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定期個人考核述職報告范文(精選4篇)
醫師定期個人考核述職報告范文 篇1
本人在取得執業醫師后,在工作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待病人勝親人,在院領導、多位上級醫師的指導下,我努力工作、學習,將書本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努力鉆研外科專業知識體系,在實踐過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逐漸認識到基層醫師工作的復雜性、多樣性,了解了的一些新進展。現在將本人作為執業助理醫師近兩年來的工作情況述職如下:遵守醫院規章制度,遵守衛生局下發的各項行醫規范,堅決抵制醫療行業中的不正之風,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做損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損害醫院的行為。對待患者一視同仁,為患者多考慮,節約醫療費用,不開大處方、不開多余檢查單,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合理用藥,讓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務,為患者謀福利。
基層醫生工作是復雜多樣的,在工作中也產生了一些經驗教訓,如對于一些不常見的病狀缺少認識,這些經歷教訓我視為寶貴的經驗,更對自己以后的診治水平有了清醒的認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細心全面詢問查體,積極學習先進的臨床知識,爭取早日成為病人心目中滿意放心的醫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閱讀大量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醫療衛生知識,經常參加衛生局舉辦的學術會議,極大地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促進自己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從而使自己能夠熟練掌握多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處理技術和方法。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認真負責地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治。
綜上所述,我認為我在任職期間很好的盡到了執業醫師的職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努力,加強我的自身能力。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兩年來,在各級領導的幫助和同事們的支持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要求相比還有差距,自己尚須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為實際服務的原則。我決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論上的不足和實際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夠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
醫師定期個人考核述職報告范文 篇2
在本次執業醫師定期考核期滿時,作為一名全科醫師,在考核期內,踏踏實實工作,認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并且在管理崗位上也認真負責,做好各項工作。現述職如下:
本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醫療事業,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對待患者一視同仁,不泄露患者的隱私和秘密,不做損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堅決抵制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一心一意讓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務。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因此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閱讀大量業務書籍和實踐操作的培訓,極大地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業務水平。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與要求相比還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使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本人在本周期內無醫療事故發生。
醫師定期個人考核述職報告范文 篇3
在本次執業醫師定期考核期滿時,作為一名內科醫師,在考核期內認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踏實工作、恪守敬業,并且在管理崗位上也認真負責,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現述職如下:
一、執業道德
本人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恪守行醫準則,牢記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在臨床工作中熱忱服務患者。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忠于社會主義醫療事業,以一名合格黨員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
遵守醫院規章制度,遵守衛生局下發的各項行醫規范,堅決抵制醫療行業中的不正之風,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做損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損害醫院的行為。對待患者一視同仁,為患者多考慮,節約醫療費用,不開大處方、不開多余檢查單,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合理用藥,讓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務,為患者謀福利。
二、業務水平
作為年輕的醫師,業務上有待于提高,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認真虛心向上級醫師請教,同時結合書本知識來鞏固自己所學。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上門診上認真學習高年資醫師坐門診如何處理患者,并經常請教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到不恥下問。在病房中認真管理床位病人,及時觀察,及時調整用藥等,學會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注重平時的業務學習,按時參加衛生局、醫院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保持知識的持久更新。
三、管理崗位
在平時工作中分管,與下屬各個科室負責人通力合作,分院的業務每年都有一定的提升,同時注意協調好科室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讓大家在愉快、融洽的環境下工作。
作為一名年輕醫師,將來的道路還很漫長,我將在自己的崗位上對待管理工作認真負責、對待臨床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內科醫師。
醫師定期個人考核述職報告范文 篇4
尊敬的院:
您好!
