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局長述職報告
述 職 報 告
*區監察局局長
(2005年10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于2001年5月29日被區人大常委會任命為監察局局長,2001年6月任區紀委副書記。按照分工,我主要分管案件檢查、宣傳教育、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行政執法監察等工作。任職以來,我恪盡職守,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根據區人大常委會的安排,現將四年來的工作述職于后,請予評議。
一、加強學習,注重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紀檢監察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其工作成效直接影響到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擔任監察局長后,我深感責任重大。為適應工作需要,我始終堅持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擺在重要的位置。
一是注重政策理論學習,加強自身政治品德修養。任職以來,我始終把學習憲法、法律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黨內的若干《規定》、《準則》作為自己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的基礎和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強化執法監察的意識。特別是通過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以及《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學習,進一步堅定了自己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從政信念;按照“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堅持凡事不搞特殊,對人對事光明磊落;工作埋頭苦干,淡泊名利;凡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黨性原則規范自己,公道正派,以德服人。
二是強化業務知識學習,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農村基層工作,對現任紀檢監察業務知識知之甚少。任監察局長后,我一方面堅持向書本學習,重點學習了中央、省、市關于監察工作的一系列《條規》、《準則》,一方面堅持向身邊的老同志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了工作的需要。同時,為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自己還主動參加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MBA研修班學習工商管理的知識,特別是參加了中央、省、市紀委舉辦的紀檢監察干部案件檢查培訓班,較系統地學習了案件檢查工作程序、辦案方法及證據的規則與運用等查辦案件的基礎知識,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業務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堅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經常深入工作第一線,研究新情況,解決疑難問題。幾年來,通過學習實踐和總結,自己的業務水平、工作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認真履職,勤奮工作,促進反腐倡廉工作再上新臺階
到任四年多來,我和委局干部一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上級紀委監察局的部署,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的落實,分管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狠抓了查辦案件工作,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分子。作為監察局長,我始終把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作為反腐敗工作的重點來抓。在具體工作中,一是抓好委局內部的辦案管理。二是抓好對基層紀檢監察組織的業務指導。三是加強與司法機關和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配合,實現優勢互補,互通信息,互通情況,互送案源。從2001年至2005年9月,委局共受理初核案件線索240余件,其中,涉及監察對象149件;立案 114 件,涉及人數為123人,其中,涉及監察對象66人;結案111 件,其中大要案5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黨員干部115人,其中:縣(處)級干部15人,科級干部37人,一般干部27人,其他人員36人。給予開除黨籍處分30人,給予留黨察看處分12人,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33人,給予黨內警告處分22人;給予開除公職處分5人,給予行政撤職處分的10人(雙重處分2人),給予行政降級處分的4人,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的3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的1人;其他處理的10人。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
在辦案過程中,特別注重履行好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建議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四年來,委局通過辦案和執法監察工作的開展,依法向有關單位發出了33份紀檢監察建議書,這些紀檢監察建議均被有關單位采納,收到了較好的監督效果。
(二)狠抓了行風政風建設,促進了發展軟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四年多來,按照《*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任務分工》的要求,牽頭開展了全區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工作,將糾風工作納入了年度目標考核,加大了檢查考核力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效果。區糾風辦每年都對全區行風評議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評議的重點部門、重點內容和規范性的要求。先后對區交通局、區衛生局、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等系統開展行風評議工作進行了重點檢查指導。同時,區糾風辦加強了對區國土資源局、區建設局、區房管局、區民政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區工商分局、區質監分局等部門的重點聯系、跟蹤督促、檢查指導。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全區就有建設、公安、工商、稅務、計生等 11個部門共33 個單位自行組織開展了行風評議工作,社會各界參加評議的人員有1394余人,有力地促進了行業風氣的進一步好轉。同時,加強了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全區40余個部門,11個鄉鎮(街道)實行了政務公開,為營造我區良好的招商引資軟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