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專業認識實習報告范文(精選3篇)
電氣專業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篇1
電氣認識實習報告怎么寫呢?寫作格式和思路是怎么樣呢?大家可以借鑒下列這篇標準版的電氣認識實習報告范文的寫作方式,然后結合自己的實習情況去寫。
一、 前言
20xx年X月X日下午1點30分,我們參觀了位于揚州的江都五十萬變電所。這次參觀學習,使我了解500kV江都變電所是江蘇省第一座、華東第二座、全國第八座500kV變電所,1985年6月1日開始基建,至1987年12月27日投入運行。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了解到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并使我對發電,輸配電,電氣設備和控制設備等各個環節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和了解,增加了我們對本專業的更深一層的理解,受益匪淺。
二、 企業介紹
500KV江都變電所位于江蘇省江都市北郊,占地160畝,是華東電網重要的樞紐變電所。江都變電所是國家七五重點工程,始建于1985年,1987年12月27日正式投產,1999年二期擴建工程順利完成。江都變電所是500KV華東東線電網網架中聯接長江南北的重要變電所。江都變電所現江都變電所有三個電壓等級,500KV采用3/2開關接線方式,220KV采用雙母線單分段帶旁路接線方式,35KV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500KV江都變電所是華東電網北電南送的咽喉要道,在整個華東地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變電所是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為保證電能的質量以及設備的安全,在變電所中還需進行電壓調整、潮流控制以及輸配電線路和主要電工設備的保護。按用途可分為電力變電所和牽引變電所(電氣鐵路和電車用)。電力變電所又分為輸電變電所、配電變電所和變頻所。
三、實習內容
1、電能的產生、傳輸
火力發電系統主要由燃燒系統(以鍋爐為核心)、汽水系統(主要由各類泵、給水加熱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組成)、電氣系統(以汽輪發電機、主變壓器等為主)、控制系統等組成。前二者產生高溫高壓蒸汽;電氣系統實現由熱能、機械能到電能的轉變;控制系統保證各系統安全、合理、經濟運行。簡單的說就是利用燃料(煤)發熱,加熱水,形成高溫高壓過熱蒸汽,推動氣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轉子(電磁場)旋轉,定子線圈切割磁力線,發出電能,再利用升壓變壓器,升到系統電壓,與系統并網,向外輸送電能
2、電氣設備
(1)高壓開關柜:高壓開關柜是用于電力系統的電氣柜設備。高壓開關柜的作用是在電力系統進行發電、輸電、配電和電能轉換的過程中,進行開合、控制和保護。高壓開關柜內的部件主要有高壓斷路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高壓操作機構等。
(2)低壓開關柜:發電環節:電壓從低壓變到高壓時,實現高壓輸電,必須需要用開關柜;配電環節:電壓從高壓變到低壓,實現低壓用電,也必須要用開關柜。
(3)變壓器:變壓器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心(磁芯)。在電器設備和無線電路中,常用作升降電壓、匹配阻抗,安全隔離等。
(4)汽輪機: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成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又稱蒸汽透平。主要用作發電用的原動機,也可直接驅動各種泵、風機、壓縮機和船舶螺旋槳等,還可以利用汽輪機的排汽或中間抽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供熱需要 。
(5)電壓、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是一個帶鐵心的變壓器。它主要由一、二次線圈、鐵心和絕緣組成。當在一次繞組上施加一個電壓U1時,在鐵心中就產生一個磁通φ,根據電磁感應定律,則在二次繞組中就產生一個二次電壓U2。