在結束了整整一年的進修學習后,遵照院里的工作安排,我在二病區擔任了為期半年的負責主治醫,完成的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新入院病人的首次查房,指導住院醫師和見習醫師完成病人的初步診斷、治療及下一步診療計劃的制定,為科主任查房做好準備。
2、獨立解決一般性疑難、復雜病例的診斷、鑒別診斷,診療計劃的初定及調整;解答下級醫師的疑問;配合科主任組織科內的,或邀請相關科室的專業人員一起針對典型、疑難、復雜病例進行病例討論及會診查房。
3、負責帶教院里指派給我的見習醫師,輔導他熟悉、掌握新入院病人的接診、問診、查體、病歷書寫、下醫囑等基本技能,及住院病人的日常查房、醫囑變更、病程記錄、辦理出院等各項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4、獨立管理病人,參與科內的輪值班。
5、接受其他科室的會診邀請,完成科室間的協同治療或轉科治療。
6、配合北京心血管完成特需門診坐診及在各病房的會診查房。
7、協助復雜病人(如需要接受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完成轉診、轉院事宜。
8、幫助科主任協調醫護之間、醫患之間的關系,解決矛盾。使病房的治療及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下面就以上各項工作的具體完成情況和我的一些感受作一一的匯報:
1、首次查房:
首次查房對初步確定新入院患者的診斷及診療至關重要。尤其就目前我院的現狀而言,收入的病人幾乎全都被診斷為“冠心病盡管高血壓病、高血壓性心肌病、原發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甚至風心病、肺心病的心衰或心肌相對供血不足的癥狀都可以被硝酸酯類藥物所緩解,但這絕不代表所有的心臟病都等于冠心病。記得阜外的頊主任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診斷從嚴,治療從寬“、說的就是在基層醫院,由于缺乏更精確的診查手段,可權宜性地采取試驗性治療。但那是一種無奈之舉,如果我們總是停留在這個水平,就難免會誤診甚至誤治。
2、通過組織討論、會診,解決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中的疑問:
首先還是診斷問題。我們知道,治療大體上可以分為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前者為上策,后者則為下策。大到一個醫院,小至一個醫生,手段高低,水平高低,就取決于你是前者還是后者。決出治療水平高低的前提,就是你的診斷水平。從莫種角度來講,大醫院、高級醫生是給人看病的,小醫院,低級大夫才是給人治病的。現實地講,現在的醫療市場,最有含金量的資源是門診病人,因為不管是什么“保險能讓醫院敞開”吃“而”保險“不心疼的,是參保人在門診的花費。再有就是體檢人群,沒病也每年來查查看是否健康,你”保險“管不著!
要做到給有病的人看病(二級預防),給沒病的人體檢并做健康指導(一級預防),于醫院來講,就是拼設備、拼檢查手段;于醫生來講,就是拼診斷水平!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調整我們的角色定位,適時搶到了門診病人和體檢群體這兩塊大“蛋糕就可以極大限度地提高所有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全體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且將我們的生存空間擴展到更多病人的二級預防,甚至是全民的一級預防領域。接下來該我們的醫生出場了。俗話說:”再好的武器,離開了人,就是一堆廢銅爛鐵!“那么你是一個合格的醫生嗎?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怎么區分誰高誰低?就看你的診斷水平!
在這里順便提一句:一個好醫生,他做的有目的性的檢查,是要為他的判斷證據支持,而絕不是“機關槍掃射”!
通過病例討論、會診查房,下級醫師期望上級醫師的是什么?不是你告訴我這個藥是用0.1還是0.2,是要你告訴我這是什么病!
至少你要告訴我目前可按照什么病去查、去治。我們有的上級醫師查房,根本起不到指導確診的作用,卻把所有的注意力(或者說是權力)都擱在隨意修改下級醫師的治療用藥上,更糟糕的是,這些修改往往是完全背離《指南》的“指北”!
我記得我們的院長說過:“現在是《指南》時代,如果有誰再固執堅持非規范化的‘個性化’治療方法,終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所以比更糟還要糟的,是這種行為會使我們整個團隊和醫院面臨法律風險。克服這種“一言堂”模式的辦法是從來都存在的,那就是病例討論和會診查房。
半年來,由于我們堅持組織病例討論(盡管有阻力),適時召集會診查房,使得二病區的診療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