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報告(通用3篇)
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報告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
大家好!
為加強醫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確保醫院平安目標的實現,實驗室各項工作的有效有序進行,確保微生物實驗室不發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我院檢驗科根據湖北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xx年度全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督導檢查工作方案》的相關內容,對醫院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查。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組織機構與管理制度
醫院檢驗科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學習,于20xx年8月搬遷之際成立了微生物實驗室,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于20xx年5月成立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及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黨委書記院長魏華任組長,副院長葉志偉、李正宇任副組長,委員會明確了職責,建立了工作制度,詳細了規劃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工作細則。檢驗科在此基礎上建立實驗室安保制度,并定期對有關生物安全各項規章制度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實驗室所從事
的實驗活動均嚴格遵守有關的國家標準和實驗室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并指定專人監督檢查實驗室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的落實情況。同時,對檢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二、實驗室資質和備案情況
醫院檢驗科已于20xx年在衛計委進行了了BSL-2實驗室備案。檢驗科目前是HIV檢測點,可做HIV的`快速檢查,篩查實驗室的資質已于20xx年8月向市疾控中心申報,等待評審驗收!PCR實驗室(進行乙肝DNA檢測)資質已于20xx年10月向湖北省臨檢中心申報,等待現場評審!
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
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工作區域,生物安全員和科主任對實驗室生物安全每月進行一次自查自檢,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有應急預案,計劃年底進行一次應急演練。有完善的個人防護及健康監護制度,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定期對實驗室人員及醫院相關職能科室人員進行生物安全培訓,有隨時可閱的生物安全手冊,規范了血液、體液外溢在臺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處理原則、皮膚刺傷(破損)的處理原則、離心管發生破裂的處理原則。在實驗室的顯著位置張貼了實驗負責人、實驗室工作人員、消防、醫院、公安、工程技術人員、水、電氣維修部門電話。日常標
本在鑒定完畢后進行高壓滅菌銷毀時,要做到滅菌指示標志明確,達到滅菌效果,才能轉運到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并做好銷毀登記等內容。同時對檢驗科的各類儀器作好定期維護校準工作,并在設備使用登記本上作好詳細記錄。
四、人員管理
目前檢驗科共有工作人員14名,其中13名專業技術人員,本科學歷3名,專科學歷7名,中專學歷3人,除2名畢業分配還未取得資格外,其余均獲得醫學檢驗專業資格資質(副高1名、主管5名,檢驗師5名),兩名人員獲得艾滋病檢測專業技術培訓合格證,兩名人員獲PCR培訓上崗證,十名同志獲大型生化分析儀培訓合格證。一名護理人員協助檢驗科抽血工作,微生物實驗室目前有兩名工作人員,分別是副主任技師和主管技師,取得過省人民醫院微生物進修培訓的合格證。全科人員定期進行體檢,建立了健康管理檔案,并每年進行一次乙肝疫苗的加強注射。
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報告 篇2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和分布。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向,這樣既能接受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強光灼傷。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側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采集的葫蘆蘚,其小葉內葉綠體橢球體的形狀不完全一樣。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做為標志。
步驟:制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制作黑藻葉片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3、材料:蘚類的葉,新鮮的黑藻,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刀片,培養皿,鉛筆
4、問題: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否靜止不動,為什么?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系?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這對于活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么意義?用鉛筆畫一個葉片細胞,標出葉綠體的大致流動方向。
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報告 篇3
實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一、實驗目的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
2.蛋白質的鑒定原理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a)和質量濃度為0.01g/ml(b)的硫酸銅溶液。在堿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3.脂肪的鑒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三、實驗過程(見書p18)
四、實驗用品(見書p18)
五、注意
1.關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并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于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2.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3.蛋白質的鑒定中先加雙縮脲a,再加雙縮脲b
六、討論
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根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