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師個人述職報告(精選3篇)
英語老師個人述職報告 篇1
本人19xx年自師范畢業后即到村小學任教,19xx年3月任村小學業務主任,XX年3月任村小學負責人,XX年3月調入中心小學主抓學校教學工作,自任村小學負責人至今,一直擔任學校的英語課教學。
我深深的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我的學校,我沒有過多的人際應酬,也很少參加娛樂活動,在工作上的成就是我的欣慰,在單位盡職盡責的工作是我的快樂,在我任村小學負責人的十多年時間里,深受家長,學生,同事認可,所有大小件均在校內得以順利解決,從未有驚動上級領導出面調解的現象。
在全鎮十幾所小學中,我校在教學成績方面一直名列前茅,音樂方面,學校自編自演的山東柳琴《四個老漢慶七一》曾在xx市委會堂公開演出,并被電視臺多次播放,體育方面,多次奪得小學田徑總分第一名,我們的小小籃球隊打敗全鎮無敵手,大課間操現場會為全鎮小學起示范作用。表現最突出的是我校的尖子生,我曾自豪的向社會宣布,一段時期內,鎮中學三個年片的成績第一名的學生都出自我們小學,年片前十名的學生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XX年中考,全市農村組第一的考生即是我校畢業生。十幾年的時間里,我們的小村走出了哈工大的碩士生,哈工程的在讀博士生,東南大學的研究生,大連理工的學生等。這些成績的取得,不能說與我們從小扎實的訓練,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的培養無關系。在此期間,我曾被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優秀兒少工作者”,連續當選xx市十五,十六兩屆人大代表。
成績的取得靠辛勤的付出,我剛接手的學校教室無頂棚,房蓋漏雨,墻面大泥四處脫落,整個學校破敗不堪,半年時間里,我帶領全校師生在操場支起大鍋點火熬瀝青治漏,熊熊的火苗融化著翻滾的瀝青,被我們一桶一桶澆到房頂,現在想起來到有些后怕,如果稍有不慎,出現的危險不堪設想,當我們幾十名師生自己動手和泥抹墻的場面被前來檢查的中心校校長遇見后,他深受感動,為我們借來資金,教室吊了塑料布的頂棚,粉刷墻壁,學生們用撿來的磚頭在校園內鋪設了整齊的甬道,使學校自里至外的環境大有改善。
孩子上初中后,我家就搬到市里居住,由于當時學校不通交通車,七年的時間里,我和幾個同事騎自行車上班,每天往返十五公里。夏天常遇狂風暴雨,車騎人的現象也時常發生,最危險的是曾被雷電擊中自行車把而把人*在地;冬天曾遇沒膝積雪,寸步難行,但從未耽誤一天上班,從未遲到一次。在我的帶動下,我校教師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得到社會的極大認可,每當學校夏天鋤草時,秋天運煤時,冬天鏟雪時,全校的學生家長都主動到學校參加義務勞動,幾十名家長與教師學生共同勞動的場面其樂融融。
我的工作也得到上級教育部門的肯定,XX年,XX年被中心校評為優秀教師,XX年,XX年被教育局評為優秀教師,XX年被xx市工會評為女職工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崗位標兵。
在管理學校的同時,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投身教改實踐。XX年所指導的《昨天,這里是一座村莊》一課,獲中心校優秀指導獎,XX年,被定為市級課題《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研究學習的實踐研究》項目的負責人,XX年在綏化市中小學優質課評審中,所指導的《小鷹學飛》一課,獲一等獎,同年,在綏化市論文評審活動中,《用合作方法,培養探究精神》一文,獲一等獎。所撰寫文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在學校教育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一文已被國家語言文字報采用,編入《跨越文化巔峰,校長教壇論道》一書。
點滴的成績給我極大的動力,我將繼續在我所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勤奮耕耘,踏實工作。
英語老師個人述職報告 篇2
本人,女,19xx年4月出生,20xx年畢業于韓山師范學院,本科學歷,同年9月參加工作,20xx年12月被聘為小學一級教師。回顧本人“小一”以來的工作,現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任教以來,我一直擔任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盡管你教學、管理都有很大的難度,但我毫無怨言,時常勉勵自己,專心致志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本人能忠誠教育事業,重視政治學習,在各個歷史階段都積極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積極學習《教師法》、《教育》、《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教育法規,以高尚的師德警戒自己,以表率行為感染學生。
