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實習心得(精選3篇)
人民警察實習心得 篇1
當整個城市還未蘇醒,天邊仍掛著點點星辰時,我已出門上班去了。利用假期時間,我到了離家不遠的監獄實習,心情興奮而緊張!
眾所周知,監獄作為警戒重地,都建在了城市的邊遠地區,甚至是荒涼的僻壤,高墻電網,這一切看了都讓人覺得森嚴、肅穆。家住在市區的獄警每天早上一坐上班車,也就開始了他們繁忙的一天,如今我和他們一樣!
我們都知道,自由是我們人的本能欲望,是我們人的自然訴求,是生命體自然伸展的空間,是心靈的自我釋放與解脫……人們常說:失去的才是最可貴的。對于服刑人員而言,自由刑意義在于:讓不懂不珍惜自由的人們,在經歷一定程度的自由剝奪的過程中,去體味自由的真正涵義。
很多人對監獄沒有什么概念,因為他們只是從影視和電視上才看到監獄的樣子,從書中知道那是關押懲罰犯人的地方,很難想象在一個封閉的場所失去自由的生活。在實習的第一天,我的感性認識是:服刑人員24小時隨時隨地被攝像頭監控,睡覺都是開燈的,一點個人隱私都沒有。服刑人員基本上都有工作,比如監獄內正在蓋一座大樓,有生產車間,有服刑人員在打掃衛生,有服刑人站崗,有服刑人員做飯。在這個特殊的群體里面,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眼神,憂郁、無助、畏懼、自卑、呆滯……監獄人民警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
在監獄系統有一句老話叫“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許多家庭都是祖祖輩輩的堅守在祖國這個最特殊的崗位上。更多的時候是沒有人贊許,甚至有許多人都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職業,怕別人看不起。但是就像歌里唱的一樣,你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你們在守衛著祖國的安全。就像哲學家們說的一樣,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事情就改變一個人,但是我相信許許多多的前輩和同事們都做到了,所有他們從不苛求什么,從來都不會覺得有什么抱怨。獄警經常幽默地說:“這算什么,早睡早起,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嗎!”這樸實的話語,透著是那么的真誠。到了工作崗位上的獄警們,早已忘記了倦意,有的只是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實習過程中,我體會到基層獄警的工作很繁忙、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工作任務重、責任大,而這些獄警每天都在爭分奪秒的工作著,他們認真細致的做著自己的工作計劃,生怕漏掉任何細節問題。看得出來,“落到實處、責任到人、盡職盡責”已成為廣大獄警工作的準則。
獄警們的工作一忙起來,午休的時間已經習慣性的被省略了。下午一兩點鐘吃午飯的獄警不在少數,即便是吃著午飯,心里還惦記著自己崗位上的事。瞧,炙熱的正午陽光下,大墻下匆匆走過的他們沒有感覺到烈日和滾燙的空氣對他們的侵襲;如果是北風呼嘯的寒冬,他們頂著狂風大雪,身體被吹得左右搖晃,獄警們就是憑著這股強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戰勝了一個個酷暑嚴寒。
與其他行業相比,獄警們早已習慣了值班、加班,當人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踏上回家的路時,伴隨著夕陽西下、鳥兒歸巢的街景,心情多少有些輕松釋然;可勞動現場的獄警們仍要繼續工作,逢年過節,人們舉家團圓,飲酒高歌時,大墻里的獄警們還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如果我沒記錯,每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會在節目進行的中間穿插一些對特殊崗位祝福的話,如中國公安干警,交通警察,武警等等,可卻從未提過監獄人民警察。當每家過著大年的時候,我們的監獄人民警察們在陪著服刑人員們過年。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犯人的情緒波動是最大的,如想家,想孩子,還有些犯人是因為家里沒有親人來看他們,情緒低落的。這個時候監獄人民警察們要照顧他們,給他們親人般的溫暖,又要教育他們,可誰曾想過,他們的家里也有著親人在盼著他們能回來過年呢?甚至有些女干警都因此和丈夫鬧得不愉快,大多都是因為孩子沒有人帶啊!
