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本(精選3篇)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本 篇1
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暑假社會實踐報告。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走進了一家民營企業,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幫忙接電話,復印資料,整理文件,開發票等,感受著工作的氛圍,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這里,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社會實踐報告《暑假社會實踐報告》。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系復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么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么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脫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2年之后,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煉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選擇了會計為專業的我,在這次實踐中自然比較關注這一環。雖然在實踐中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部分占主體,而我自己對專業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為到了企業實踐應該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企業里并沒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廠里,數字絕對不可以出錯,因為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質量不行,企業的生產就會跟不上,而效率也會隨之降低,企業就會在競爭的浪潮中失敗,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要時時保持著這種競爭狀態,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因為這樣,企業會對每一個在廠的員工嚴格要求,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在學校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在學校里可能會解一道題,算出一個程式就行了,但這里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在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而且一旦出錯并不是像在學校里一樣老師打個紅叉,然后改過來就行了,在工廠里出錯是要負上責任的,這關乎工廠的利益損失。
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說寧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愿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本 篇2
筑夢啟思,愛在修文
正文: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短暫又難忘的
實踐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飛速而逝,而這其間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應俱全,在每日緊張充實的工作環境中不覺間已經走過了一個月的實踐期,回首這一個月在修文的實踐期,內心充滿著激動,也讓我有著無限的感慨。
今年的暑期可以算是令我最難忘的一個假期,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站在三尺講臺上給那么多小孩傳授知識。我帶的班級算是這個輔導機構里的老師中帶最多班級學生的一個了,我班級主要學三年級二一共六主要是教英語這門教的從小到初個班,他們學科,除了平時給這六個班級的小孩上課之外同時我還是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這個從一開學以來都是讓所有老師最頭痛的一個班,沒有一個老師想管這個班,但是我主動站出來說要接管這個班,其目的是想讓自己得到鍛煉。盡管當時在場的老師都投來異樣的眼光,我也無所謂,因為我把它當成是一種挑戰,我很開心。接下來就談談我在這一個月中遇到的一些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故事。