電流互感器起到變流和電氣隔離作用。便于二次儀表測量需要轉換為比較統一的電流,避免直接測量線路的危險。電流互感器是升壓(降流)變壓器,它是電力系統中測量儀表、繼電保護等二次設備獲取電氣一次回路電流信息的傳感器,電流互感器將高電流按比例轉換成低電流,電流互感器一次側接在一次系統,二次側接測量儀表、繼電保護等。
電氣專業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一)了解電力系統整體概況
28日上午,我們全體學生集合在一起,許老師向大家大致講解了整個發電系統的情況,認識和了解了發電過程。
我國的發電廠主要有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和核能發電廠。
(1)火電廠的電能生產過程
我國火電廠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發電廠為凝氣式發電廠。整個生產過程可分為三個系統:燃料的化學能在鍋爐燃燒中轉變為熱能,加熱鍋爐中的水使之變為蒸汽,即燃燒系統。主要有運煤、風煙、灰渣等組成。汽水系統主要有鍋爐、汽輪機 、凝汽器、除氧器、加熱器等設備及管道構成。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電氣系統由發電機、勵磁裝置、廠用電系統和升壓變電站組成。
(2)水力發電廠
水力發電廠又稱為水電站。把水的位能和動能轉換成為電能的工廠。生產過程為:從河流較高處或水庫內引水。利用水的壓力或流速沖動水輪機旋轉,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后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
(3)核能發電廠
核能發電廠簡稱核電廠,利用反應堆中核燃料裂變鏈式反應所產生的熱能再按火電廠的發電方式,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在轉換成電能。
我國還有其他發電廠如風電廠。地熱發電廠。潮汐發電廠等。
(二)高壓走廊
28日下午,我們集體參觀了從校西門到龍源湖之間的高壓走廊,主線路為10kv輸電線路,共有兩條即李萬左線和李萬右線。我們學校用電也由它供給。這條線路外非裸線,因為典雅較110kv線路低,線路離地較近,以防傷人或車,故未用裸線。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了解到以下知識:
1.送電線路主要設備
送電線路用絕緣子以及相應金屬導線及架空地線懸架設在桿塔上,連接發電廠和變電站,以實現輸送電能。
a 導線:目前常采用鋼芯鋁絞線或鋼芯鋁合金絞線為提高線路的輸送能力常采用每相四根或兩根導線組成的分裂導線型式。
b 架空地線主要用于防雷,也可以降低不對稱短路時的工頻過電壓,減少潛供電流。兼有通信功能的采用光纜復合架空地線。
c 絕緣子:將導線絕緣地固定和懸吊在桿塔上的物件。常用的有盤形瓷質絕緣子、盤形玻璃絕緣子、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
d 干架:支撐架空線路導線和架空地線。本次實習所接觸的桿距為50m
高壓輸電線采用裸線輸電。如果輸送的是交流電,一般采用空芯輸線。高壓輸電線上最上面有兩根電線為避雷線,輸送的三相電采用分裂式。線路與干架連接部分有絕緣子,以固定線路,防止因經常抖動將電線扭斷。在輸電線路上有許多鐵環,用于掛線。通信線路經常借用輸電線路鋪設的桿架,以節省基礎投資。二者并列運行,以將互相之間的干擾降至最小。輸電線路遇到難以清除的障礙物時采用地下電纜。
電氣專業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篇3
第一部分 實習前期
(實習目的、實習地點和實習內容)
第二部分 實習過程
(工程總體概述和我眼中的水利人)
第三部分 個人感悟
第四部分 對實習的一些思考
一、實習前期
實習目的:
通過對水利樞紐、水工建筑物、灌區等水利工程的參觀,使同學們對水利工程的作用、布置、工作原理、設計要求、技術管理等有一個初步認識與了解,為進一步的專業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實習地點:
江都昭關灌區設施農業、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瓜洲水利樞紐、儀征城東泵站、溧陽沙河水庫
實習內容:
(1)觀看錄像,了解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情況。
(2) 實地參觀
