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門診實習周記(通用7篇)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1
來醫院問診抓藥的人,其實他們是不懂的,而大多數是我們推薦什么他們就要什么,所以專業知識一定要跟上才行,而且一定要要藥物有充分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給顧客推薦。
在工作的待人接物中處處也體現著我們的文明度, 有些雖說是小節, 但若沒有真正意識并做到是很難取得別人信任的, 當然那樣的話, 也做成就不了什么事了。例如遞東西給對方時要用雙手, 且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那才是尊重別人, 也才能得到對方的認可和信任, 這樣顧客才會經常光臨。
通過實際的工作, 切身接觸社會才懂得生活的艱辛, 更懂得珍惜的重要, 一分一里都來之不易, 最重要的還是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2
實習第二周,適應很快,有了第一周基礎,不再驚慌失措,就是感覺節奏變慢了,有點拖拉,一點都不像我的風格,什么時候養成這壞習慣,哎……
其實和同學交流下,在內科都差不多,每天除干各種雜活:問病史,寫病例,病程,出院小結,量血壓,測血糖,描心電圖,扎血氣,上心電監護,插胃管及跑腿等外,就是看看書。
每一樣都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鍛煉平臺,機會總是自己去爭取。
漸漸的,不再排斥值班,相反覺得值班時間是收獲最大,大家都回家了,這時候動手機會就多了,也不用礙于上級醫師,可單獨處理些問題,大不了挨批。同時可收集一系列問題向老師請教,會發現一個晚上飛快地過去了。
一個大內科觀念至今還無法形成,都無法把整個大內科知識融合,我想我至少也應該把大內科都輪完,,大致了解,我才有可能辦到。
每個科室我想都有它的精髓,我想不能把東西全學也應該學習它的精髓,就像內分泌胰島素應用應該算一個精髓(個人覺得),假如一個糖尿病人給你,不知道要如何根據血糖調整胰島素,上何種胰島素,那么內分泌就白來了。
兩周的內分泌實習很快,出科時林緯老師說有空或者值班常回來坐坐,至今仍感動ing
下周輪綜合內又是個新的挑戰……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3
這個星期被護士長調到EICU照顧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寶寶了。剛開始不知道怎么照顧寶寶,也不知道怎么哄哭的寶寶,所以只好當寶寶一哭的時候我就抱著他。一天下來,感覺自己什么都沒學到,還累得全身無力,不過我終于體會到了父母照顧子女的艱辛。當看到重癥監護室外面孩子們的父母沒日沒夜的守護,我了解了父母的偉大。呆在監護室的這些天,雖然我沒有做過什么實際性的操作,而是如同學說的:像保姆一樣在照顧孩子,但是,我知道了寶寶為什么會哭,知道了該怎樣與寶寶相處,學會了哄寶寶,也學會了給寶寶穿衣…這些都為我在兒科的實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門診科這樣一段特殊的日子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童真回憶,我相信這也會讓我在之后的實習生涯中越走越順。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4
實習第7周,風濕科。一個據說一群醫生打魔獸的科室。。。這周是比較凄慘的一周,清明節值班就算了,周六、周天還連續值班,實在是累。
本來以為風濕科應該都是一些病情比較輕的病人,但是一看卻發現,一堆重病號,比其他科還多。而且風濕科的疾病無非就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炎、MCTD、白塞病,硬皮病。這些的風濕性疾病很多都是全身性疾病,導致全身性損害,病人就病情比較嚴重。甚至很多疾病都是第一次見,如MCTD、白塞病,硬皮病。。。
風濕科又是一個討厭的科室,和內分泌一樣,要測血糖,但還好,不會像內分泌那么頻繁。測血糖的很多不是因為原發的糖尿病,而是因為風濕性疾病治療過程中需使用大量激素,需要檢測血糖,還有很多的類固醇性糖尿病。
周一,來了一個MCTD的病人,主任讓我去問下病史,糟糕,書本沒講這個病呀,也不清楚這個病大概是什么情況,沒辦法硬著頭皮過去問下,患者主訴:醫生,我手怎么又變白、又變紫、又變紅。OK,明白了,雷諾現象,后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雷諾現象常見于MCTD、硬皮病、類風關等疾病。
周二,主任查房,一個干燥綜合征病人,雙飛布滿濕羅音,翻下病歷,一個抗感染藥都沒用,問下主任為什么沒用?糟糕,又被批,這不是平常的濕羅音,這叫帛裂音,是干燥綜合征引起的肺間質病變,抗感染是無效,要用激素沖擊。自從被批以后,牢牢記住“帛裂音”這新名詞。
