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崗支教實習計劃(精選3篇)
頂崗支教實習計劃 篇1
一、教師理念
頂崗支教,作為師大的優良傳統,已傳承多年。作為實習生,我們本著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目的。經過學校兩年半的理論學習,在實習期間,要把理論知識靈活運用,真正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新課改下,教學強調"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形式。因此,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結合真正的學生、真正的課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二、課堂教學
初到平山二中,實習的前一周都在聽課。雖然接下來會安排我們上課,但是,我們仍需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其他正式教師是如何備課、講課,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并且,自己要試著備課、寫教案,并與指導教師的備課、教案,進行對比、學習,積極與指導老師交流想法以及心得體會,并請指導老師給予指導,并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及建議。
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認真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尋求最適合的方法傳授知識,并虛心向自己的指導老師詢問細節問題。我的指導教師韓老師是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的優秀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多觀摩韓老師的課,認真聽取建議。
自己上課時,要請自己的指導老師或者其他老師去聽課。課后與老師共同探討教學效果,查漏補缺,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錯難懂的知識點,認真做好課后反思工作,發現了自身的`不足,積累更多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備一節課,不僅僅是備課堂,還要備學生。在對學生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還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績、個人喜好、性格特點等。
三、班主任工作
在實習期間,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上好一門課,更是要學習如何與學生相處,如何應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問題。而這些大多都體現在班主任工作上。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干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積極負責,認真到位。課間操、課堂紀律、午休、自習課等等,每樣事物都要配合班主任負責到底。在監督他們的同時,要不忘結合他們的個性特點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主題班會,以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目標,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我們實習生,在教好班級的學科教學時,也要擔任自己實習班級的見習班主任,要多跟著班主任學習如何處理日常事務,并協助班主任完成班級管理工作。
四、完成師大本部下發的任務
完成師大頂崗辦下發的任務,及時上傳博客、心得體會、活動總結等。身為組長之一,要協助并配合組長,與其他實習成員共同做好宣傳工作。
通過一周的聽課,我見識到真正的人民教師上課時的風采。雖然都是上的初一下學期的課,但是每位數學教師的上課風格、課堂教學安排都獨樹一幟,在接下來的實習生活中,我還要多多汲取老師的經驗。
頂崗支教實習計劃 篇2
一、教育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在實踐中自主自覺地加深并升華對所學理論的認識,獲得有關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與全面鍛煉,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中向優秀教師學習,認識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樹立和鞏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
3.通過實習,全面檢查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以促進我們的教學能力。
二、教育實習時間
__~20__學年第一學期第2~10周(即9月13日至11月14日),共2個月。
三、教育實習內容及要求
(一)教育教學
1.常規教學工作
(1)聽課、評課:實習生聽課、評課次數不應少于10次。堅持互相聽課和評議制度,認真做好聽課和評議記錄。實習生互相聽課和教學評議的情況作為考察實習生態度和教學能力的依據之一。
