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黨總支書記述職報告
本人姓名:,擔任職務:黨總支書記。主要負責學校的黨務工作,分管工會、共青團及老干部等,同時協助校長分管招生。一年來,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在全體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下面就有關情況做簡要匯報。
一、 加強黨建,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今年,我系統全面開展了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校黨總支按照上級黨組織的統一部署,圓滿完成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和“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任務。我本人除完成黨員個人的任務,還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在思想建設方面:做好每一階段的動員、總結工作;為全體黨員上黨課;組織干部、黨員收看了鄭培民、許振超等事跡報告;收看了劉峰教授的《新領導力》講座。組織全校的師德培訓收看金正昆教授的《教師禮儀》,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知心姐姐盧勤的《做二十一世紀的父母》。我還親自編排了20期的《向你推薦》。
2、在組織建設方面:加大積極分子培養力度,組織了培訓會、座談會,邀請他們參加班子及黨員的民主生活會;進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辦法,黨組織建設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了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形成長效機制。
3、在作風建設方面:召開了學校第八次教代會,進一步規范了民主管理程序;廣泛征求意見,共發放征求意見表120份,召開各層次征求意見座談會6次,我本人找同志談話30多人次;將征集到的意見分為四類19條,按部門全部加以落實、整改。
4、在創新活動載體方面:策劃了《職教情系三農,厚愛農家子弟》的捐款及下鄉走訪活動,共捐款1120元,走訪了沈城郊區的五個村;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實習單位“高登飯店”,并進行了深入的座談;繼續推出我校的黨員單項師德標兵。
另外,工會、共青團、老干部、民主黨派等工作也在原有基礎上有了較大進步。
二、 勇挑重擔,竭盡全力抓好招生工作
近幾年來,招生工作一直是困擾職業學校發展的“瓶頸”,作為職校書記我要求自己必須走在前面,勇挑重擔。協助校長分管招辦工作以后,我的基本思路是:廣泛征求意見,制定合理方案;及時提供信息,推動全員招生;發揮招辦作用,加強對外聯系。
學校05年招生方案是經教代會討論通過的,在全校干部、教職員工齊心協力下,完成近1200人的招生任務,位居全市職校招生榜前三名,保證了學校的辦學規模。在招生過程中,招辦同志們不辭辛苦,幾乎跑遍了沈城所有學校,“重點”學校更是不知要去多少次;為擴大生源我們利用一切關系,深入鞍山、撫順、遼陽、莊河、海城、北寧等地宣傳,努力做到大面積“播種”,擴大學校影響力。我本人也多次帶隊跑外地和市內的關系校,整個假期坐鎮招辦,掌握第一手信息。為落實06年招生工作,我還和有關同志一起到沈師大、沈大高職院聯系“3+2”辦學及合作辦學,努力為學生開辟更廣闊的出路。
三、 重視學習,提高素質,廉潔自律,勤政為民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習是每個人終身的任務,尤其是作為一名學校的領導干部,更應該重視學習。從學習中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學習中領會現代管理理論和經驗,從學習中掌握實際工作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學習中思考工作中的新問題,采取新舉措。為此,我努力做到向書本、專家、同行、同事和企業學習,力爭使自己的思想、觀念及能力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例如,為做好06年招生準備工作,我和實習處的同志一起走訪了十多家實習單位,向多位企業負責人了解社會對職校的需求及企業本身的經營運作,很受啟發。
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使我對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勤政為民有了更高的認識。過去,我的思想認識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成長是組織的培養、同志們的信任,只有多做工作才能報答這份恩情,沒有任何資格可驕傲自大的;廉潔自律是做人的本分,以權謀私是可恥的、遭人唾棄的行為。現在,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黨的執政地位是人民賦予的,“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干部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到黨的執政基礎是否牢固,因此,我愿用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四、找準差距,為學校發展做更大貢獻
1、自覺學習政治理論的意識較差。
自己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有以干代學的想法,今后,要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教材,聯系學校發展實際,系統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
2、宗旨意識樹立得不牢
與同志們的溝通、交流不普遍、不經常;考慮學校、學生利益較多,老師們的利益想得較少。今后,要以滿腔的熱忱去關懷教師和學生,主動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揚民主作風,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
工作考慮他人的面子和心理感受過多,缺乏大膽及時的批評幫助;有時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今后,我要進一步依靠同志,不斷創新黨總支工作,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共產黨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