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
2003年,區政府領導班子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區“十五”規劃和建設開放、繁榮、文明、優美的現代化城區的宏偉目標,立足區位優勢,全面實施“抓三促二帶一”戰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抓環境、促開放、攻項目、調結構、育特色,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完成億元,同比增長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億元,同比增長1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xx元,同比增長1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5.3%;出口創匯完成萬美元,同比增長41.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xx元,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區政府充分發揮職能,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一年來,區政府領導班子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項目支撐、民營突破,開放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
1、強力推進對外開放和項目建設。今年以來,區政府把開放帶動作為加快發展的主戰略,著力營造氛圍、創優環境、完善機制,全區上下牢固確立了“讓資源得開放、讓市場得發展、讓利潤得資金、讓經營得機遇、讓存量得增量”的“五讓五得”新型開放觀。先后組團參加(上海)對外合作項目洽談會、市會,赴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福建等地開展宣傳、招商活動,在上海、浙江等地聘請了招商代理,設立招商基地,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臥龍開放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區位不斷提升,影響不斷擴大。一是項目群體空前膨脹。今年以來,全區續建、新建投資額50萬元以上的項目x個,總投資xx8億元,當年到位資金.億元;其中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31個,總投資億元。已建成項目108個,總投資億元;在建項目113個,總投資億元,到位資金億元。投資1億元的xx項目和投資2.3億元的xx項目,結束了我區建區以來無大個工業項目的歷史。二是經營城市的理念和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在項目建設中,創新經營城市理念,充分發揮城區優勢,突出抓好商貿流通和房地產開發兩大重點,高昂發展龍頭。以等為代表的總投資49400萬元的xx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打造了城市亮點,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以為代表的總投資7425萬元的xx個商貿流通項目,極大推進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步伐,繁榮了城市經濟。三是高科技環保型項目比重逐步加大。等一批項目成為我區高科技環保型項目的先導方陣。四是項目進度、建設質量、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同步提升。今年建成的等102個項目,市場選向準、運作機制新,實現了進度、質量、效益、貢獻同步發展的喜人局面。x廠生產的新型材料道板磚投入市場以來供不應求,配送中心投產后,市場需求強勁,產品暢銷中國臺灣、韓國等地,發展勢頭看好,這些項目已成為提供就業崗位、財政增收新的增長點和重點渠道。五是招商引資項目和建設后勁充足。預計明年可開工建設投資1000萬元以上合同項目xx個,總投資億元。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項目xx個,預計總投資億元。隨著這一大批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我區經濟發展的后勁會更加強勁。
2、加速膨脹非公有制經濟。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強化服務,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預計,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產值xx6億元,同比增長9%;商業營業額億元,同比增長3%;入庫稅金xx3萬元,同比增長6%。一是營造氛圍。通過召開全區項目建設暨非公有制經濟誓師大會、大張旗鼓地表彰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等形式,營造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光榮、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功的輿論氛圍;對私營業主不僅在政策上給優惠、生活上給幫助,而且在政治上給地位,不斷擴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拓寬領域。堅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與推進企業改制、發展開放型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服務業、加快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拓寬投資領域,激活投資主體。三是構筑平臺。規劃建設了工業園、工業園態工業園、工業園4大園區,加快了非公有制經濟向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二、堅持面向市嘗培優育強,全區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的突破
1、以培育果草牧產業為重點,農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我們抓住國家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的機遇,把實施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果草牧產業,作為全區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性舉措來抓,經過一年努力,初步形成了果草套種、以草養牧、種養加一體化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新格局。全區共完成退耕還林任務6.62萬畝,其中退耕還林3.32萬畝,荒山荒灘造林3.3萬畝,挖穴造林面積超過建區7年累計造林面積的總和,全區森林覆蓋率一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規劃實施的路沿線經濟林帶、生態林帶、萬畝森林公園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一個環繞市區xx部的綠色生態屏障已具雛形,退耕還林工作居全市、乃至全省先進行列。發展以阿爾鋼馬、奔馬和THG—1為主要品種的優新紫花苜蓿牧草2.5萬畝,全年因牧草新增牲畜20萬頭(只)以上;投資500萬元的市苜蓿加工廠正在建設,年可加工牧草9000萬噸,一條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草產業鏈正在形成。畜牧養殖業正在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全區新增各類養殖小區8個,達標專業村34個,專業戶354個,專業場222個;到年底,大牲畜存欄9.15萬頭,生豬存欄35萬頭,山綿羊存欄14.5萬只,家禽存欄597.3萬只,同比分別增長8%、10%、51.2%、10%,畜牧業總產值達6.8億元,比上年增長12%,占農業總產值的35%,在全市牧業綜合指標排序中位居第一。與此同時,基地和等10大農產品基地進一步得到鞏固提高。農業結構的優化,使我區農業在自然災害嚴重的情況下穩步發展,預計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6.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增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