A.參觀江都昭關灌區設施農業:工程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水利設施的多元化開發與利用,灌區的更新改造工程等。
B.參觀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了解樞紐工程的建設背景、工程的功能、水工建筑物的組成情況,工程存在的問題及除險加固情況和工程的綜合運用管理情況。
C.瓜洲水利樞紐:船閘,節制閘,泄洪閘的結構及功能的了解。
D.儀征城東泵站:了解泵站的一般功能及具體情況的實踐應用。
E. 溧陽沙河水庫:認識水庫的一般特點以及其不同于河流的特殊功能與原理。了解水利自動化管理與控制技術。
二、實習過程
工程總體概述
總體感覺,多數水利工程迫切需要維護,40~50年前的設施仍在發揮關鍵作用且管理與維護明顯不到位,存在一定隱患。現代化的設備與手段極大地便利了水利設施管理。水利工作,責任重大。
我們認識學習的第一站灌區農業,參觀了幾個大棚不到十分鐘匆匆離開前往灌區管理站。昭關灌區建成于1959年,經過近四十年的改建如今已形成框架,但是光鮮的統計數字和巨大的工程效益絲毫不能掩蓋其年久失修,配套殘缺的現狀。坍圮的圍墻,泥濘的道路,散落的雜物無不使我們對其管理深感憂慮。管理站人員說了很多現狀與隱患,并做了一些遠景規劃。遠眺灌區農田景色,說不出的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
江都水利樞紐是江蘇水利的標志性工程,由于事先做過一定準備工作,參觀過程中收獲很多。我們參觀了兩個水閘,兩個抽水站剛好可以對比說明。萬福閘長141米,有65孔確實是相當雄偉,但更多的給我一種滄桑感,可以看見很多歲月流逝的痕跡,破裂的下水管道,剝落的瓷磚,甚至還有閘體的裂紋。這樣的三類水閘明顯不適應當下的標準,存在相當大的隱患。相較而言,太平閘則嬌小多了,不過24孔,經過20xx年的大范圍改建,顯得美觀多了。希望漂亮的外觀沒有掩飾內部的問題,未見的隱患比可見的后果更加難以控制。這兩個閘調節運用,起到以閘代壩的作用,前人的智慧可見一斑。江都二站與四站,兩座大型抽水站,其布置等大同小異。廠房最頂層是門吊,地面是泵房上部,地下的分層區別也不大。地下一層散布各類管線,眼花繚亂;地下二層直接是封閉的估計是泵體的機械結構部分;最下一層的結構貌似是引水部分,最大感覺是溫度很低,原來我們已在水下4,5米了,很有意思。江都站是著名的水利風景區,景色確實很宜人,相關設施的管理維護都很到位,是實習中見到的工程中應當說是最規范的了。
同樣作為水利風景區的瓜州水利樞紐則讓人倍感落差,雖建有一座古渡口公園,而破敗之態實在惋惜。缺乏人氣,大多數建筑都已荒廢,盡是厚厚的塵土,假山、水池、花圃等等雖綠意盎然卻很沉悶。或許,何時有精明的商人選擇開發此處這公園才會煥發生機。船閘,節制閘是此處最大的收獲,尤其幸運的看到千噸級貨輪過閘的全過程,總算親眼看到閘門啟動了,以往看到的閘門都是靜靜在那(沒到汛期,大多數閘門都不會打開吧 )船閘在電機的牽引下緩緩升高,透著一種優雅的姿態供我們仰觀。船閘不遠處有一座排澇閘,顧名思義,汛期由于外河水位高于內河,內河無法自流排出只能通過泵房抽內河排到外河中,達到排澇功能。這個是自己的定義還是比較貼切的。城東泵站仍在建設中,其實船閘,節制閘與瓜州那邊大同小異,此工程主要用于改善儀征市區部分區域的排澇狀況,控制區域面積2.4km2,裝有5臺單機流量為1.6的立式軸流泵。城市排水如今越發重要,國內不少城市在暴雨過后淪為汪洋的新聞并不少見,這樣的泵站對城市排澇作用不言而喻。
排水對城市意義重大,那飲用水對我們每個人的意義呢?溧陽沙河水庫正是溧陽市區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位于溧陽市天目湖鎮境內的沙河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結合旅游開發等綜合利用的水庫。此行最大的收獲是水庫的自動化控制,通過先進的遙感手段,及時掌握各類水文信息同時遠程調控各處水閘,在控制室里可以“秀才不出門便知水庫事”。而且此處的系統與水利廳聯網,時時匯報,時時調度。帶隊的指導老師,感慨現代化的手段快捷便利,過去抗洪防汛調度是非常困難的只能各自為戰,實現全省的調控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科技是把雙刃劍的本質,我們必須極大發揮其作用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科學便捷卻不能摒棄那些雖然原始但可靠的手段。這一路參觀,有憂慮更多是欣慰與贊嘆,顯而易見的,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越來越科學與規范了。
我眼中的水利人
