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學生會外聯部的述職報告范文(精選3篇)
校學生會外聯部的述職報告范文 篇1
我是外聯部xx部長黃,進入學生會外聯部已有2年多了,感觸頗深!學到的東西也是很多的!當然在這里要感謝學生會全體成員,最要感謝的是我部門副部長!真的是她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在她身上學會了冷靜沉著從容地應對每件事務!也要感謝09各位師弟師妹的配合,他們幾個真的很聽話,很乖!才可以讓我各項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在這兩年多來,我主要工作有如下幾點吧:
一:我覺得作為一位部長,其他事不能說,重點是管理好自己的部門,內部搞定了你才能開展其他的工作嘛,是吧。我覺得我在這點上是比較成功的!外聯部現在僅僅有條!因為內部和睦了,所以每次贊助都會這么成功的拉到!是吧?
二:拉贊助,在我們系搞的幾個活動,如圣誕晚會,外語風采大賽等都活動都成功的拉到了贊助,或許你們會說,就那么幾百塊錢!可是這幾百塊錢,對于現在的商家來說,是多么大的一筆數目,我們跑遍了整個端州,我這個路癡都變成地圖了。無論天氣怎樣,工作多多,我們也會繼續加油!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選擇!我們就會勇往直前!
三:內外交流,我一直都說,外聯外聯,就是與外溝通,與外聯系。我們不止要在學校與其他機構部門溝通之余,還要與肇慶各大高校如科技學院,肇慶學院,金融學院,醫專等聯系,更好的理解彼此,也方便各個活動中能邀請到各高校做嘉賓,此外,也有利我們的工作上的交流,如何更好的拉到贊助!
四:培訓新生,從到這兩屆,我們部門兩個都嘔心瀝血,可謂是傾囊相助,帶09的上戰場,拉贊助,培訓寫活動方案及贊助方案。到今年的也是我們兩位老人家出面,帶他們拉贊助,教他們寫活動方案,贊助方案,總結,計劃,現在他們各個都沒問題了,在這幾點上,我們也想這是我們為外聯部做多最后的一件事吧!
五:其他事宜,比如說接新生,運動會,協助其他部門完成各個活動的其他事宜,在過去的兩屆新生,我們部門兩個都積極上陣,除了迎接新生之余,還有尋覓適合外聯部的人才。這也是我們外聯部報告人數多的原因之一吧!在每個活動中,我們除了在外拉贊助之后,回校后還要協助其他部門完成工作!
以上就是我這兩年來的主要工作,我們一直不斷努力,不斷前進,我們的努力并沒有白費,在今年很有幸的獲得了院頒發的“優秀部長”及我們系的“優秀學生干部”的榮譽稱號。最后,我想說的就是:外聯部真的很辛苦,但是,我們學到的東西是無法來言語來表達的,我們也很開心,很榮幸加入外聯部,因為有我,因為有你,曾毅欣。外聯部才能這么成功!謝謝!
校學生會外聯部的述職報告范文 篇2
我是計科系應用電子班##,不喜歡平庸的我毅然20__年04向團聯提出申請,并于同年09月通過團聯干部競選考核,當月即加入團聯外聯部,現任副部長一職。對于外聯部,現在我已經了解到很多,它是團聯重要的部門之一。對于協會的管理與運作方面我也略知一二。但是作為一個團體,團隊的協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我部正是缺少了這種精神。
過的一年里,我們沒有很大的成就,一直平平庸庸,對于上面要求完成的任務,也基本上能夠按時的完成,可是真正的效率不是很好,關于去年的科技文化節,應該說的確盡力了,可是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管理上的弊病就出來了,內部凝聚力太差,方法沒有共享……這些都將是我以后將要改進的地方。我深知外聯的苦,他們在烈日下奔跑于市里,學校附近的各商家,用他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商家給我們提供贊助;他們在暴雨中撐著傘四處發傳單;商家需要策劃書,他們不得不在惡劣的天氣下送上一份策劃書。傳授的經驗不夠,督促的力度不完善,這些都是讓我們的工作沒有很大成果的緣由。
管理制度事在必行,于是我將贊助的'的各個過程詳細化,進行責任制處理,我將負責與商家的洽談,最大限度的滿足商家的需求。同樣在以后的外聯的生活,我會督促其他副部進行經驗共享,同樣會舉行交流會,讓我部大一成員充分交流。同時加強各成員的主人翁精神。四月份的團聯之聲贊助我部將盡全力去拉。為團聯之聲爭取足夠的資金支持。
7參加系舉辦的大學生戀愛觀講座。我部積極參與,氣氛比較熱烈,講座正確處理好了戀愛、學業、事業三者之間的關系。大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由于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目的。
8參與學院舉辦的安全消防知識演練活動。我部協助其它部分維持會場紀律。并在疏散演練中,我部把任務分配到每個人頭上,按照學院規定的有序的組織學生疏散工作。
9 參加大學生形象塑造工程。我部認真落實院校的大學生形象塑造工程的工作方針,積極配合學生會,從自身做起,為其他同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使得同學們在形象方面有極大地改善。
以上就是外聯部本學期的工作總結,這一學期,我們部在學院、學生會的帶領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為學生會的工作做出了外聯部應盡的職責,樹立了我院在其他院校及社會上的良好形象,同時也加強了同學們的交流與合作,進步了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有幾次活動沒能及時與各部分進行工作交流,導致我們的工作沒能順利進行;對于校外的聯系也不夠,業務能力也有待進步。這些都成為下學期我們著力要解決的題目。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用新的態度對待工作,在不斷進步自身業務的同時為學生會,為全校學生付出更大的努力!