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做到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奮斗拼搏,講究實效。面對新課程改革,面對著首次接觸的新教材,工作中確實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個年輕的教師,我只有多鉆研。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新課標、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等能力。同時,虛心向同組老師請教,使年輕的自己在教學方面能夠有所進步。
在教學工作中,我時時以“愛心、耐心”這四字方針來對待每位學生。關愛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三、上班出勤方面
我堅持不遲到,不早退,按時上下班。有事或生病做到先請假。四、工作成績方面
20xx/我撰寫的英語教學設計《Howdoyougothere?》,在唐山市獲三等獎
20xx/我撰寫的中小學素質綜合評價論文獲三等獎20xx、11第四屆中小學素質綜合評價論文獲一等獎20xx、7我撰寫的英語教學設計《Afieldtrip。》,獲三等獎20xx、5我撰寫的英語教學設計《Doyoulikepears?》,獲二等獎
20xx/我撰寫的英語教學設計《Whatdoesshedo?》,在唐山市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中獲得二等獎
20xx/我撰寫的中小學素質綜合評價論文獲一等獎。
20xx/全縣“圖書管理應用”優秀教案評比中我撰寫的“中國傳統節日”獲三等獎。
20xx/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中,我講的《吸煙有害健康》一課,獲二等獎。
20xx年現代教育技術優質課評比中,我講的《Hello,Let’sdo》一課,獲三等獎。
20xx/閱讀指導優質課評比中,我講的“走進《西游記》”一課獲二等獎。
20xx/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優質課評比中,我講的《Whatareyoudoing?ALet’slearn》一課,獲二等獎。20xx-20xx學年度被評為“先進教學工作者”。20xx-20xx學年度被評為“優秀教師”。20xx學年度獲得嘉獎。
20xx-20xx學年度被評為“優秀教師”。20xx-20xx學年度被評為優秀教師。
20xx-20xx學年度被評唐山市中小學先進教學工作者。20xx-20xx學年度被評為唐山市優秀班主任。
面對這一次次的成績,我更加堅信:付出就有回報。這種回報,是領導們對我工作的一種信任和認可,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一種鞭策。
我也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積極總結教育教學實踐,短短幾年的教學生涯,只是我人生征途中的一小部分。無論今后的路途多么崎嶇,成功與否,我都會立足崗位,腳踏實地,不斷進取,用自己最真誠的心,最實在的我,腳踏實地的去追逐屬于我自己心中的那份夢想!我愿為我熱愛的教育教學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語老師個人述職報告 篇3
20xx年我有幸成為z區第四批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做為骨干,就要在教學工作中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為了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充實骨干教師的教學經驗,區教研室按照培訓計劃決定對z區級180名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分四期進行培訓研修,我很榮幸成為第一批學員中的一員。20xx年4月6日,我們一行38人在教研室徐慧珍老師的帶領下滿懷激情與期待地踏上了開往福州的列車。一下火車,放眼望去,綠意盎然,讓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與活力。進入福建師大,就像進了公園,鳥語花香,悠閑自樂,讓人驟然心情舒暢,一點也沒有了旅途的勞累。
做為師大的短期學生,我帶著一顆熱切的求教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觀摩課堂教學和交流心得體會。10天的學習雖短暫,卻非常充實,頗多感受,涌上心頭。
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為了加強z區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干教師帶頭、示范作用,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研室給了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大家信心滿滿,抱著虛心求教的態度學習他們靈活的課堂教學;感受他們的校園文化;聆聽知名專家對教育的詮釋。福建師大對這次的培訓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培訓內容可謂精彩紛呈,有關于教學活動設計的,又有新課程改革的;有關于語文和數學研究的,又有聽課評課方面的;有關于心理學方面的,又有教科研方面的。培訓形式可謂靈活多樣,既有專題講座,又有課堂教學觀摩;既有研討交流又有名校參觀;動靜交互,相得益彰。
