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單片機實習心得體會 篇1
結束了兩周的電視機實習,我們又迎來了單片機課程設計實習,真是讓我們受益匪淺啊?學到了很多東西,不管怎么樣,先感謝學校給我的這么多機會。真正的學到了東西。為期一周的單片機課程設計讓我們受益匪淺。此次課程設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考察了我們的焊接水平與編程能力。對于我們應用電子技術的學生而言焊接是不成問題,也很順利;可到了編程時就出現了很大的障礙,先開始的顯示時鐘還算順利,下面的報警部分就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還有加上報警時的音樂也是我們到圖書館里查閱資料由匯編轉化成C語言得來的。本來還以為編程會很簡單的,等到實際操作起來才知道它的復雜性,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得心應手,理解流程是有思維的前提。單片機是我們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所以很多專業知識也都忘記了。不過經過我們一步步的努力,花費的時間與精力終于沒有白費,效果漸漸地出現了。其實本身程序的思維是正確的,只是步驟中有點小錯誤,所以導致整個程序的結果很亂,在仔細修改程序之后,終于一步步地達到效果了。
我們將各個部分的程序編好后怎么都連不起來,出不了預期的效果。對于硬件在編程過程中PCB板的接觸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在進行編譯的時候,數碼顯示管上什么都沒有,按一下旁邊與之相連的元器件時就有顯示了,所以也花費了好多時間在PCB板的重新焊接上。對于軟件我們在時鐘完成后就對其加入了報警系統,可加了之后發現程序亂了,以前的時鐘也不可以控制了。經過反復研究,發現接地接錯了位置,導致了用來報警的紅燈跟綠燈根本不亮,然后就將接地線重新焊接了一下,功夫不負有心人,紅燈亮了,配合編好的程序,用紙板擋住了發射管與接收管之間的信號傳輸,數碼顯示管出現閃爍的效果,并且沒信號的時候綠燈亮,有信號的時候紅燈就亮了,這個現象讓我們喜出望外。經過修改時鐘程序和報警系統都被使用上了,可更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讓它報警?這困擾了我們,數碼顯示管上終于有了閃爍的效果,可報警聲還沒加的上去。老師的要求是除了蜂鳴器上的報警聲再加一段音樂。翻閱了圖書館里的書籍,查出來的音樂程序都是用匯編編的,要將此程序放到主程序中就必須將匯編程序改編成C語言程序。這再次困擾了我們,雖然以前也學過匯編跟C之間的.互換,可都是簡單的,從沒涉及到這么復雜的程序過,改編很是有壓力,經過研究,我們將匯編程序舍棄了,到網上下載了一段音樂程序,是C語言編的。要讓音樂在我們的紅外報警系統中唱出來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雖然找到了音樂程序,但要讓音樂程序跟我們的主程序融合在一起得花費點心思了。
最后在全組人竭盡全力,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程序基本編寫成功,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享受我們成果之時,不得不感慨單片機的重要性與高難度性,所以為期一周的單片機課程設計沒有浪費,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們對單片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雖然最后結果是出來了,可這與老師的精心指導是分不開的,她引導我們的思路,本來一竅不通的我們經過老師的點撥基本上通了,所以說老師是功不可抹的。
單片機實習心得體會 篇2
很多人說,學單片機最好先學匯編語言,以我的經驗告訴大家,絕對沒有這個必要,初學者一開始就直接用C語言為單片機編程,既省時間,學起來又容易,提高速度會很快。在剛開始學單片機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解單片機內部結構而浪費時間,這樣只能打擊你的信心,當你學會編程后,自然一步步就掌握其內部結構了。
單片機的學習實踐。
單片機提高重在實踐,想要學好單片機,軟件編程必不可少。可是熟悉硬件對于學好單片機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學習好硬件,動手實踐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能夠經過自我動手做一個自我的電子制作,經過完成它,以提高我的對一些芯片的了解和熟練運用它。這樣我們就能夠多一些了解芯片的結構。我相信,你完成了一個屬于自我的電子制作,你的單片機水平就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這就是我學習單片機的心得體會,期望給單片機的愛好者學好單片機有所幫忙。
使用單片機就是理解單片機硬件結構,以及內部資源的應用,在匯編或C語言中學會各種功能的初始化設置,以及實現各種功能的程序編制。
第一步:數字IO的使用
使用按鈕輸入信號,發光二極管顯示輸出電平,就能夠學習引腳的數字IO功能,在按下某個按鈕后,某發光二極管發亮,這就是數字電路中組合邏輯的功能,雖然很簡單,可是能夠學習一般的單片機編程思想,例如,必須設置很多寄存器對引腳進行初始化處理,才能使引腳具備有數字輸入和輸出輸出功能。每使用單片機的一個功能,就要對控制該功能的寄存器進行設置,這就是單片機編程的特點,千萬不要怕麻煩,所有的單片機都是這樣。
第二步:定時器的使用