在這個輔導班開課之前我們還有一個公開課,當時我的那場公開課下面坐的是整個初中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也是我直接面對面給學生教授的第一堂課,心情自然是既緊張又激動的。為了上好這堂課也為了讓孩子的家長信任我,以至于我在開課的前一晚上備了很的課。正式站講臺上時我信的用英文紹了自己,然天晚在自介后開始了自己的講課內容,一堂課結束后在場的所有人都給我最肯定的掌聲,我自然是很開心很欣慰的,暗自給自己打氣接下來要更努力了!
接下來就是連續一個月的正式上課了,我的課也是在場老師最多的一個,加上每天晚上的一對一課時,一天一共是8節課,一星期是40節,所以備課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每晚幾乎都是凌晨一點多才睡覺,第二天6點半起床,就這樣堅持了一個禮拜,可能自己的體質太差了我還是撐不住因為喉嚨發炎發高燒了。當時真的想過要放棄了要打包行李回家得了,可是看到自己如果對這群孩子始亂終棄又很不忍心,何況他們還很可愛,當時我跟我媽媽說過情況后,她叫我要對那群孩子負責,不管怎樣媽媽支持我。最后我堅持了下來。
其實自己沒有當過老師真的不能體會老師的不容易,你比如說上課突然被學生打斷,或者自己辛辛苦苦備課一晚上班上的學生卻不認真聽課,真的是特別寒心,難過。而且特別考驗我的心,臉上話不為耐以及皮。臺講你總能因下面學生不聽自己就不講了,或者與你對話兩句你就臉紅害羞,那么學生自然是不怕你不信任你就會騎在你的頭上,所以為了樹立威信,每天除了備好課上好課之外,還得和學生交流溝通,增進師生的情誼。
自己上的三年級那個班,每個學生都非常可愛。但其中有個調皮鬼,可能是在家太受寵了所以一點都容不得別人說他,語氣稍微重點就會生氣甚至哭泣。但這個小孩有個優點就是學習上從不馬虎,我就利用他這個優勢讓他當任本班的學習委員,之后他在學習上也就更加努力,上課紀律也進步很多。后來我又用了類似的方法對其他班級比較調皮的孩子相應賦予他們在班級一定的職位,發現效果很好。
其實自己在這一個月當中得到最大的鍛煉還是帶我那個最難管的六年級。這個班里調皮的不是一個兩個學生,而是絕大部分的有自己個性,上這個任老師頭疼。
孩子都不同的以至于班的科都十分我就拿
幾個典型案例講:其中有個小男孩,號稱“學霸”,這孩子還真不是一般的聰明,平常考試都是在全縣前幾名,可能也是因為自己成績特別好,所以家人對他的管教也比較松,導致他的性格有點孤傲,在群體中經常不能與其他同學融合相處,集體觀念也是很差,所以班上同學都不太喜歡他。后面我了解后,他爸媽經常是不在家里的,他是由他奶奶帶大的,平時在學校也是敢公然跟老師唱反調,甚至出動學校校長。了解他的情況后,當然我一方面為了在班級樹立威信,上課對他犯下的錯誤嚴厲斥責,下課期間找他談話溝通,一方面給于他一些正確做法的建議,一方面不打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因為這孩子本身還是十分優秀的,但如果性格不早點糾正過來有可能會造成像傷仲永那樣的人才損失。經過多次談話,他也有了明顯的改進。至于班上其他還有一些調皮搗蛋分子,我采取的政策是讓他們寫檢討書,抄論語。我還給這個班設立了一個班長,一個學習委員,一個勞動委責管理班級的上認真聽課講話的次就罰抄論語。還的還有在平時作進的我會定期發員,兩個紀律委員負課紀律,凡是上課不就記下名字,超過5設立了獎勵,表現好業上學習上有明顯改獎品獎勵他們。經過一兩個禮拜后,整個班級的班風有了明顯改變。由原來散亂的集體,變成整個輔導年級里最團結最有氛圍的一個班集體。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本 篇3
20xx年7月11日,跟隨著海南大學愛心協會傳遞愛心的腳步,我同另外三十多名成員來到了坐落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的筆架小學,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動。山區的教學條件非常艱苦,基本的教學設施都是殘缺的。課桌椅破舊不堪,教室有孔無窗,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我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給山區的孩子帶去了知識和希望。面對艱苦的生存條件,我們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拼搏精神,頑強地走過十五天風風雨雨。終于,在20xx年7月26日,光榮地完成了這次為期十五天的愛心支教活動。當我再一次回到海口,和去之前又是另一番感受,心中多少添了份感動。
一.教學設施篇
筆架小學的教學條件從它的校門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因為筆架小學是一所看不到校門的的學校。三四棵直上云霄的樹和一棟破舊的食堂樓剛好夾著一個小口,這就是筆架小學不是門的大門。學校的圍墻是用大石頭直接堆成的,沒有任何混凝土固定,因此圍墻基本是搖搖欲墜的,有些地方已經坍塌出缺口。有些小朋友上學為圖方便抄缺口進來的,安全問題可見嚴峻。六個年級六個教室,教室有窗但沒有擋風避雨的玻璃,地板上還有大坑,以至于課桌不能按正常的規則來排列。課桌椅都是用幾塊木板拼湊而成的,不散架就欣慰了根本不奢求舒適度。
我們來之前,學校的老師只有五個,因為放假,所以我不曾見過。一個老師兼很多年級很多課,教學質量可見劣質。學生宿舍里只有木板,沒有棉被,很心疼這些弱小的軀體每天每夜要躺在這些硬邦邦的木板上。教學樓,食堂和宿舍中間圍著的是黃土鋪成的操場,中間有個破舊是籃球場。和一般學校不一樣的是,這兒無論男孩女孩都愛打籃球,可能是因為這是唯一可以實現的樂趣了吧!
