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述職述廉報告
一年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縣委工作思路,帶領縣政府一班人,盡職盡責,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嚴于律己,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扎實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全面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結合南溪具體實際,審時度勢,提出了全年經濟工作要“提速增效,加快發展”這一主題。在具體工作中,克服國家宏觀調控、軍工企業改制等嚴峻考驗,以狠抓工業發展壯大為突破口,帶動農業、城鎮及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各項工作了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工業總產值完成 億元,增長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 億元,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億元,增長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增加 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以內。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一心為民。自擔任縣長以來,尤其感到自己身上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始終勤勉于政,盡心竭力為群眾謀利益。特別是今年10月從上海學習回來,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其間幾乎所有星期天都用于工作。認識到一切工作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今年以來,工作精力、思路、措施上更多地偏向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如以做強特色農業來增加農民收入、以壯大工業實力來解決人民就業、以改善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來提高人民居住環境、以發展社會事業來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等等。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機制、自身建設等問題問題,就業再就業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規范,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高度重視改革過程中涉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問題,直接接待群眾上訪達200余人次,直接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70余個,信訪總體形勢穩定并有所好轉。
二是善抓大事。突出農民收入大幅增長。繼續以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支持發展標準化生產,推動農業三大農業支柱由規模擴大逐步向品牌形成轉變。建成無公害蔬菜播種面積10.08萬畝;種草5.8萬畝,發展種鵝36.2萬只;優質水果面積6.5萬畝,實施無公害甜橙示范基地建設1400畝,產量2.7萬噸。蔬菜、甜橙、西瓜、大米等農產品獲中國無公害農產品證書,農產品遠銷到香港、澳門等地。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富民白鵝、文龍藥業、大觀華徽食品等龍頭企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其中,富民白鵝公司回收種蛋236.6萬枚,孵化鵝苗212.9萬羽,加工白條鵝212萬只。加強項目管理,采取多種形式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格要求有關部門和鄉鎮全面開展了退耕還林自查自糾工作和糧食直補工作。
突出工業實力不斷壯大。始終堅持124工作思路,突出優勢企業的引進和發展。以誠信的服務贏得了恒旭鋁塑落戶并投產、天藍公司二期工程完成投資準備、紅光濃硝酸項目取得實質進展,全縣共引進項目30個,累計協議引資2.7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3億元,同比增長142%。協調解決了天藍公司、文龍公司等企業困難和問題,切實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宜賓天藍化工、四川文龍藥業、華徽食品等企業生產建設速度加快,企業規模和效益取得跨越式發展,南紅、九龍水泥、長興酒業等企業發展平穩。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四川文龍藥業公司GMP已通過認證,紅光化工鉚焊異地技改、紅光化工2B酸技改、龍光實業公司活性炭技改等一批技改項目正在抓緊實施。
突出固定投資調整優化。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努力改善投資結構,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仍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1億元,同比增長39.7%。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土地、資金等問題,經常深入到施工現場進行督促檢查。土地開發及土地復墾、農業綜合開發、四川白鵝科技扶貧、優質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人飲工程二三期工程、護城溪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南一中二期工程、宜南沿江路整治二期工程、留-和路、李-仙路等項目全面完成;護城溪綜合整治二期工程、濱江防護堤二期工程等項目業已啟動。
突出城市環境不斷改善。經常與建設、國土等部門實地調查研究,確立城市發展重點;加強資金的調度,確保城市建設有序推進。目前,縣域總體規劃已通過初審,北城控規和沙盤制作已完成,重要交通干線和旅游環線、場鎮規劃編制工作正組織實施。北城行政綜合樓主體工程已完工,700米道路和出城通道的配套設施建設、疾控中心建設正在進行。舊城改造不斷完善,交通街、東大街、外西街等街道的改造。一大批新型住宅小區相繼落成,城鎮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不斷加強,縣城內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工程檔次全面提高,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