學會定時器的使用,就能夠用單片機實現時序電路,時序電路的功能是強大的,在工業、家用電氣設備的控制中有很多應用,例如,能夠用單片機實現一個具有一個按鈕的樓道燈開關,該開關在按鈕按下一次后,燈亮3分鐘后自動滅,當按鈕連續按下兩次后,燈常亮不滅,當按鈕按下時間超過2s,則燈滅。數字集成電路能夠實現時序電路,可編程邏輯器件(PLD)能夠實現時序電路,可編程控制器(PLC)也能夠實現時序電路,可是僅有單片機實現起來最簡單,成本最低。定時器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邏輯加時間控制是單片機使用的基礎。
第三步:中斷
單片機的特點是一段程序反復執行,程序中的每個指令的執行都需要必須的執行時間,如果程序沒有執行到某指令,則該指令的動作就不會發生,這樣就會耽誤很多快速發生的事情,例如,按鈕按下時的下降沿。要使單片機在程序正常運行過程中,對快速動作做出反應,就必須使用單片機的中斷功能,該功能就是在快速動作發生后,單片機中斷正常運行的程序,處理快速發生的動作,處理完成后,在回到執行正常的程序。中斷功能使用中的困難是需要精確地明白什么時候不允許中斷發生(屏蔽中斷)、什么時候允許中斷發生(開中斷),需要設置哪些寄存器才能使某種中斷起作用,中斷開始時,程序應當干什么,中斷完成后,程序應當干什么等等。中斷學會后,就能夠編制更復雜結構的程序,這樣的程序能夠干著一件事,監視著一件事,一旦監視的事情發生,就中斷正在干的事情,處理監視的事情,當然也能夠監視多個事情,形象的比喻,中斷功能使單片機具有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功能。
以上三步學會,就相當于降龍十八掌武功,會了三掌了,能夠勉強護身。
第四步:與PC機進行RS232通信
單片機都有USART接口,異常是MSP430系列中很多型號,都具有兩個USART接口。USART接口不能直接與PC機的RS232接口連接,它們之間的邏輯電平不一樣,需要使用一個MAX3232芯片進行電平轉換。
USART接口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經過該接口,能夠使單片機與PC機之間交換信息,雖然RS232通信并不先進,可是對于接口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正確使用USART接口,需要學習通信協議,PC機的RS232接口編程等等知識。試想,單片機實驗板上的數據顯示在PC機監視器上,而PC機的鍵盤信號能夠在單片機實驗板上得到顯示,將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第五步:學會AD轉換
MAP430單片機帶有多通道12位AD轉換器,經過這些AD轉換器能夠使單片機操作模擬量,顯示和檢測電壓、電流等信號。學習時注意模擬地與數字地、參考電壓、采樣時間,轉換速率,轉換誤差等概念。使用AD轉換功能的簡單的例子是設計一個電壓表。
第六步:學會PCI、I2C接口和液晶顯示器接口
這些接口的使用能夠使單片機更容易連接外部設備,在擴展單片機功能方面十分重要。
第七步:學會比較、捕捉、PWM功能
這些功能能夠使單片機能夠控制電機,檢測轉速信號,實現電機調速器等控制起功能。如果以上七步都學會,就能夠設計一般的應用系統,相當于學會十招降龍十八掌,能夠出手攻擊了。
第八步:學習USB接口、TCPIP接口、各種工業總線的硬件與軟件設計
學習USB接口、TCPIP接口、各種工業總線的硬件與軟件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是當前產品開發的發展方向。
到此為止,相當于學會15招降龍十八掌,但還不到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境界。即使如此,也算是單片機大蝦了!!
單片機實習心得體會 篇3
在上個學期學校舉辦電子設計競賽,在比賽過程看過一些郭天祥的單片機教程,然后在這個學期真正的理論。通過上課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使我對單片機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系統以51單片機為核心部件,利用匯編軟件編程,通過鍵盤控制和數碼管顯示實現了基本時鐘顯示功能、時間調節功能,能實現本設計題目的基本要求和發揮部分。
在平時上課中由于時間有限和本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有時做某些作業時,花上很多時間才能完成!但是在完成后,成功的喜悅充斥著。
在課上,我認識到計算機有運算器,計算器,控制器,輸入輸出設備組成。之前都是利用開發板,進行程序的仿真。現在不斷利用軟件仿真,但兩者的作用是一樣。在仿真過程中,總是會碰到程序出錯的時候,只好苦思冥想,反復比對程序,在不斷修改后,總會成功。
在第一次是點亮LED燈來熟悉,keil軟件的使用和試驗箱上器材。第一次實驗體現了一個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度。雖然之前做過許多種實驗。但依舊發現自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對已懂的東西沒耐心聽下去,容易開小差;在聽老師講解軟件使用時,思路容易停滯,然后就跟不上老師的步驟了,結果需要別人再次指導;對軟件的功能沒有太大的熱情去研究探索,把一個個圖標點開,進去看看。
在做實驗中,由于沒有課前準備的意識,每每都是到了實驗室才開始編程,完成作業,導致每次時間都有些倉促。在與同學討論,換種思路,換種方法,把問題給吃透。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和實踐能力是作為我們這個專業的基本素質。依賴性很大,剛開始編程序時喜歡套用書上的語句,卻對語句的理解不夠。于是當程序出現問題時,不知道如何修改,眼前的程序都是一塊一塊的被拼湊整合起來的,沒法知道哪里錯了。但是編程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錯誤。在錯誤中不斷摸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