二.愛心教學篇
六個年級五個班,一二年級因為人數少所以合成了一個班。我們三十多人,按原先安排的課程表給各個班上課。我教一二年級的思想品德和四年級的英語課。
知識是無止境的,短短十五天的時間不可能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所以我們更注重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望還有對生活的希望。
這兒的小孩子都很活躍,或者說很不羈。可能是習慣了放任,所以上課最基本的紀律對他們來說很陌生。他們無所謂在課堂上隨意走動,隨意講話,隨意吃零食。我們應該要教育他們的第一步,是對老師同學的尊重。他們也不怕陌生面孔,很容易親近,更大程度上他們是把我們當成了哥哥姐姐,而不是老師。這是件好事,是接下來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
三.特色學生篇
支教回來很長一段時間,心中念念不忘的不僅是操場上那每天盛開又每天被雷雨摧殘的雞蛋花,還有那一張張稚氣又惹人愛的面龐。開心憤怒全寫在臉上,單純天真都是發自內心的,那就是筆架小學孩子們的無邪。
這里首先要提的是二年級的一個漂亮的小女生,她的名字叫萍彩。雖然瘦小卻還披著長發,平時無聲無息,但那雙大眼睛仿佛會說話。第一堂課我教他們唱《問候歌》,結果令我欣慰的是下課后,她居然拉著我要我親口唱給她聽。不過后面有一堂課,我特嚴厲。因為看不下去這些小花朵們不羈的個性,有一堂課我拉下臉來幫他們整頓坐姿。第二天,我就成了萍彩心目中的大惡人了。我悟出一個道理: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好了九百九十九次就壞了一次,你也還是壞人。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是一年級的良洲小朋友,他的身世很值得同情,父親英年早逝,母親改嫁。在一個不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得到不完整的愛,成長中也會有遺憾的空白。有一次他大鬧課堂被班主任訓了一頓,眼淚嘩嘩直滾,我在旁邊足足勸了十多分鐘,我講的道理他或許多少明白一點,最后很欣慰的是他真誠地向班主任道了歉。那一刻,我的眼珠擎住了淚水,鼻頭卻一陣陣酸逼來,我不確定這是出于什么情感,是欣慰,憐惜,還是感動?
四.艱苦奮斗篇
我們的隊伍除了來傳遞愛與希望外,更重要的是來體驗生活的。因此,最難以忘懷的還是三十多個難兄難弟一起生活的場景。
首先,講的是吃飯問題。我們的廚房很大,天是屋頂,地是地板,樹是墻。兩個簡易的灶臺是用廢棄的油桶改裝而成,燒的柴火是從周邊的樹林里扒回來的。而米和菜都是從十多公里外的鎮上買的,每天派兩個負責人乘坐校長的摩托車出
去采購。隊伍里有個大廚叫高揚,是愛心協會的副會長,燒得一手好菜,十五天下來,把大伙養得白白胖胖的。我為了不讓大伙反胃,燒菜的事情就不插手了,但我可是勤于洗菜的,大伙的健康多少也有點兒我的份兒。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睡覺問題。不用多思考就知道,三十幾個人在一個如此偏僻的山旮旯,是不可能有大床睡。我們的床就是席子,鋪在地板上,一覺到天亮。習慣睡軟床的公子哥大小姐們在這個艱苦的環境中,也只能乖乖誠服了。海南天氣炎熱,碰上是夏天,睡地上也不覺得有什么,可是這兒比較潮濕,蛇蟲鼠蟻經常愛光顧。每天和蜘蛛青蛙同床的滋味想必不是那么愜意,有一回兩個哥兒們還遭到了蝎子的襲擊,半夜起來抹藥。最后一天夜里,我在操場排了十六張凳子,對著天幕安然入睡,褪去疲憊更多的是感動。
五.告別演出篇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十五天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句:相親相愛。告別的前天晚上,我們舉辦了一場有聲有色的告別演出。“陽光總在風雨后,請你相信有彩虹。”當這不變的旋律從五年級的孩子們口中歌唱出來,撥動了我的心弦。我們不就是給這些呼喚的孩子帶去陽光的嗎?那一刻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工作好神圣。我和幾個隊員合唱了一首《蟲兒飛》,雖然不是天籟,但我是用心在唱。我希望這些山里的孩子能自在的飛翔,在破繭后釋放光芒。
六.心得體會篇
過往不僅用來珍藏,還是用來總結。這次活動,讓我體會最深的是:沒有基本的軟硬件保障,教育只是一句空話。我很憐惜這里住校的小孩子像我們一樣都是睡地板,但從另一角度看我更擔心的是沒有一個好的自習環境,又怎能讓這些孩子靜下心來讀書呢?單憑課堂的幾十分鐘根本不夠,何況他們的聽課效果還那么差。看著他們的條件,又想起我們的小時候,哪怕再艱苦也沒有這兒艱苦,我們過去似乎沒有珍惜那些難得的學習機會,今天看到他們的情況,心中多少有些羞愧。大學是個繽紛的舞臺,是在我們步入社會前的一個跳板。在這里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準備活動,正因如此,我才選擇了這次支教。支教不僅能傳遞愛心,給別人帶去希望,而且還能讓我們認識到學習條件的來之不易。艱苦的環境更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也好補全了我們當代大學生不諳世事的缺口。未來的路很漫長,等待我的是風馳電擎,也有風和日麗,要想走的更遠更久,我要做的是不斷磨礪自己,突破自己,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