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師年度述職報告(通用3篇)
英語老師年度述職報告 篇1
作為xx鎮中心小學的一名三年級的英語老師,同時也是xx鎮中心小學的一份子,我在教學方面,能做到認真備課,積極上課,認真閱作業及練習冊和試卷,能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班集體及學生,并能做到喜歡學生把同學之間的關系搞融洽,我把他們當成我最友好的朋友。在交往方面,能夠做到笑迎對方,笑著接納他人,關心并幫助他人,積極將自己投入到這個大家庭里,做到真心喜歡并熱愛他人,從而真正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所在。
在思品、教育方面,我盡心盡力聽取他人意見和建議,盡量完善自身缺點,做一名人人喜歡而又敬業、優秀的好老師,讓每一位老師和學生都善待和愛戴。愛護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天職,從點滴做起,從愛戴每一位學生做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不斷教育他們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盡量將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并不斷讓自己引領他們走最適合他們自己的一條陽光之路來。
最后,我將本學期我在教英語方面的計劃做一簡單的總結與講述,首先作為一名剛剛教書的我,對于英語我想說我是多么的熱愛與充滿極致的興趣,我從開始上初中學習英語這門功課,我就非常喜歡,而且越學越對它充滿好奇,到了報志愿的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堅持每周寫教學反思。
工作業績
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指導及同事的幫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績,先簡要介紹如下:(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分析)
綜合素質方面
作為一名教師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要給學生一桶水,老師得有長流水,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畢業后,我自學專科本科。但我深知文憑不等于能力,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仍要加強自己理論儲備。作為一名教師不公要有一技之長,還要擁有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夠瞧在教學中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因此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加強自己綜合能力的培養,力爭做更優秀的教師。
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及精力的付出。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師范,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我時刻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標準衡量自身,以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在工作中,能夠為人師表,使思想、言行與道德標準達到一致。特別是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深知自己擔負著管理班級事務及對學生行為道德和常規教育的重任,這點使身為學生之范的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還尚未完全擺脫舊的教學模式,課堂語言不夠生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加努力,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以最大的工作熱情將我的愛心、盡心、關心全心全意地奉獻給學生們!我將在教育的崗位上還須不懈的努力!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我的理想是不做教書匠,而要做一個教育家。雖然這不一定能實現,但我相信,在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我會成長起來的,愿得到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誠懇支持!
英語老師年度述職報告 篇2
1、高中要側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外語作為國際交往極重要的工具,有聽、說、讀、寫四種形式。外語教學法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如何正確處 理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關系問題上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語法翻譯法、自覺對比法以至直接法中的代表 人物之一韋斯特都主張從閱讀入手,閱讀領先,在書面語基礎上學口語。直接法、聽說法、功能法、結構功能 法、交際法等絕大多數的流派則主張從聽說入手,聽說領先,在口語基礎上學習書面語。如何正確處理四者的 關系,又如何安排它們教學的序,這也是外語教學中的一個原則性問題。聽、說、讀、寫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在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和使用聽、說、讀、寫手段時,既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聯貫性、統一性、也要看 到它們之間的獨立性和區別性。聽、說、讀、寫四者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從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角度來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辯證統一體。它們之間既 有聯系,又有區別。從語言的產生和發展來看,書面語是在口語基礎上產生的。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 二性的。從聽、說、讀、寫的聯系性來說,四會要全面發展。從它們的區別性來看,不同階段四會能力的培養 應有所側重。入門階段(初一、初二)應以培養聽說能力為主,視、聽、說領先,讀寫及時跟上,重視聽說而 不唯聽說,在口語基礎上培養閱讀能力;基礎階段(初三、高一)要注意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提高階段 (高二、高三)則應在繼續全面培養聽、說、寫的能力外,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由于高二、高三學生已有了一 定的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的能力,并且為了他們將來的工作、學習上的需要,他們完全能夠通過閱讀來 吸取新信息。
