀檢、司法行政、信訪維穩等工作均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級部門的表揚,20xx年全鎮綜合目標考核綜合排位居全市20個鎮第6位,其中紀檢工作目標考核居全市第2位;全市“調委會星級評定、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現場會在召開,經驗在全市推廣。我個人先后被評為“xx鎮優秀共產黨員”、“彭州市大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彭州市優秀基層信訪代理員”,F將兩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把學習作為推動工作的基礎,著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
20xx年5月,我從市級機關到xx鎮掛職鍛煉,應該說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我來到基層,才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就深感機關工作方法在基層的不適應。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話:“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顆針”,每當遇到熱難點問題時,若沒有過硬的理論基礎和政策水平,那可真是“穿也穿不過,理也理不伸。”于是,我把加強學習作為自己在基層鍛煉的首要任務,專門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即每年讀一本書、每半年鉆研一部農村法規、每季度掌握一套農村政策、每月寫一篇學習心得、每周梳理一遍工作得失、每日記一篇民情日記。兩年中,我重新學習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通過20xx年xx鎮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活動,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學習中,我特別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推進農村產權制度及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兩大改革”的實踐中收獲頗豐,解決了一批疑難問題。為做好農村信訪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我加強《信訪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并為化解農村社會矛盾、解決農村熱難點問題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把每一項工作都作為創新點,推進全面工作爭上游
在掛職鍛煉期間,我主要從事目標管理督查、紀檢、司法行政、信訪維穩等幾項具體工作,由于我注重學習,并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使得我從事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新的起色,在鎮、村(社區)和村(居)民議事會成員評議中,鎮黨委政府、村(社區)干部和村(居)民議事會成員的滿意度均以98%以上。
(一)目標管理督查工作。我把鎮黨委提出的“推進城鄉一體化,全力打造彭州城市后花園”發展定位作為目標管理督查工作的總方向,按照重點工作、專項工作和重大工程項目的不同實施要求,建立了三種督查查制度:一是報告制,每月1日進行工作預安排,由督查對象對照工作要求自行填寫本月各項重點工作事項及進度安排。每月30日進行自查,報告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二是通報制,由鎮目標管理督查辦,根據督查對象提交的預安排,對工作安排、落實和推進情況進行全過程督查,對督查中好的作法、存在問題、意見建議,均以《目標管理督查專報》的形式進行通報;三是督辦制,鎮目標管理督查辦對督查對象未在規定時間內有效辦理的工作事項,發出督辦通知書,要求督查對象在7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并反饋辦理結果。對情況復雜難以辦結的,或由于政策、權屬和其他條件限制不能辦理的,書面說明原因,由鎮黨委、政府研究決策。三制度的實行,有效推動了鎮內主要奮斗目標的按時超額完成。在整個目標管理督查工作中,共形成《目標管理督查專報》12期,發出督辦通知32份,各督查對象完成率達xx0%。
(二)紀檢工作。我認真按照從源頭上抓好預防腐敗這個關鍵環節,堅持以人為本、注重預防、突出重點、公開透明的原則,落實廉政風險自查制度。摸清了權力“家底”,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填寫《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權力清單登記表》,提交鎮黨委審核確認。通過填寫權力清單登記表,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中層干部、一般干部和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查找出風險點321個,為規范權力運行,預防腐敗奠定的基礎,完善了在崗人員不履職或不正確履職等管理監督制度11個,解決了制度缺失問題。全體鎮、村(社區)干部無論在抗震救災、災后重建中,還是在重大工程項目推進中,無一例紀法亂紀行為,且養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三)司法行政工作。把“創星評級”作為推動“大調解”工作的載體,把培訓鎮、村、組三級調解員,落實“四原則”和“四個第一”作為衡量“大調解”工作的“尺子”,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
一是大規模培訓“三級”調解員。在鎮黨委的支持下,我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的聯系,舉辦鎮村組調解員培訓班3期,共培訓調解員和調解信息員359名,并在培訓中采取請法官座診、檢察官講廉、民警講法的辦法,強化案例分析,既增強了村組調解員的法律意識,又學會了依法調解的方法,防止了人民調解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
二是開展“創星評級”活動。為調動各級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在全鎮的調委會和調解員隊伍中開展了“創星評級”活動,在明確了星級調委會和等級調解員的評定標準后,極大地激發了調解員的主動性,創星評級意識普遍增強,學習業務、探索新的調解方法的人員增多,培育出了一大批綜合型調解員。通過民主推薦,組織票決,全鎮評出二星級調委會4個,三星級調委會8個,二級調解員1名,3級調解員9名,4級調解員17名,受到了市司法局和鎮黨委、政府的表彰。
三是落實“四原則”,堅持“四個第一”調解糾紛。根據災后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矛盾糾紛的新變化,我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我把矛盾糾紛分為兩類四級:“兩類”,即一般民事糾紛、疑難民間糾紛,“四級”是社級調解型、村級調解型、鎮級調解型和聯合調處型。一旦矛盾糾紛發生,就按照“兩類四級”標準,確定調解人員和調解方法,使調解責任進一步明確。同時,在調解中,我落實“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四大原則,堅持“第一時間介入糾紛、第一時間找出焦點、第一時間調解處結、第一時間進行回訪”工作方法,效果十分明顯。兩年來鎮調委會共調解矛盾糾紛232件,調處率達xx0%,調處成功率 98.3%,防止了4件“民轉刑”事件的發生,排查隱患16起,防止了3件群體性發生,為把xx鎮打造成彭州城市花園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信訪維穩工作。自信訪維穩工作落實到我的頭上,我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按照鎮黨委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制定了抓好信訪維穩工作的一套機制,即突出一個載體,加強兩個建設,抓住三個重點,強化四個活動,落實五個舉措。