獄警們不是鐵打的,他們有年邁的父母,有蹣跚學步的孩子,有新婚不久的妻子,他們會流淚,他們會思念,他們更會想家,但他們經常說:“干了獄警這一行,奉獻是應該的。”也許有人會說:“值班、加班,不新鮮,又不是無償勞動,補助總是有的吧!”孰不知,獄警們的每次值班、加班,肩負的責任遠遠超過八小時的工作,警惕性要高于白天的幾倍,這種精神和意識上的工作量、工作壓力,又怎能用金錢來衡量呢?
當月亮悄悄地升起、星星爬滿枝頭、周圍的一切都已入睡時,獄警們仍要繼續工作:他們巡視著深夜下大墻的每個角落;即便是凌晨兩三點,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獄警們就是這樣渡過的一個個不眠之夜,他們沉默無語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人生,像那寂靜的深夜一樣,悠遠而深邃!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獄警們放棄了享受天倫之樂和合家團圓的日子,選擇了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放棄了城市繁華優越的工作,選擇了枯燥、艱苦的監獄事業;他們淡薄名利,遠離浮華,選擇了奉獻。這就是不被人們所理解的獄警;這就是不善言語的獄警。可就是這個幾乎不在人們視線和話題中提到的職業,卻是無比神圣的。我祝福所有的監獄人民警察們,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有了你們才有今天祖國的安寧,有了你們,才能挽救那些迷途知返的“羔羊”們。你們的辛苦不是常人能理喻的,但是我相信你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通過這次實習,不僅讓我學到了一定的監獄管理實踐經驗,也讓我體驗到了監獄人民警察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更加堅定了我為監獄人民警察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和信念。在這里我忠心地祝福我們最可尊可敬的監獄人民警察永遠健康幸福,快樂一生!
人民警察實習心得 篇2
轉眼間為期四個月的實習生活已圓滿結束,在這段短暫而又漫長的見習期間可以說是讓自己受益非淺。說它短暫的原因是個人感覺監獄基層管理工作復雜且艱難,短短的四個月時間是絕對不夠進行全面學習更不用說掌握、探索之類了。說它漫長緣于我們的實習單位“甘孜監獄”。
地處高原,氣候惡劣、條件艱苦,有很多人的確很難適應這里的生活。但無論怎么講我都還是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來要求自己,始終如一的帶著用心學習的態度和踏實工作的原則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實習任務。回憶這段特殊的學習時期,我的主要感受是以下“五個差別”:
一、學校學習與工作實踐的差別
通常來講在校的認真學習是為將來更好的工作打下堅實地基礎,但是當你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難免發現會有很多不宜操作之處。當然,這是每個人將面臨地一個轉型過渡時期,就像我們系主任(安主任)曾多次強調:要求我們要從一名士兵向一名學生做好角色轉變是一個道理。但是“說起容易做來難”,畢竟理論上的知識與實踐當中的操作的確還存在著很多實質性差別,下面舉三個我在實習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實案例:
一、少數規定與實際操作相沖突。兩名罪犯為了一點小事發生沖突并動起了手腳,當干警在處理的過程中卻因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而不得不中止。這個問題就是兩名罪犯誰都不承認是自己先動手打了對方,負責處理這件事的干警采取了教育、開導、誘導,甚至后面還進行了威脅,包括告訴他們要調取監控錄像,但是這些對于罪犯來講都不管用。只到最后真的調取了監控錄像,確定了先動手打人的那名罪犯后再來詢問都還是不主動承認,在這樣的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給了那名動手打人的罪犯兩巴掌,奇怪的是他馬上就承認了。對于這件事情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最后通過仔細觀察和向老干警請教后得出的結論是:監獄規定要求干警要進行人性化管理、以說服教育為主等相關政策在罪犯日常管理中,特別是“個別”罪犯管理中至少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實施。