二、專家解惑,名師引領
這次共有十多位專家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講座,他們其中有福建師大的教授、知名專家,還有來自教學一線的名師、名校長。其中不乏印象深刻的,帶我走出困惑的和讓我深深反思的課堂,如張榮偉教授的講座——《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這么多年,我只知道按照父母的意愿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受教育的意義是什么?是張教授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教育的意義就是消除外在及內在破壞人類思想關系及愛的那份恐懼。
又如翁乾明教授關于《元認知理論與教師的`自我突破》的講座,他通過一些事例為我們解釋了人們為什么往往會說出“我不行”“這不可能”“那沒辦法”的喪氣話,原因是人為的自我設限,我們往往把自己固定在一個精神的框框里,從來不敢跨出去一步,從而喪失發展空間。
對照自己,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總是把自己圈在一個自認為很適合自己的圈里,從不敢打破,害怕失敗,拒絕嘗試不熟悉的領域。我認真聆聽翁教授的每一句話,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定改變自己,突破自我設限,勇于嘗試、善于嘗試和樂于嘗試。再如氣質美女名師林莘的《走向專業的聽課評課》精彩講座,解決了我多年來的困惑,我們的老師一讓評課都往后躲,不得不說時就重復上課人的過程。林教授的講座告訴我們要將聽課評課的視線轉移到學生身上,要把握聽課評課的切入點:
1、突出課堂教學熱點、難點、重點。
2、抓住課堂的關鍵事件。
3、分析課堂教學亮點和特點。
4、點評課堂教學程序。
5、反思課堂成效。我想,抓住這五點,我們就不會再出現評課時無話可說的場面了。
三、名校風采,課堂互動
考察校園文化也是我們此次學習的重要內容。走進福州寧化小學,用六個字來概括:現代化、人性化。說它現代化是因為這是一所新建小學,設施設備非常先進,說它人性化是源自他們的校訓:做自己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當然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的心理咨詢室,粉色的墻,顯得很溫馨,綠色的茶幾上擺上幾束插花又是那么的浪漫,同時又賦予它一個好聽的名字“春的小屋”。讓人一下放松了許多。
來到福州閩侯鎮的實驗小學,立在校門口的一塊大石頭上寫著四個字:“好學學好”,這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校園文化,參觀期間他們的開放圖書室給我印象深刻,圖書室裝修很古樸,木質的搖椅、木質的書桌,擺放著幾束花,沒有了印象中的拘謹。周圍角落再配上一些小沙發,小圓桌讓人很輕松自在。之所以這兩所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為他們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學生喜歡的環境。
學習期間我們還進行課堂觀摩與交流互動。如名師林秀芬的音樂課《春曉》,她用她的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名師并不遙遠,只要你愿意做,你想做,就一定能成為名師。其次我們還觀摩了師大附小的兩節課并進行了現場交流,這兩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做這個學校的家長是多么的幸福,做這個學校的老師是多么的欣慰。
在語文課《向你推薦一本好書》的課堂上,學生的閱讀量讓我吃驚;學生的妙語連珠、儒雅風度讓我吃驚;學生的落落大方、完全自我更讓我吃驚。我不免產生疑問:這個班可能經常承擔觀摩的任務,處變不驚了。可是,下午的數學課回答了我的疑惑,他們的孩子都是這樣,這是因為他們長期進行學生口語交際生活化的實踐研究的結果。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教學團隊回答了我們的種種疑問,他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小組合作培養。我們看到了不論是在語文課還是數學課中,孩子們的活動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孩子們的回答總是那么的嫻熟。
這次的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汲取了新知識,更堅定了我名師的夢想。學習雖然緊張、辛苦,卻不時帶給我驚喜,專家的講座,使我的思想產生一次次震蕩、洗滌;名師的現身說教使我激動不已、心潮澎湃。接下來我將會堅定信念,不斷充實自己,讓骨干教師的光環閃耀在我的教學中,真正發揮骨干的專業引領作用,引進名校的先進經驗,突破自我設限,打造我們石嘴山自己的校園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