一是突出一個載體。結合實際,開展了“我們在聆聽、滿意在信訪”活動,把“124”基層工作方法作為主動接訪的重要載體,我牢固樹立起了熱情接待、耐心聆聽、上門服務、依法辦事、迅速辦理的工作意識,使群眾充分感受到信訪部門的工作作風在轉變,為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帶來的新氣象,從而樹立起了信訪干部愛崗敬業、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
二是加強兩個建設。即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信息網絡建設,鎮、村兩級建立起了人人都是信訪接待員的干部隊伍xx8人,落實了鎮黨委決定的信訪首接責任制,無論哪位干部,也無論上訪群眾來自哪里,只要有事找到干部,必須首先接待,了解事由,再分別報送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另一方面,開通了網上信訪,在組級建立起了181人組成的信訪維穩信息員,實現組到村、村到鎮、鎮到市級部門的信訪網絡,且運轉高效,方便了群眾反映社情民意。
三是抓住三個重點。即抓住集體訪、越級訪、重復訪三個重點,以鎮黨委、政府的名義與各村(社區)簽訂了《信訪維穩目標責任書》,落實了信訪維穩工作責任制115條,條條對準信訪維穩工作目標,并把排查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作為考核重點,有效遏制了“三重信訪”上升的勢頭,特別是涉產、涉遷、涉災信訪處理率達xx0%。
四是強化四個活動。即強化“領導接訪、領導包案、領導下訪、市領導接訪”四個活動,把領導接訪、下訪、包案中的批交辦件作為我的工作重點,協助領導認真解惑釋疑、切實化解矛盾,對發現的工作問題,及時處理。兩年來,我鎮主要領導接訪(下訪)接件131件、分管領導包案79件,市領導接訪13件,通過我的努力和同志們的協助,辦結率達xx0%。
五是落實五個舉措。即“定期排查、現場督辦、聯合督查、信息預警、目標考核”五大舉措,將信訪維穩責任落實到鎮職能辦所、村(社區)主要領導和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頭上,并將各項措施與年終目標考核相結合,凡信訪維穩目標考核低于90分者,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村(社區)目標績效獎和個人評先資格。
(五)黨委政府交辦的重要工作。成都至綿陽高速公路復線項目(以下簡稱成綿復線)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納入“5.12”特大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的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用地xx鎮涉及拆遷農戶xx8戶,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我負責玉泉村14戶拆遷戶的拆遷安置工作。第一次面對“天下第一難工作——拆遷安置”工作,我與工作組人員一同走村入戶做政策宣傳和動員,入戶的摸底調查、拆遷協議的簽訂、安置點用地和拆遷戶的新房建設,我都親自參與,最終以實際行動打消了6戶“釘子戶”的顧慮,按期完成了拆遷安置任務,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三、不放過在基層鍛煉的每一個機會,促進自我快速成長
到xx鎮掛職鍛煉,鎮黨委交辦的工作僅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作為組織上委派到昌衡村的黨支部副書記,抓好昌衡村工作,關注昌衡村發展是我又一項工作職責。在昌衡村,我不放過每一個鍛煉機會,認真執行鎮黨委、政府的決定。
一是落實“124”基層工作方法絕不走過場。20xx年5月,當我來到昌衡村任職的時候,全市統一開展的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活動已在全鎮轟轟烈烈的展開。上任伊始,我便加班加點認識村組干部,在他們的介紹下,我進組入戶,用天時間,走訪了全村xx00余戶農戶,收集到村民反映的問題226個,其中村民反映最多的熱難點問題11個。在走訪中,我不忘自已來自司法行政部門,調解矛盾糾紛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我便采取邊走訪邊調解的辦法,共調解矛盾糾紛41個,為推動昌衡和諧發展發揮了一定作用。針對在走訪中村民反映的問題,我一一梳理、歸納,一起與村支“兩委”的同志商量,尋求解決辦法。經過我的努力,鎮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干部的支持,80%的問題當時就得到解決。
二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昌衡發展。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特別注意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真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結合昌衡村“打造昌衡故居、發展現代觀光農業”的發展思路。為昌衡村的發展提出了自己意見:第一,通過修復昌衡故居,展出尹昌衡生平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并通過擴建昌衡紀念館、辛亥園林、昌衡廣場等,打造觀光農業,推動昌衡產業轉型和農民集中居住;第二,在昌衡故居規劃一片現代觀光農業發展區,推行土地流轉,通過招商引資,搞設施農業,為城里人體驗農事生活創造條件;第三,用五年時間,在觀光農業發展區的帶動下,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重點是承接城市文明的輻射,改變昌衡面貌。這些內容在村民議事上提出,得到了議事會成員的贊揚,并高票通過,形成決議,并確定為昌衡村災后重建、科學發展的新思路。
三是在具體工作中做到精細,親自到位。近兩年,農村工作正如每一個人一樣,受到了“5·12”地震的洗禮,與之前相比更為復雜,人們更加現實,如若在工作中粗枝大葉,得過且過,將嚴重影響黨委、政府的形象。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便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遇事都事必躬親,親歷親為。農村工作涉及面廣、大小事情繁多,無論是產改工作承包地實測還是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農村散居院落的治理我都親自參與,我深深的體會到,當農村干部不能只是說,還得親自干,做給群眾看,才能帶著群眾干。就這樣,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了,試點組的“四治”目標實現了,目前已成為全市平壩地區散居農戶環境綜合整治的典范,納入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項目,群眾的自豪感也得到增強。我自己也因此在群眾中受到好評,20xx年底,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中,以高票再次當選為昌衡村黨支部副書記。
兩年的掛職鍛煉時間即將期滿,從成功中積累經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兩年的掛職鍛煉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提高的我的應變能力和綜合素質,是我成長道路上積累的一筆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