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述職報告
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于2000年5月被省人大常委會任命為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遵照省人大常委會的要求,現將我任職兩年來的工作情況,向常委會作如下述職。
第一部分兩年來的履行職責情況
1997年之前,我一直從事保障工作,后調任中江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機構改革后,組建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任命我當廳長。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講,公司經營良好,國際市場已經打開,市場份額首次進入中國外經同行第九位,全球同行100位之列。而勞動保障工作此時正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一是在我省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缺口近二十億并日趨擴大的情況下,必須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到每一個離退人員手中的工作壓力;二是在下崗失業人員空前增多,就業局勢日趨嚴峻,資金籌措困難的情況下,必須確保下崗失業人員基本生活費和失業金按時足額發放,并促進再就業的工作壓力;三是在國企改革力度加大,勞動關系調整紛繁復雜、上訪人員增多的情況下,必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工作壓力。總之,勞動保障工作面臨十分艱巨而繁重的任務。說實話,當時再回勞動保障廳工作,從個人考慮,思想上曾猶豫過。但作為一名老黨員,服從組織決定是天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選擇我,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和期望。我必須以對黨、對人民無比忠誠和高度負責的精神,挑戰困難和壓力,盡忠職守,竭盡全力地做好新時期的勞動保障工作。
兩年多來,我團結班子全體成員,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充分發動和依靠全系統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實措施,使“兩個確保”得到鞏固,就業局勢得以穩定,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工作作風和行風建設有了明顯改進和加強,各項勞動保障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堅持以完成主要任務為調控目標,身體力行,扎實做好各項勞動保障工作
任職兩年多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對我從事的勞動保障工作傾注了關愛和支持,每年都把促進就業、控制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和關注民生、體察民情、以及為民辦實事的德政之舉和民心工程。省人代會期間,每年都把這項工作列為重大專題聽取意見并提出要求。省人大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以及財經委等委員會領導十分關心,多次和我們研究勞動保障工作,特別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問題。作為本人來講,如何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如何使勞動保障工作緊緊圍繞和服務、服從于全省經濟工作中心,促進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始終是我工作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工作的著力點。兩年多來,我堅決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緊緊抓住目標不放松,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一)努力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積極促進其再就業。
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是省委、省政府賦予的一項硬性任務這也是我上任后首當其沖的重要任務之一。一方面,我認真按照“三三制”原則,積極籌集下崗保障資金。2000年至今年8月,共籌集2944億元,保證了4158萬名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積極推進下崗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通過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增強失業保障能力。今年8月末,全省4708萬名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到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已成為企業分流人員的重要保障形式。
保生活是前提,積極促進再就業才是根本。在抓好保生活的同時,我更是把工作著重點放在積極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再就業上。一是大力拓展個私經濟和服務業就業渠道。二是積極組織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通過建立政府購買崗位的辦法,開發公益性和社區服務崗位,形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的常規制度。三是建立政策公示、聯合辦公、再就業“綠卡”、檢查通報等制度,保證再就業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實踐證明,采取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1—8月,共促進2753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再就業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5%的目標以內。去年全省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均比上年度擴大了一倍左右。
(二)全力確保養老金發放,加快社會化管理服務步伐。
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問題歷來是一件難事。過去作了很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但還時常發生新的拖欠。這也是我上任后必須首先要解決的要事。為此,我作了大量調查研究,提出并制定了“省補助資金加大提早、有條件的市給予支持、各縣(市)兜底保發放,省補助資金和縣(市)工作掛鉤”的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通過加大省對蘇北、蘇中確有困難市縣的支持補助力度,及時變省補助資金由事后補撥為事前預撥,促使養老金保發放和社會化發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確定省級重點補助的困難市縣,由去年的22個增加到31個,省補助資金由427億元增加到7145億元,占
地方資金缺口的三分之二。8月末,全省社會化發放人數22021萬人,社會化發放率達9953%,比2000年5月提高595個百分點,全省進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已達2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