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述職報告
述 職 報 告
中共*委常委、*縣委書記
根據組織安排,我于2003年12月兼任**縣委書記,2005年5月任&&&市委常委、**縣委書記。三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方方面面的支持幫助下,本人團結帶領縣委一班人和全縣廣大干群,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項方針政策,扎實抓好縣委各項工作,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全面振興,較好地履行了自身職責。現簡要述職如下:
一、四項主要工作實績
(一)服務中心、招商引資實績。始終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工業突破第一方略、招商引資第一實績”理念,帶領縣委一班人重點實施三大工程,即省級經濟開發區建強倍增工程、招商引資量質翻番工程、掛鉤幫辦重點項目與服務提速工程,強力打造三大新興制造業基地,即:紡織服裝規模達百萬紗錠、億件成衣、萬臺織機的華東新紡都,精深木業加工能力突破200萬立方米的淮海經濟區木業走廊、中國第四大木地板生產基地,節能燈產能10億支的新興電光源基地,加快建設40平方公里、30萬人口規模,融兩河風光、楚漢文化為一體的現代化中等工貿生態城市,全面提升以工業主體的縣域核心競爭力。在開發區規劃建設上,把經濟開發區定位為**城市副中心,進行高起點規劃建設,全面啟動了上海紡織城、吳江工業園、歐洲工業園、木業城、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同步建設了藍領公寓、政府廉租房、生物質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紡織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六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金三角國際家居廣場、豐泰環球機電照明城、華東國際木業城、汽摩配商城、紡織品等八大綜合性專業市場建設,全力為蘇南等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包括高新技術產業轉移提供配套承載條件。經濟開發區2005年被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建成區面積擴張到15.2平方公里。在招商服務理念上,依據所處工業化初期發展階段的縣情實際,我提出走本地資源開發產業化發展路徑,并堅持用新型工業化的思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定不移地保護生態環境,同步做到產業在轉移中擴張、擴張中提升、提升中創新,杜絕引進過剩的產能、淘汰的設備、落后的工藝和污染的項目。與此同時,針對客商需求、產業特點和競爭優勢,提出并踐行“招工就是招商”、“為企業服務也是為百姓服務”、“招商引資從企業投產才真正開始”三條服務理念,推動縣級領導掛鉤幫辦服務重點項目、駐廠員、區事區辦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地保證了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在招商方式方法上,突出大項目、大產業招商,主攻國際國內500強、行業100強、國內外上市公司和投資規模超億元的重大項目,同步加大現代服務業項目招商力度,并實行與工業項目同等考核,推動產業不斷向后道工序延伸,向相關產業拓展,增強整體競爭力。堅持專業招商、領導招商、產業鏈招商、服務招商和載體招商相結合,先后在發達地區設立了20個招商分局和16個招商團;從我開始,實行縣級領導班成員帶頭招商,我每年在外招商時間不少于全年1/3,在泗接待客商時間不少于1/3,特別是對華威棉紡、千仞崗服飾、震綸紡織等重點項目,本人都親自招商、親自洽談。三年來,全縣共引進進園項目409個,其中超億元項目達39個,實際投入近80億元,帶動就業近3萬人。目前,全縣包括在建的棉紡織規模已突破140萬錠、成衣3000萬件套,木業精深加工達150萬立方米,電光源產能擴大到4億支。
(二)創新創優實績。牢固樹立“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執政理念,大力弘揚新時期創新、創業、創優精神,從體制、機制、制度和隊伍入手,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制度創新。一是推行“一觀三制”,正確處理社會轉型時期不同群體的利益調整問題。堅持穩定的發展觀,用善待百姓的舉措贏得百姓、造福百姓,進而構建和諧、促進發展,建立并推行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纏訪老戶聽證告知終結制和信訪問題包案處理責任制,全面實施以失地者得保障、失居者得住房、失業者得崗位為主要內容的“三得”工程,加快推進1萬人就業、1萬人創業、1萬人培訓、1萬戶安居和1萬人保障的“五個一”為民工程以及經濟開發區安居就業工程,建成了4個計70萬平方米安置小區,開發區藍領公寓20萬平方米。妥善處理丁家溝問題和開發區就業問題。二是圍繞提升執政能力,創新干部選用和監督機制。全面推行領導干部廉政公示、干部公推公(直)選、競爭上崗、全委會票決和紀檢監察機構派駐統一管理等制度,大力整頓機關作風,重樹了黨委政府的形象,凝聚了百姓人心,干部服務經濟、推動發展能力顯著提升。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提升基層戰斗力。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務、財務、政務“三務”聽證制度,聽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發展大局事項313件,實施行政告知終結事項98件。在全省率先實行黨員干部“三年創業”規劃,80%以上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干部均有創業項目。在全省率先實行村干部勤廉雙述質詢議事制度、村干部責任審計制度,459個村和基層站所雙述1043人次、審計78個村251名村干部。四是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整合黨政領導資源和部門行政資源。打破傳統的黨政分工界限,成立工業突破指揮部,統領全縣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推行重點工作交辦、催辦、幫辦、會辦、督辦、查辦“六辦制”,責任傳遞、壓力傳導工作推進機制及經濟開發區“區事區辦”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贏得客商充分信賴,保證了工業突破、城市開發等重點工作的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