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們外聯部一定會總結經驗教訓,隨時發現并正確的處理題目,成為一支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隊伍,讓外聯部的這片陽光更明媚,外聯的天空更晴朗。
校學生會外聯部的述職報告范文 篇3
年初,當我們來到外聯部時,對這個組織充滿著期許。我們似乎還能回想起還是溫暖的春天的時候,外聯部的孩子們聚在學生會的活動室,暢談自己加入外聯部的原因,和對外聯的期望。而今已是寒冬,我們最后一次在108開會時,暖氣使得室內有如春日一般。不到一年時間,我們雖然不敢說我們做得完美無缺,但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盡力做到了最棒的外聯。
一 前輩的足跡
剛來到外聯時,我們翻看著外聯的前輩們留下的年鑒,深感學長學姐們期望的殷切,深知我們肩頭擔負的責任。而今我們也將離去,也將被后人們視為前輩,我們寫下的文字也將被后來的學弟學妹們視若珍寶。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在歷數這一年的工作前,先回眸前輩們的足跡,期望能大體描繪出外聯部發展的輪廓,從而為它構想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20xx年的外聯部并不是以“部”命名的,當時它叫做“外聯組”,組長是生23的段黎曙。彼時他們的活動還不多,寫在年鑒上的僅僅三個:中秋燈謎會、學生節和化妝會。縱觀一年的工作,他們僅僅拉到了學生節的化妝贊助。因此,組長段黎曙在總結中直言不諱道:“想到自己當時豪氣萬丈的樣子,及如今飽經風霜,受盡打擊后的現實與無奈,除了慚愧還是慚愧。”盡管如此,他“仍然慶幸自己加入了學生會這個大家庭,在這里,結識了如此之多熱情,才華洋溢的學生干部,學習到別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及對工作的責任心,體會到在互相鼓勵扶持中度過難關的感動,更加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并在大家微笑的鼓舞下去改進!408,或許在我狂寫作業時,是不太情愿去的地方,但在我的記憶中,將會銘記1號樓408敞開的門中透出的燈光,及期間不時傳出大家的笑聲……”——這或許是我們更為看重的地方。對于我們而言,贊助的多少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收獲了歡樂,收獲了成長——成長本身,比一切都更有力量,更加動人。
20xx的外聯組,組長是梁筠(生33)和趙晨(生36),但是組員比04年少了不少。短短600字的總結,遠算不上華美,具體的工作與拉到的贊助也不很清晰,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總結者敲打那份文字時的自豪。與04年相比,05年的外聯組承擔了較多的活動,包括學生節、院士論壇,以及與兄弟學校、院系的交流,拉到的贊助也比04年多了一些。
20xx年是外聯部頗為進步的一年,這一年,外聯部的名稱從“外聯組”成了“外聯部”,與此同時,外聯部的活動數和贊助數也有較大提高。在那份細致的總結中,我們可以看到部長肖偉(生41)、張景峰(生41)、周麗君(生42)的喜悅和自豪。那一年,他們“實現了拉贊助的突破”:“一學年內共為學生會爭取了4000元的活動經費”,以及學生節的化妝贊助;同時,他們積極地與協和以及外校聯誼。總結中動情地寫道:“今年的重大突破離不開每一位干事的辛勤工作。雖然令我們痛心的失敗例子太多,雖然我們碰的釘子太多,但大家都沒有放棄。終于,在我們下任的時候,我們可以欣慰地告訴自己,我們沒有白干,我們總算為學生會盡了力,為生物系的學生活動做出了我們所能的最大貢獻。”——于今讀來,我們仍能感到那股生氣,那股激情。
20xx年,外聯部有了分管副主席:生43的萬里玲,同時設有三位部長(其中一位只工作了一個學期)。在那份迄今為止最為詳盡的總結中,總結者靜靜地列數了每一個時間節點他們所做的工作,從容而細致。一年下來,他們做了比以往任何一屆都多得多的工作,雖然常常伴有失敗,但仍有不少取得了成功。總結中寫道:“我們幾乎沒有哪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忙,似乎是外聯工作的一大特色。而一邊忙一邊受打擊就應該是外聯工作的主要特色了,常常地,我們用心地準備策劃、用心地去和對方溝通,最終卻無功而返,心中的失落難以言說。”同時,又贊美了“外聯的所有同學”,因為“大家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步”。最后,總結人花了近20xx字談了做外聯后的收獲以及對后輩們的期望,讓我們深受激勵和鼓舞。
20xx年的外聯部在體制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內部運作更加成熟。總結人將更多的筆墨放在了人員鍛煉上,充分體現了學生會“干部之橋”的功能。
20xx年以前的外聯部,由于沒有年鑒等資料,已經難以考究了。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外聯組建之初,乃至施一公老師的第一屆學生會組建之初的情形。那一路的篳路藍縷,在鞭策著我們這些后繼者們,不負前輩們的期望,開拓更大的場面。
二 20xx年度外聯部工作總結
1.世紀明德
這是本屆外聯組建之初的第一項工作——幫助世紀明德公司在生命科學學院內招募一批輔導員,并依據所招收的人數計算最終的贊助費用。我們向全系的各班班長發放了世紀明德的簡介和報名表,并在最終收到了80份報名表,其中60余人通過世紀明德組織的面試。盡管甲流使得實際擔任輔導員的人數不足10人,贊助費用只有800RMB。但我們還是學會了很多和公司洽談及聯系方面的經驗,并且與世紀明德公司保持了長期、緊密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