2、有計劃、有意識地進行閱讀訓練
一般說來,應從初二年級開始進行有計劃和有意識的閱讀訓練并持之以恒,定能喜獲豐收。
在高中階段進行專門的閱讀訓練主要是指泛讀。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大量的以理解內容為中心的閱讀 訓練,從而培養閱讀興趣、習慣和閱讀技巧、能力,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并形成語感,掌握閱讀交際的能力。泛 讀的教學過程與精讀的導讀基本相似,包括熱身→布置任務→閱讀→檢查。泛讀的活動形式包括:讀后筆答( 選擇、判斷、填充、問答等),讀后口答或討論,讀后信息轉換等。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課外閱讀要 與課堂閱讀緊密聯系、結合訓練。每周閱讀要做到定時、定量、定篇、定檢查。在檢查中,引導學生重視閱讀 速度和對段落中心句的理解,并且逐步提高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閱讀的質量和數量。
所選閱讀材料要思想健康,應以當代語言為主,體裁多樣、內容新穎,集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 ,不但要有故事、寓言、歷史、人物傳記,還要有科普小品、動、植物知識、天文、宇航和地理知識、新聞報 導、社會讀物及圖表、漫畫、通知、廣告等。題材要廣泛,還應注意一定的知識面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習俗等。
3、加強閱讀輸入量
高中學生僅僅學習一套英語教材,英語輸入量是遠遠不夠的。整套中小學英語課本總詞數僅約5~6萬,只 有課內與課外合計,增加相當于整套英語教材的二、三倍的閱讀量,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4、培養興趣能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要激勵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難度適中、題材豐富的語言材料,并采用讀中有練、 以練促讀的手段。
2)指導、檢查并舉,使學生保持高度的興趣, 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 注意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對程度高的學生,課外閱讀可多讀 幾篇以進一步加大輸入量,帶動其他學生。對程度低的學生則鼓勵他們不要泄氣,課外閱讀量的規定要適中。
5、加強閱讀訓練的幾種形式
閱讀理解思想內容的基本單位是由詞、意群組成的句子。正如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閱讀讀物時,他們的 視覺感知過程不是逐個字母、逐個音節和逐個單詞平衡移動的過程,而是按詞組、意群作簡短停留的跳躍式閱 讀并理解整個句子的意義過程。如果過分強調孤立的詞的識別過程和詞的用法,這會阻礙學生理解讀物的內容 和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閱讀語篇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種:
1)略讀(面式讀法) 略讀即粗略地閱讀全篇。 學生讀完一篇英語文章以后,能確定作者在文中表露出 的態度和傾向性,并能對文章的主要觀點作簡要的分析和評論。這是為掌握大意梗概或為探求是否需要進一步 閱讀所用的方法。
2)跳讀(點式讀法) 這是一種為尋求特定細節, 放棄大部分無關內容,只注意有關的某一點或某幾點 的閱讀方法,即利用句子中詞組意群作為加工單位訓練閱讀能力(2—4個詞組成的詞組跳距長,停留時間短) ,就能完整地理解意群所表述的意思,進而理解句意。
3)細讀(線式讀法) 細讀即仔細、逐行地閱讀, 甚至進行分析語言特點等,以掌握語篇的全部內容。
英語老師年度述職報告 篇3
從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到現在,回顧過去的工作,在我校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教職工的關心和支持下,我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圓滿完成了學年工作目標和任務。平時能依章辦事。不遲到,不早退,不參加非法組織。嚴以律己,克己奉公,在教師中能夠率先垂范,在學生中能夠為人師表。業務水平上臺階。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業務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內容。
為了適應新形勢,我努力學習新課標,學習新教材,工作中勤勤懇懇,一絲不茍。能根據不同的文體及不同的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創立“整體閱讀——重點點撥——練習遷移”的課堂結構模式,課堂上,能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發揚個人的特色教學,使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氣氛更活躍,興趣更濃。平時,能不斷向一些名人名家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我所任教班級的英語成績效果顯著。九年級中考成績列校同年級前列!科學管理出質量。在分管的教學工作中依綱開足開全教程,堅持科學安排,科學管理。
一是提升教師個人的教學理念,努力學習新課標,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安排好自己的業余學習,請教一些年長老師的教學方法。
二是狠抓課堂,努力提高四十分鐘的效率,要求從課堂上出效益,從課堂的科學安排出效益,從課堂的科學教學的方法出效益。自己堅持到課堂上學習,在課堂上調研,從課堂上吸取,在課堂上提高。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親臨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