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士實習小結(通用3篇)
急診科護士實習小結 篇1
初到搶救室,我覺得她們的工作服很好看.跟病房里不一樣,不是傳統的白大褂,而是藍色的襯衫樣的上衣和褲子.我喜歡這樣的衣服,看上去很輕巧,做起事情來也不覺得是累贅.很巧,我在那里的時候,正好是急診搬入新大樓,所以醫院通知了各大急救中心,停止接收急診病人.但仍有病人陸續的送來,包括外地的.我曾看到1對老夫妻和小孫女被強盜用斧頭砍傷,第1次這么近距離接觸大出血的病人,最后老先生和小孫女門診手術就可以了,而老太太則由于顱內出血最終死亡;還有個大學剛畢業男孩.原本住血液病房的,后來在看專家門診的過程中,突發腦膜白血病,送入搶救室,盡管使用了大量化療藥物,不過聽說到中班的時候,還是死了.搶救室的有2名護士翻班,我上中夜班的時候,一個晚上,一輛救護車也沒有,外面是太平了,可是里面有點不太平.搶救室里躺著3個病人,其中一個還是精神分裂患者,一整個晚上自言自語,也不知道說些什么,擾的旁邊病人意見很大,但也無可奈何.另外還有個是肺癌患者,不過在半夜的時候,盡管所有搶救藥物下去,最后還是死了.看來,我這個人還是滿陽的.
并且一路陽到臨觀室.臨觀室的布局其實和病房一樣的,不過這里收治的疾病并沒有限制,但都是內科疾病.一般等到病房有床位了,則從臨觀室轉入病房了.不過我看下來,大部分都是些呼吸,心內疾病的老先生老太太的.這里的補液量很大,放眼看過去,一整臺桌子的補液,每天專門有1個人負責沖補液配藥.因為用米力農這類藥物很多,所以泵幾乎都是人手一個.有個心衰的病人就是在我同學夜班的時候去世的,而我中班夜班,一路無事到底.
我個人覺得,我比較喜歡搶救室,我喜歡它的爽氣.接到病人,做出最初的判斷后,該送哪就送哪,沒有寫不完的護理記錄,沒有整理不完的醫囑單.空閑的時候很空,當然,忙起來的時候,恨不得腳都能來幫忙,既刺激又緊張,但我還是滿喜歡搶救室的.
急診科護士實習小結 篇2
急診的護士都是超人,這句話用的一點都不為過。剛到搶救室時見到病人血腥的場面我嚇得站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老師們沉著冷靜的給病人搶救,同時也沒忘記站在旁邊的實習同學,一步步的將我們拉進這種場景,慢慢的我也基本上能適應這種工作氛圍了,莊重嚴肅而又富有愛心的對待每一位生者或死者。真的很崇拜老師們嫻熟的技能,沉著的心態。在急診工作壓力那么大的環境下老師們都能很從容的工作,這些都是我要好好學習的。
現在我也不會面對一些慘烈的景象傻呆呆立著了,再也不會在小孩或者老年病人的床旁陪著家屬難過,而忘記手上的操作了.適當收起自己的恐懼和憐憫,冷靜地完成剛完成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對病人好.
當恐懼和無謂的憐憫消亡以后,我才更有能力全身心投入到搶救病人中,才能使奄奄一息的病人穿越死亡獲得新生.
急診科護士實習小結 篇3
從前很喜歡看影視節目中關于急診科的故事,覺得故事中的醫生和護士是那么的果斷和干練,具有魅力,讓我羨慕不已。沒想到多年后長大學成的我現在也有幸成為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漸漸找到規律,這才真正體會到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談何容易!
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