二、教育改造與勞動改造相沖突。記得我們在參觀成都監獄的時候,監獄領導給我們介紹了他們的“育新學校”。“三大改造手段”當中教育改造和勞動改造也是并列存在的,可是在罪犯的現實管理當中我發現幾乎沒有教育改造且只有勞動改造。對于這個問題我也進行了觀察和請教老干警,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是每個監區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生產任務,而監區所從事的廉價生產如果不進行加班就不可能完成規定的任務,但如果加班也就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集中教育,更不用說課堂教育。二是目前警力嚴重不足,至少在“甘孜監獄”目前根本沒有專職的管教、教育干事,所有人甚至包括監區長都得參加監區帶班并值班,在這樣的情況下干警也根本抽不出時間和精力來對罪犯進行教育改造。
三、現有規章制度與當前社會群帶關系相互沖突。應該說現在監獄管理的規定、制度已基本健全,特別是在罪犯的行政獎勵與懲罰和法律獎勵與懲罰方面所采取的“九分制考核”、“嚴禁二十條”、“服刑人員行為規范”等相關規定在基層干警中是相當認可的。但在實際管理操作中難免會存在所謂的“關系戶”,這本身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當前中國社會環境背景下更是不足為奇。但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很多時候基層干警根本無法決擇輕重應向哪一方傾斜。
二、印象監獄與現實監獄的差別
以前總是通過道聽途說、電視熒幕得知監獄的一些不太真實的信息,所以在我印象中的監獄應該是非常陰暗、單純的場所。如果非得做個比喻那我感覺監獄的管理和設置就應該像部隊或者說學校一樣,物品擺放整齊劃一、日常管理工作由警官發號施令、罪犯休息時間相當之多,一般都用于學習或者隊列訓練為主。可是當我親身走進監獄之后才發現原來并不是這樣:首先是硬件設施是跟想像的不一樣,比如個別身體魁梧的罪犯會因為囚服太小而只能穿帶有標志性的便服。再比如罪犯的住宿條件達不到指定的要求,加之空間受限、物品不夠統一、設施不夠齊全等問題導致根本無法進行標準的內務統一。其次是罪犯的生活跟想像的不一樣,在值班期間我發現,罪犯每天早上八點出工勞動,十一點半收工吃午飯,十二點出工勞動,十七點半吃晚飯,十八點加班,二十點半收工,二十一點收監,二十二點熄燈。為此我感覺這更像一個工廠招收了很多為了掙錢而拼命上班的員工在進行產品加工一般。
三、監管罪犯與其他管理的差別
其實“領導”一詞在國外很多人已經用“服務”來代替了,這說明現在的管理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我管你(我說你做)這么簡單了。據我所知現在就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單位、企業都在向這方面進行改進,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團隊,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想發揮出自己團隊的最佳作用,領導就必須做好犧牲的準備,因為你自己不為員工付出,員工就不會為你“賣命”,這樣雙方就會同時失去很多利益。但是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存在自由選擇和雙方得利的前提。
監管罪犯卻與之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是政治地位不一樣,監獄人員警察管理好罪犯是國家和法律賦予的使命和職責,而罪犯則是法律給予其相對應的懲罰,所以干警跟罪犯之間的關系是職責關系,而不是利益關系;其次是管理對象不一樣,監獄人民警察所管理的是正在接受刑罰執行的特殊人群,分析服刑人員犯罪的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大部分都在于利益(如盜竊、搶劫、非法買賣等)和義氣(如復仇、頂罪等)兩個方面,對于一個能為了利益和義氣愿意犧牲人身自由的人絕對是抱有僥幸心理或者有其它心理有問題的人。跟這類人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維進行相互交流溝通的(如上面所舉的打架的例子);再次是管理方式不一樣,常規管理過程中可以選擇辭退或請辭的方式,而監管工作是一種強制行為,干警不能因為他確實不聽話或者沒有能力來管理他而將他釋放,只能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如何將他管理好,所以這也是干警經常頭痛的一個難道;最后是管理范圍不一樣,常規管理一般只限于工作方面,對于愛好、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他們無權過問。而監管罪犯則是面面俱到,干警要負責他們吃飯、睡覺、穿衣、購物、看病、生產甚至是走路。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去管理一群人往往會使人筋疲力盡。