(2)備課、授課:常規實習要求獨立備課、講授新課8節以上(不包括重復課)。為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每節課上課前必須進行檢查性預講,同組實習生參加聽課,并邀請原科任教師參加。預講后由聽課師生提出意見,實習生對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送原任教師審閱,待原科任批準后方能正式授課。
(3)學習輔導及作業批改:在批改作業前,要認真研究作業的正確答案,特別對比較復雜的疑難問題,要經過集體研究,作出統一正確答案,送原科任教師審批,然后才可著手批改作業。作業批改后,應先在小組組內互相檢查防止錯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教師審閱后才發給學生,對于作業中普遍錯誤,要進行集體輔導;對個別學生的錯誤,要進行個別當面輔導。
(二)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計劃:在1-2同內了解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制訂出班任的工作計劃。內容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標要求、班級活動安排、主題班會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集體工作措施等。
2.主題班會:要求至少上一次主題班會課
3.班級集體活動:要求獨立組織一次班級活動,可以包括班課、團課、班干部會議、班團活動等。
4.后進生轉化工作:至少深入了解1個后進生的學習、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情況,作好個別學生的轉化工作。
5.綜合實踐活動:應用本學科知識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或知識講座。未經實習學校批準或同意,實習生不得擅自組織校外集體活動或將學生帶出校外進行其他活動。凡是校外集體活動,必須以原學校教師為主組織,實習生輔助管理。
6.其他:指導早讀、早操、文體活動、檢查教學日志、檢查衛生、批改周記、家訪等。
(三)研評工作
1.教研
(1)教學技能實訓:在暑假期間,每個實習生要自行訓練教學技能。
(2)教學研討會:隊伍每周召開教學研討會,討論本周的教學反思總結。實習期間舉辦一次陽江區實習隊伍研討會。
(3)教學調查:教學調查可1~3人合作,課題確定要注意結合實習學校的特色。每位實習生均需寫一份3000字以上的調查報告,同組間保證同學院不出現雷同即可。若評選上優秀調查報告,可作為畢業論文,并予以適當獎勵。
2.評估
(1)實習成績評定:實習隊長寫全體隊員的小組鑒定,填寫考勤表;原科任教師和原班主任寫好實習生鑒定,初步評出教學和班主任的實習成績;實習學校簽寫意見和加蓋公章后交領隊教師帶回教務處教育科。
(2)華師指導老師到校檢查:中期巡查一次(指導老師跟華師領導),需安排實習生上公開課展示,召開隊會匯報實習成果。實習期間指導老師會單獨再巡查一次。
3.評優
第八周隊會,采取不記名投票選出隊伍“教育實習積極分子”(人數不超過全隊1/3)。實習結束后,各隊三天內將名單上交教務處教師科審批。教務處推薦“教育實習積極分子”到學院參評“優秀實習生”(占本院師范生總人數25%)
(四)宣傳工作
1.團隊文化設計
(1)隊伍logo設計
(2)實習隊名片設計
2.宣傳報道
(1)建立微博、博客、微信公眾平臺
(2)陽春一中校園宣傳
(3)實習隊員風采展示
(4)實習期間動態報道:每日寫一遍通訊稿,作為實習日志。最終日志要打包上交教務處。
(五)財務后勤
1.后勤
(1)住宿
(2)交通
(3)飲食
2.財務
(六)文體活動
國慶放假期間組織隊伍出游。(希望是陽春本地人負責。)
四、教育實習安排
(一)階段工作安排
教育實習階段
具體工作
準備階段
(6月下旬到9月上旬)
(1)待8月中下旬陽春一中確定學校的工作安排后,隊長將本實習隊的工作安排發至陽春一中黃顯連主任處,并打電話確定學習學校對實習隊伍的要求、各科目的教材版本、年級、實習期間的住宿情況。確定情況后,實習隊召開會議,落實個人的實習任務、內容。
(2)隊員在暑假期間自行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了解新課標要求,練習基本教學技能(特別是三筆字、教態),掌握班主任工作內容及技巧,可事先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
(3)陽江區實習隊長商量、確定出發時間。
(4)財務負責人作好財務安排;交通負責人作好交通安排;宣傳負責人作宣傳工作。
見習階段
(9月13日到9月20日)
(1)擬定9月13日(星期天)下午到達陽春一中,安排宿舍、領飯卡;召開見面會,與學校領導、科組老師見面,了解學校、科組、班級的基本情況及陽春一中學校的各項工作規章制度;晚上召開隊會。
(2)9月14日早上,隊員跟隨班主任、科任指導老師與學生見面,即日起參加班級活動。
(3)見習期間,隊員要積極聽課、評課(鼓勵跨學科聽課評課),參加科組的教研活動。在科任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備課、預講。
(4)盡量在第一周內記住實習班級學生的名字,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向班主任老師虛心學習,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并認真準備班會內容。
實習階段
(9月21到11月7日)
(1)繼續完成見習期間的內容。
(2)正式上課前要上好試教課,認真請教指導老師的意見,正式上課時可邀請指導老師聽課。
(3)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加強后進生的學習輔導。遇到突發事情,先請教班主任老師,不要擅自處理。
(4)國慶期間開展教育調查。
(5)隊長要聯系指導老師,確定老師到校指導時間,組織安排好迎接工作跟公開課。
(6)除每周召開隊會外,另召開一次陽江區實習隊伍研討會或交流會,時間待定。
總結階段
(11月8日到11月14日)
(1)實習第七周,各實習生撰寫工作總結和個人鑒定,隊伍返校包車安排。
