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康復科的述職報告(精選3篇)
醫院康復科的述職報告 篇1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得不再次激動,因為我院在不斷的創新,跨越一個個新的歷史飛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并通過資源整合,與人民醫院成功合并,可謂醫院歷史上的一個新篇章。作為康復科一個小科室,一年中也在奮斗著、努力著、同時也和大家一樣,充分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收獲和喜悅。
下面我分幾個小題來介紹:
一、一年來,在院黨委正確領導下,全科人員積極努力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做到政令暢通,能將每次院周會精神原原本本貫徹下去。工作無小事,做到事無巨細,完整執行。
二、科室管理到位。做到有章必行,將各項工作,如:醫院組織的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以及各類政治學習、業務考核、考試、都按部就班、執行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室制度管理化、服務人性化。一年中科室平穩運行,穩步發展。
三、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經常組織專門學習和討論,結合中醫康復特點,講究治神為先,針灸治病必先治其神,正如“黃帝內經、標幽賦”所說“目無外視、握針如握虎,心無內慕,如視貴人”。所以在臨床工作上要求大家針刺時先調神,針灸時運氣于手,全神貫注于針下,靜以侯氣,慎守勿失,醫生以針灸治病,針道至精至妙,醫者專心致至,心靈相通,密切配合,則生奇效。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的患者也同樣給予我們豐厚的回報,20xx年我們分別接待了美國、日本等國及等外地患者數十名,我們都給予了周到的服務及精心治療,受到了遠道而來患者的好評。并收到錦旗3面,表揚信6封。為醫院擴大了影響、爭得了榮譽。
四、業務發展。由于平時注重學習積累,20xx年共有6篇論文發表,其中:中國針灸雜志一篇,針灸雜志2篇,中西結合雜志1篇,中醫藥信息雜志1篇,中華全科雜志一篇。5篇國家級雜志發表,省級雜志發表1篇。
中醫康復歷史悠久,治療范圍廣,療效好,若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就不能很好的指導臨床實踐,我們總結了4條學習經驗:
第一,向文獻學。尤其是“內經,洋洋30萬巨著,古之稱之為針經,時至今日仍然成為醫家必讀之經典,所以要不斷的豐富之理論基礎與經驗。
第二,向名師學。收集全國各地名醫之薈萃;如:全國針灸泰斗賀譜仁、世界針灸聯合會主席王雪苔;中科院院士、中醫學院院長石學敏等。我們的每一套治療方案如醒腦開竅法、刺絡放血法、推拿治療肩周炎等均出自名家之手。所以進修拜師回來都要互相傳授,這樣才能使我們不斷進步成長。
第三,向同道學。就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向西醫學,就是中西醫結合融會貫通,向在座各科主任學,學看ct片、化驗單等,將西藥中用,達到療效疊加,提高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雜癥效果。
第四,向患者學。仔細傾聽患者反應,體會患者感受。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才能取得為患者服務的資本。
20xx年恰逢盛世,迎來中醫事業發展的春天,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在20xx年指出“要切實推進、繼承、創新,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堅定不移的發展中醫事業”。市衛生局領導審時度勢,開展了中醫藥萬里行活動,并及時召開了x市“中醫藥工作會議”,我作為x市綜合醫院唯一代表在大會發言,得到了局領導的肯定和與會代表的好評,我同時被評為“x市名中醫”。20xx年x日報、x晚報和院報分別對我科進行了多次報道,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均收到了好的治療效果。
五、我院康復科依托深厚的中醫針灸學底蘊和綜合醫院實力,奮發進取、敢于創新。丹麥醫學代表團的成功參觀訪問,以及國內外和省內外多家醫院來人參觀和進修學習,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同時,我科也先后多次派人到xx市中醫院、x醫院、東方醫院、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學習,20xx年又派人參加了在舉辦的全國“康復”學習班,舉辦的“全國”會議,回院后即結合臨床開展了工作,取得了立桿見影的效果。院領導不惜財力、物力和人力,為我科多渠道培養人才,為科室發展儲備了技術力量,奠定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六、院領導給予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提供了發展機遇,我們康復科也要憑借其深厚的中醫底蘊,借助綜合醫院現代技術、人力資源、財力保障,才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中醫康復科,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雙贏。
20xx年我科完成經濟收入99萬元,20xx年完成經濟收入為88萬元;與07年相比增長12。5,雖不算完美,但也算圓滿。
醫院康復科的述職報告 篇2
在20xx年里,繼續堅持:
思想上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緊緊圍繞醫院開展的廉潔自律主題,從事醫療活動,緊跟國際國內形勢,拒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服從領導,團結同事,愛崗敬業,未發生一起醫療差錯與糾紛;工作中,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本著“節約、節省、環保、優效”的原則,選擇簡單的麻醉方法,做出最理想的麻醉效果。
在科主任的領導下,業務上秉承過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認真學習,勤于總結,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更完善、嫻熟地應用各種麻醉常用方法和技術,如:各部位的神經阻滯、各區域阻滯、各種全身麻醉方法和各種穿刺技術,以及各種儀器設備的保養使用。
指導、輔導實習醫生,低年資住院醫生和主治醫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掌握基本麻醉方法的操作技術和工作流程,言傳身教,對他們進行良好的醫德醫風醫技方面的浸染,充分發揮了一名副主任醫師應有的作用。
工作業績與上年相比,麻醉例數有所增加;日間麻醉水平有所提高;學習掌握了麻醉科幾種新藥的具體應用;小兒、老人麻醉更加得心應手。
今后,要更加善于學習、善于總結,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掌握更新更好的醫學技術,造福社會,造福病人的同時,完善豐富自己的人生。
述職人:
20xx年x月x日
醫院康復科的述職報告 篇3
尊敬的各位院領導、科主任:
大家好!
