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實習計劃(通用3篇)
導游實習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全國導游員資格證書》是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必須獲得的職業技術等級證書,也是他們求職謀生的重要工具。其中的《現場導游》實訓環節很多,必須將課堂書本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該專業實習是學生在旅游景區或旅行社工作人員指導下,對現場導游技能、技巧進行觀察、分析,獲得感性認識的實踐活動之一。學生通過實習,既可以印證所學專業理論知識,了解導游員的工作特點,加深對旅游景區或旅行社工作環境的認識,又可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培養熱愛旅游事業的感情,促進專業思想的形成與鞏固,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
二、實習目的
1、掌握現場導游的方法和技巧。
2、加強對旅游景區和旅行社工作的認識。
3、提高學生導游服務技能和專業素養。
三、實習班級
旅游0401班、旅游0402班、文秘0401班,共計100人。
四、實習時間與內容安排(7天6晚)
四月16日—18日:專家授課、指導三天
四月19日—20日:現場導游見習兩天
四月21日—22日:現場導游實習兩天
五、實習地點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
六、實習要求
1、知識準備:了解桃花源風景區的詳細情況。
2、心理準備:作好吃苦扎實求知的準備。
3、物質準備:帶好有關書籍和記錄本以及換洗衣物。
4、根據景區情況將全班分若干小組,并選出正副組長負責本小組實習工作,小組長每天向指導老師交一份本小組的實習書面小結材料。
5、注重儀表,打扮得體,穿著大方、整潔,穿輕便舒適的鞋子。
6、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服從指導老師及景區工作人員的安排,愛護景區內一草一木,愛護賓館內一切設施。
7、講究文明禮貌,使用規范的服務用語,不得與客人發生爭吵,要親和有禮。
8、實習期間,晚上不得私自出門,不準上網、打游戲等,嚴禁抽煙、酗酒、打牌、賭博、斗毆。
9、不準擅自離隊,如有緊急事情,必須向指導老師請假,經同意后才能離隊。
10、實習結束后,必須作好實習總結,認真填寫實習小結表。此次實習成績由帶隊領導、老師和景區有關工作人員根據學生表現綜合評定,并評選出20%的優秀實習生。
七、實習老師的工作
1、帶隊老師要對實習隊的工作全面負責,認真做好實習學生紀律管理,關心學生生活,保證實習工作圓滿完成。
2、帶隊老師要多聽取學生反饋意見,有針對性在對實習工作予以指導和總結。
導游實習計劃 篇2
我是教育學院的,本學期要在二中進行為期四個月的的實習生活,我對實習生活也有一些期待,對實習工作也進行了一些計劃,希望實習工作能順利進行。我對實習工作也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
第一,在到達實習學校后,首先要安排好自己和頂崗同學的生活,利用自己對學校的認識幫助同學快速的熟悉學校的情況,補辦齊全生活和工作用品,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快速的融入其中,認真的聽取當地老師的教導。完成頂崗培訓。
第二,見習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確定指導老師,去跟知道老師具體學習技巧,實習工作條例,自己所將的具體年紀是什么,然后對所講課本進行整體的研究,對所講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與知道老師進行交流,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觀摩任課教師的教學示范課,集中與分班觀摩原任課教師講課,聽取原任課教師介紹經驗,在此基礎上修改教案;擬定班主任實習工作要點,了解實習班級的教學要求、思想品德和學習生活狀況。另外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快速的記住本班同學,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第三,到了正式講課時,在知道老師的指導下,逐漸熟悉實習環境,了解實習基地的工作程序,嚴格按照指導老師和當地實習單位的要求開展工作,認真進行實習實踐,在整個實習階段,了解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遇到困難時,應及時與當地老師交流,另外,在課下,應認真撰寫實習日志和實習總結,及時完成實習手冊任務等。
最后,實習結束后,及時上交實習作業,實習總結等材料,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認真配合老師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并順利從實習單位回到學校。
導游實習計劃 篇3
目標: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做人
重點:通過教育實習了解中小學的教育規律及教改現狀,進一步認識教師在提高全民素質、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激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主要活動計劃及實現方式
1、通過教育實習,使我基本熟悉《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一堂課的教學環節、教學環境、教學技巧,初步具有中學相應的教學工作能力。完成實習感悟、個人實習計劃、實習學校概況和教師職業生涯隨筆四個部分。
2、通過教育實習,提高師范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完成基本的教學工作。完成包括觀課記錄,實習教案和課程分析三部分工作。
3、通過教育實習,使師范生全面了解中學教育的現狀,通過班主任實習讓我們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完成一次主題班會,一次社會實踐。能進行班級情況分析和學生個案分析。
4、通過教育實習,最關鍵的是進一步樹立人民教師的責任感是使命感,鍛煉獨立工作的能力。最后對實習進行總結,包括課堂教學反思,和一篇教育教學微課題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