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黨委書記述職報告
述 職 報 告
**縣眾興鎮黨委書記
(2007年9月10日)
根據組織安排,2004年12月,我由張家圩鎮黨委書記調任眾興鎮鎮長,2006年3月任眾興鎮黨委書記。三年來,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干群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務實苦干,奮勇爭先,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一年一大步,一年一臺階,綜合指標始終保持全市前列。2006年,全鎮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2億元,財政收入6747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590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億元,全社會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4.2億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了321%、104%、21%、267%和147%。先后獲得了省“‘平安江蘇創建’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市“法治宿遷合格鄉鎮”、市“計劃生育先進鄉鎮”等稱號,本人也先后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平安創建先進個人”,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個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個人”、“信訪工作十佳工作者”。現將三年來工作述職如下:
一、抓住“四個重點”,加快發展步伐
1、圍繞中心大局,強化招商引資。作為**縣城關鎮,我們始終堅持將工業突破、招商引資作為實現、趕超和經濟騰飛的著力點。對此,我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根據眾興鎮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堅持把工業突破和招商引資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持做到:強化考核抓招商。在縣委、縣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自加壓力,層層分解,將項目推進、信息搜集等分別落實到三套班每個成員及中層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員身上,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頭有壓力的招商氛圍。同時,細化考核獎懲辦法,實行招商引資一月一匯報,一季一小結,半年一總結,年底考核問責,并將考核情況作為年終評先評優首要依據,為招商引資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瞄準重大項目抓招商。按照市、縣提出的招大商要求,我們對招商引資既求項目個數,更求投資數額,堅持把5000萬元以上特別是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以及與紡織、木業產業關聯度強的國內知名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來抓,先后舉辦了“(玉環)招商推介會”、“(慈溪)招商推介會”,并在太倉設立招商分局,有力地宣傳了眾興,推介了眾興。率先垂范抓招商。工作中,我在抓好全鎮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率先垂范,帶頭招商,每個月都要抽出一周時間赴浙江、蘇南、上海、廣東等地,采取主動上門招商的方式,拜訪客商,搜集信息,洽談項目。自2005年以來,全鎮共完成進園項目35個,計劃總投資10.5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的華東國際木業城、總投資5000萬元的奇威木業、江蘇鴻豐果蔬食品等大項目為本人直接引進。
2、圍繞創新創優,保障經濟建設。一是強化重點工程保障?h經濟開發區和城市建設項目的保障是城關鎮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此,我們成立了鎮工業和城市建設項目服務保障指揮部,抽調專人專門負責重點工程保障工作。三年來,先后組織政府院內及相關居委會干部4000余人次,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00余起,獨立完成了開發區15平方公里范圍內2000余戶的拆遷、近10個村的征地,完成近20個城區開發地段拆遷任務,拆除3000余戶,面積近百萬平方米,確保了千仞崗服飾、秸桿發電廠等工業項目以及三線船閘、金地如意里等城市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其中三線船閘、金地如意里等項目的拆遷工作都是由本人在任鎮長時直接負責的。二是強化法治建設。眾興鎮人多面廣,點多線長,是各種社會矛盾較為集中的地方。對此,我們以法治作為一切工作的準繩,經濟建設的法寶,社會和諧的基石,強力推進法治創建工作。堅持政務公開制度,讓群眾關心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補償、計劃生育等行政行為在社會監督下進行。建立和完善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纏訪老戶聽證制和信訪問題包案處理責任制,對各種矛盾實行一條龍處理,三年來共化解不穩定因素1329件,成功化解了纏繞我們多年的信訪老戶3戶。三是強化基層管理。在全縣率先推行基層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和以“公開質詢、民主議事”為主要內容的勤廉雙述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全鎮63個居委會兩委班子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干部勤政廉政意識明顯增強,居民法律素質明顯提高,干群關系更加緊密。
3、圍繞為民解憂,實施惠民工程。我們以農村新五件實事為抓手,扎實推進“為民辦實事工程”。三年來,全鎮共鋪設農村道路53條、154.1公里,基本實現水泥道路村村通。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所有學校達到“三新一亮”標準。每年培訓農村勞動力4500余人,新增勞務輸出1.2萬人,實現就地轉移5000余人。農民健康工程扎實推進,全鎮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6%以上。農村環境大為改觀,先后疏浚整治村莊河塘152條(座),改廁3000余座,新建沼氣池2000余座。結合城市建設,扎實抓好背街小巷改造和居民安置工作,兩年來全鎮鋪設背街小巷186條,下水道1.2萬平方,栽植綠化3萬平方。先后建設了紫荊花園、同興、駱灣、眾興東路等安置小區,共安置拆遷戶3200多戶,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認真抓好城鎮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全鎮現有城鎮低保4164戶,人口150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