下面我結合康復科一年來的工作,作一簡要述職,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得不再次激動,因為我院在不斷的創新,跨越一個個新的歷史飛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并通過資源整合,與人民醫院成功合并,可謂醫院歷史上的一個新篇章。作為康復科一個小科室,一年中也在奮斗著、努力著、同時也和大家一樣,充分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收獲和喜悅。
下面我分幾個小題來介紹:
一、一年來,在院黨委正確領導下,全科人員積極努力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做到政令暢通,能將每次院周會精神原原本本貫徹下去。工作無小事,做到事無巨細,完整執行。
二、科室管理到位。做到有章必行,將各項工作,如:醫院組織的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以及各類政治學習、業務考核、考試、都按部就班、執行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室制度管理化、服務人性化。一年中科室平穩運行,穩步發展。
三、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經常組織專門學習和討論,結合中醫康復特點,講究治神為先,針灸治病必先治其神,正如“黃帝內經、標幽賦”所說“目無外視、握針如握虎,心無內慕,如視貴人”。所以在臨床工作上要求大家針刺時先調神(指的是先和患者溝通,和言細語,溫柔體貼),針灸時運氣于手,全神貫注于針下,靜以侯氣,慎守勿失,醫生以針灸治病,針道至精至妙,醫者專心致至,心靈相通,密切配合,則生奇效。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的患者也同樣給予我們豐厚的回報,20xx年我們分別接待了美國、日本等國及等外地患者數十名,我們都給予了周到的服務及精心治療,受到了遠道而來患者的好評。并收到錦旗3面,表揚信6封。為醫院擴大了影響、爭得了榮譽。
四、業務發展。由于平時注重學習積累,20xx年共有6篇論文發表,其中:中國針灸雜志一篇,針灸雜志2篇,中西結合雜志1篇,中醫藥信息雜志1篇,中華全科雜志一篇。5篇國家級雜志發表,省級雜志發表1篇。20xx年3月通過市級科技成果鑒定,專家委員會認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準備申報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中醫康復歷史悠久,治療范圍廣,療效好,若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就不能很好的指導臨床實踐,我們總結了4條學習經驗:
第一,向文獻學。尤其是“內經,洋洋30萬巨著,古之稱之為針經,時至今日仍然成為醫家必讀之經典,所以要不斷的豐富之理論基礎與經驗。
第二,向名師學。收集全國各地名醫之薈萃;如:全國針灸泰斗賀譜仁、世界針灸聯合會主席王雪苔;中科院院士、中醫學院院長石學敏等。我們的每一套治療方案如醒腦開竅法、刺絡放血法、推拿治療肩周炎等均出自名家之手。所以進修拜師回來都要互相傳授,這樣才能使我們不斷進步成長。
第三,向同道學。就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向西醫學,就是中西醫結合融會貫通,向在座各科主任學,學看ct片、化驗單等,將西藥中用,達到療效疊加,提高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雜癥效果。
第四,向患者學。仔細傾聽患者反應,體會患者感受。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才能取得為患者服務的資本。
20xx年恰逢盛世,迎來中醫事業發展的春天,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在20xx年指出“要切實推進、繼承、創新,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堅定不移的發展中醫事業”。市衛生局領導審時度勢,開展了中醫藥萬里行活動,并及時召開了x市“中醫藥工作會議”,我作為x市綜合醫院唯一代表在大會發言,題目是,得到了局領導的肯定和與會代表的好評,我同時被評為“x市名中醫”。20xx年x日報、x晚報和院報分別對我科進行了多次報道,報于20xx年12月以為題對我科工作進行了報道,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均收到了好的治療效果。
五、我院康復科依托深厚的中醫針灸學底蘊和綜合醫院實力,奮發進取、敢于創新。丹麥醫學代表團的成功參觀訪問,以及國內外和省內外多家醫院來人參觀和進修學習,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同時,我科也先后多次派人到xx市中醫院、x醫院、東方醫院、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學習,20xx年又派人參加了在舉辦的全國“康復”學習班,舉辦的“全國”會議,回院后即結合臨床開展了工作,取得了立桿見影的效果。院領導不惜財力、物力和人力,為我科多渠道培養人才,為科室發展儲備了技術力量,奠定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六、院領導給予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提供了發展機遇,我們康復科也要憑借其深厚的中醫底蘊,借助綜合醫院現代技術、人力資源、財力保障,才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中醫康復科,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雙贏。
20xx年我科完成經濟收入99萬元,20xx年完成經濟收入為88萬元;與07年相比增長12.5,雖不算完美,但也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