這次實習活動接觸的水利人,不管是管理者,技術員還是我們的指導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實”字。他們說話實實在在,做事踏踏實實,質樸而真誠,少有煽動而蠱惑的口號,少有使人云里霧里的專業術語,與這樣的人打交道坦誠而真實。他們或許算不上這個時代標榜的成功人士,因為現今的功利色彩把成功二字狹隘了,成功不是成為別人艷羨的目標也不是可以隨時隨地施加自己的影響力更不是多金。他們身上的責任感與敬業精神在這個年代很珍貴,如若把工作當做事業來做,即使成不了偉人但也不枉此生。在普通的崗位發揮一顆螺絲的作用,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簡簡單單的生活。跟水打交道的人多少會了解水的哲學吧,包容、無私而堅忍。
三、個人感悟
進入大學兩年,不清楚自己能夠做什么,這學期在圖書館借閱很多專業書,希望可以了解些自己的專業,希望可以面臨選擇時別那么盲目。我的憂患意識總給我增添很多煩惱,很期待這次認識學習可以留下些獲益匪淺的記憶。對專業的幫助更多的只是感性認識,大致知道了那些專業名詞,那些建筑的樣子,對以后要做的事情、要走的路或許也有幫助的。
通過本次實習我的收獲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做足準備,有備無患。參觀過程中,事先做些知識儲備會事半功倍。知道如何去獲得知識而不是亦步亦趨緊緊隨著人群的腳步,即使無法明白自己最想得到的也要努力把握方向。有了準備才能隨時應對各類突發狀況,處變不驚。
二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水利樞紐布置大致相同,節制閘,船閘,排澇閘,泵站等都大同小異,通過小小的城東泵站完全可以熟悉此類水利設施,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在把握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對于其他知識學習,也應該如此,先把握住最本質概念再通過實例加以充實完善。信息爆炸的時代使信息成為恐怖的垃圾,我們需要取舍與有效率的學習。
三是勤思好問、求知若渴。實習過程中我們問了很多傻乎乎的問題,講了不少外行話,但結果是我們收獲了很多課本無法訴說的知識。沒有發問的能力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思考是外部知識內化的必經之路。提問得到的回答不足以滿足求知欲時,我們應當自己深入下去不放過細微的不知道,在探究的過程中自己就不經意的壯實了。我們所知的永遠很少很少,書到用時方恨少,在黃金的年紀要多多涉獵,我們無法預料今天的偶然狩獵將在今后發揮怎樣的作用。
四是虛心學習,多走多看。水往低處流,不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怎么能接受別人的真知灼見。做傾聽者而不是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講話。生活這本大書,豐富多彩,感性的認識可以指導理性的學習。我是個不愿太局限自己生活圈的人,雖然喜歡一個人靜靜的閱讀可每次走出校園,心情總會放開很多。用一顆開放的心,睜開求知的雙眼,打開聆聽的雙耳,讓生活的真真切切、點點滴滴充實自己。
四、對實習的一些思考
為期半周的認識實習給我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了解自己專業培養專業興趣,非常有意義。十分感謝學院老師和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付出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氛圍使我們得到了很多言語不能表達的收獲。對于實習總覺得有些不足,我們看的多聽的多,動手的機會卻幾乎沒有。倘若能有些模型,倘若能有些互動,我們應該不只是一些感性認識,動態的實物演示會激發我們的思考。特別在看船閘的過程中,我就思考了船閘的運作原理,水位調控的手段等。表觀的走馬觀花只能使認識實習停留在觀光的地步,也不能徹底激發我們的興趣。實習前的準備過少,對要參觀的對方沒有概念,也不清楚到那里可以看到什么,應該看些什么,顯得盲目了。老師對我們的啟發還需要加強,互相間交流也需要加深。同學間的協作沒得到多少鍛煉。
以上是我對認識實習的一些想法,只是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思,沒有更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