四、藏族罪犯與漢族罪犯的差別
因為藏族罪犯(甘孜監獄現在有85%左右的罪犯是藏族)以前的生活中就有自己的很多民族特點,再加上生活成長的地區相對封閉,接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國家法律法規也宣傳地不夠深入,甚至有極少數罪犯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到監獄服刑。通過觀察,我將藏族罪犯與漢族罪犯的差別總結為“七講七不講”:不講科學講信仰;不講法律講宗教;不講知識講傳統;不講警察講活佛;不講團結講家族;不講規距講習慣;不講道理講拳頭。
五、服從管理與管理罪犯的差別
對于“服從管理”和“管理罪犯”本身就是監獄人民警察一項為人處事的藝術,我想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如果能將這兩點做到不“顧此失彼”,那他將會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渡過完美的一生,并且能夠實現自己的最終理想。通過這段時期的實習生活,我自己也有對“服從管理”和“管理罪犯”的一種解釋:
服從管理:作為一個當過兵的人來講,我認為服從絕對是第一位的,換句話講無論上級下達的命令正確與否,首先在頭腦里的反映就應該是按照上級的意思去立即執行。至于該不該做、后果如何可能會放到后面去考慮。當然,如果上級下達了明顯錯誤的指示命令,那也可能會采取邊執行邊匯報甚至是越級匯報。但是,要知道領導是會很難得下達一次錯誤命令的,所以說上級的指示不應該有折扣、拖延現象,更不能出現借口推辭甚至是當面頂撞的現象。
管理罪犯:在罪犯的管理上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從來不相信有“油鹽不進”的人存在,管理罪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以感化教育為主。自己在實習期間把罪犯管理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以身作則、親歷親為、以理服人;二是公平、公開、公正、一視同仁;三是以理服人、用制度管人。
人民警察實習心得 篇3
寂靜的鄉村.繁華的城市……春夏秋冬.隨處都能見到人民警察的身影。
雖然他們不是高山,卻有著比山還豪邁的雄心;不是江河,卻
有著比江濤更澎湃的激情;不是詩人,卻揮灑出無數壯麗的詩篇;不是哲人,卻用自己的行動向人們講述著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奉獻。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廣場上玩,只見廣場上人山人海: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舞龍、有的舞獅……可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有一個孤單的背影,原來是一個3歲不到的小朋友,她非常著急,嘴里不停的念叨著:“我的媽媽呢?我的媽媽不見了!”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向我這邊走來,哦,原來離我們不遠處,有一位警察。她跑過去,拉著警察叔叔的手說:“叔叔,我和媽媽走丟了.”在警察叔叔耐心的幫助下,和媽媽走失的小朋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可見警察在小朋友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這份信任是根深蒂固啊!
沒有任何一種職業能比警察更酷,很多的人民警察都是獻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為這些人民警察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人民警察不一定都是戰斗的。他們的職位不同。如:交通警察、刑偵警察等等,但他們同樣是為人民服務,同樣偉大。
我發現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還是夕陽西下,人們匆匆往家趕的時候,交通警察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因為有他們無私的奉獻,我們的生命安全才得到保障。因為有他們的無私付出,多少家庭才得以團聚,因為有他們,我們的城市才更平安……
我想對所有的人民警察說:神圣的人民警察,你們是寒風中送來的炭,你們是災難中迎風的旗幟,風雨中撐起的傘,你們是困難中揚帆的希望,你們是陰霾中明媚的陽光……這就是我心目中最可敬的人——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