(2)實習第八周,召開總結會議。安排好實習成績評定工作;隊伍返校包車安排;寫好對中學的“感謝信”。
(3)完成實習評定:①隊長負責寫出全隊成員的小組鑒定,填寫好隊員的.考勤表;②原科任教師和原班主任寫好實習生鑒定,初步評出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成績;③實習學校簽寫意見和加蓋公章;④交領隊教師帶回教務處教師教育科。
(4)實習隊長收集每位實習生個人總結或專題總結、調查報告等材料,寫好實習隊工作總結,回校后三天內上交實習隊的總結及實習生總結、調查報告等資料。
(5)各實習生回校后三天內將調查報告、個人總結或專題總結、《__師范大學教育實習手冊(二)》、班主任工作計劃、班會或團課講稿交給本系教學法教師。
頂崗支教實習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對于高一(11)班的學生,我準備本著以下四個原則來執行我的一切計劃和任務:
尊重;信任;共情;關注;
記得蘇聯的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教育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尊重和信任”。他認為“盡量多的要求每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的尊重每一個人。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兒童的人格,相信他們的力量,善于發揮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并以深厚的感情來對待和教育他們,要相信學生都有積極的一面。我們也明白,你如果不負責任的去埋怨或者是批評或者是懲罰一個學生,就是對他人格的極度不尊重和不信任,那樣的結果是換來學生對你的不尊重和不理解,結果是班主任工作的極難開展。我們也知道”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用人不疑問,疑人不用“。只有在了解的基礎上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
所謂”共情“是指要和學生的感覺保持相通,即樣經常換位思考,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就講過教育要成功重要的有兩條:一尊重二換位。只有我們經常的換位思考,我們才能明白學生在想什么,他想的對不對,他的做法是否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征。我們很多老師總是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行為,來判斷是對還是錯,其實這樣的出發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對孩子不公平,對老師也不公平:這樣違背了人類發展的正常順序。我記得前幾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小男孩躺在媽媽懷里撒嬌,就問他媽媽這個孩子多大了,結果得知他已經8歲了!我很驚訝,自己記得自己8歲的時候已經上幼兒園了,而且蒙老師的信任還做了班長,負責班級的門上的.鑰匙的保管!自己當時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但是現在再看小孩子,他說自己已經8歲了,在我的眼里還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可愛!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可能他的內心已經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了!所以我們班主任用情要深,還要準!
所謂”關注“,就是關注學生的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功,同時一個好的班級或一個好的班主任一定要對學生的成長記錄負責,要負責記錄下孩子的成長中的每一次激動和成功的喜悅!和孩子一起分享!
二、奮斗目標:
對于高一(11)班的奮斗目標,我還是很認同我以前的觀念,就是要達到一個標準的中學生的形象,需要做到”八有“:”有人格,有胸懷,有教養,有能力;有計劃,有規律,有效率,有成績“。前面的”四有“是教育學生怎樣做人,后面的”四有“是教給他們如何學習。
1、”有人格“是做人的最起碼的標準;
2、”有胸懷“會使我們的班級集體變得融洽,同學們之間會親如一家;
3、”有教養“,注意,”教養“并不是一個特別貶義的詞,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紅燈的時候照樣橫穿馬路,如果你問他為什么?他會回答:因為沒有警察!好像他遵守交通規則是為警察遵守的。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經常看到學生在”檢查“中寫到:我對不起老師的教育之情,對不起家長的撫育之恩------好像他們整天的學習是在為老師學,為家長學,可惜的是我們有許多教師看到學生以上的”檢查“,可能就以為學生真的已經悔改了!像這樣的學生和老師都屬于沒有”教養“的范圍!
4、那么什么是”有能力“呢?有的學生每次考試分數很高,但是到宿舍里面衣服不會整理,襪子洗不干凈,被子不會疊,不會唱歌,不會吟詩,不會書法,不會組織,不會演講,不懂幽默┉┉這樣的學生我覺得就是沒有能力,無怪乎很多高考的高分者到大學里是那么的失落,因為他們的高分低能被暴露的一覽無余;
5、”有計劃“:很多學生是得過且過型,他們整天忙忙碌碌,或者無所事事,這些都是沒有計劃的表現,可能有的學生會不服氣,說我有計劃,比如明年我要考上大學,但那不是計劃,是理想、愿望,或者是你的計劃太空洞,可操作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