周四晚上,過去科室寫病程,剛到,護士喊到“10床在搶救,過去幫忙下”。從抽屜拿個口罩帽子和手套飛奔過去,只見病人已經沒有自主呼吸,只靠氣管插管維持,煩躁不安,第一次感覺到搶救病人那緊張氣氛,遠比上次心內科給室顫病人除顫要來得緊張。戴好手套,拿起氣囊開始按壓,護士一會吸痰,一會上亞寧定泵。就這樣,壓了半小時,平車來了,開始轉ICU,一路上壓過去,手都酸了,在ICU,看那群醫生手腳還真是麻利,10幾個醫生處理一個病人,一會兒呼吸機、心電、泵全上了,確實需要這樣的速度,才能搶救病人,降低死亡率。
周天,跟一個很過分的研究生一起值班,這就是所謂的會打魔獸的那群人之一,今天中午來了兩個病人,那可惡的研究生竟然躲在角落打魔獸,讓我自己去寫兩份病歷和首程,寫到最后都快睡著了,我也需要午睡呀!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5
這是呆在門診科的第二個星期,但卻是我第一次獨自抽血,第一次打針,第一次看見搶救驟停的病人,第一次看到呼吸機,也第一次學習呼吸機和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第一次獨自一人做心電圖,第一次接觸洗胃機、好多好多的第一次,每一次都有著特殊的經歷和含義。
在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抽血。還記得那天,老師們都在忙著護理其他的患者,忽然,一位大哥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叫我給他抽血。因為之前都沒有獨自抽過血,所以有點擔心。當我正在猶豫的時候,大哥哥說:“沒事,我相信你。”就因為他的這句話,我鼓起了勇氣,但在進針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害怕。當針進了二分之一時依然沒有見到血,我更害怕了,手也不敢再動了。這時只聽大哥哥說:“沒事,別害怕。”于是我鼓足了勇氣再進了針一點點,后來終于見到血了,我很開心,看到這位大哥哥也笑了。我也終于完成了第一次獨自抽血。
經過這一次,讓我后來有了更多的第一次,也讓我懂得了自信和溝通的重要性。第一次的嘗試真的很艱難,因為患者不敢做一個實習生的“試驗品”,他們害怕實習生會做不好,害怕在這個時候在醫院還出即使那么一點點差錯。但為了成功的做好第一次,首先我們得相信自己,然后與患者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我很努力地這樣做了,所以我才有了那么多的第一次。相信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會學得更多。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6
實習第五周,心內科。
心內科有三個組,分布三個區,冠心組、高血壓組、外周血管組。心想見習時跟過冠心組,于是我來到25區高血壓組。雖然名為高血壓組,但是收的病人各種各樣,心肌病,心包積液,心律失常,也不乏冠心。帶教是張祖杰老師,還有陳慧老師。張祖杰,一個特平易近人的主治,就算對實習生也會勾肩搭背,一點架子都沒有,也可以說是我至今為止遇到最沒脾氣的男醫生。在心內科也是相對比較閑,因為跟班的多,但幸好我們組只一個跟班,相對會好點。但是很煩的東西又來了,測晨起血壓,這代表又要犧牲睡眠時間了。周一,剛來報到,接到的命令是等下來個心包積液,去收一下。
其實,我發現只有親自收的病人,我才會我完完全全地了解心包積液是怎么一回事,否則只通過看病例,根本不知道心音低鈍是什么東西.問好病史,當給病人體檢時,我摸不到心臟搏動點,頓時我蒙了。聽診一下,心率100多次的低鈍的心音,唰唰的心包摩擦音,這時才松了口氣,我想我這輩子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的尷尬,忘不了心包積液。周三,陳慧主任查房,事先已經打聽,陳慧主任又是第二個陳剛,所以我已經準備好狂轟爛炸。可天算不如人算,不問問題,讓我匯報病史.我敗給你了,現病史沒問題,關鍵是那些輔修檢查,自己收的我還會去關注,其他人的我哪記得住?從那時起,我便養成習慣,每晚自習都瀏覽一下化驗單.周四,第一次參加死亡病例討論,看到每位參加搶救醫師不是推脫責任,而是從這病例中看到自己處理還有哪些不足,要一個大主任低下頭承認錯誤,需要多大勇氣。周五至周天,張祖杰老師出差,但不代表可以煥散了,任務更大了,因為沒頭了,有些事不敢處理,也只能請教隔壁組吳主任。每天都盼望頭早點回來……
護士門診實習周記 篇7
到門診科已經有一個星期了,這也是我實習呆的第一個科室。還記得上臨床的第一天,老師叫我給病人拔針,可是我害怕自己會弄疼他,因此手伸在那里好一會還是不敢拔,最終還是老師動手的。那時就在想自己怎么那么笨啊?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敢,什么都不懂?這樣下去要怎么辦才好啊?老師看穿了我的心事,告訴我說:沒事,每個剛到臨床的人都一樣,但是只要愿意學,認真學,慢慢就會好了。
經過老師一個星期的教導,我現在敢給患者拔針,抽血,打針了,雖然還是會有一點害怕,但總算有進步,也相信自己會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