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測量實習報告(精選3篇)
常用的測量實習報告 篇1
為期兩周的攝影測量學實習今天正式結束了,雖然兩周時間并不長,但是對于我來說,學到的東西遠不能用時間來衡量。在這兩周里,我們完成了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實習、數字影像分割程序編制、立體影像匹配程序編制等內容,這些東西讓我們的兩周很充實,很有意義。
其實剛開始時一直懷疑攝影測量學實習有什么意義,到了今天,我才發現這是有意義的。因為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可以將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深入掌握攝影測量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強攝影測量學的基本技能訓練,并且培養了我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使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我們可以了解數字攝影測量的內定向、相對定向、絕對定向、測圖過程及方法;通過開發數字影像分割程序和立體影像匹配程序,使自己掌握數字攝影測量基本方法與實現技術,為今后從事有關應用遙感技術應用和數字攝影測量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就算現在覺得沒什么用,但是也為將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正因為如此,在這兩周中我們都很認真的在學習并且完成實習任務。其實說是兩周,但時間真的更短,畢竟趕上了元旦假期,聯歡晚會等一系列活動。所以如何在短暫的時間里,更出色的完成任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記得實習動員的時候,老師花了很長時間又給我們講了一次這次實習對我們的重要性,這很觸動我們,畢竟老師的苦口婆心我們都看在眼里。不光如此,老師又耐心的把實習要求,實習任務,實習步驟講解了一遍,讓我們大致明白了這次實習從何入手,這讓本來很迷茫的我們瞬間找到了方向,也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動員結束的日子,我們便進入機房,正式開始了實習。
首先我們結束了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這款軟件是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很陌生,不知道怎么用,也不知道能用來做什么。還好,我們有老師的細致講解,并且借助幫助向導可以解決我們很多問題。所以在這個實習中,我們沒有遇到太多困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做我們小組的絕對定向時,總是提示同名點數不夠,就因為此,很難往下一步進行。后來在我們小組的討論中,和老師的輔導后,我才得以解決這個困難。
第二周的時候,我們主要是利用Matlab進行程序的編寫。因為之前的別的實習也要用到Matlab,所以對他已經不是很陌生了。但是當把 Matlab和攝影測量的思路相結合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畢竟攝影測量的原理也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加之需要利用計算機語言來實現程序就難上加難了。本來我想過放棄,因為編程實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在同組成員的鼓勵下,以及老師的耐心講解下,我還是堅持了下來,跟著我們小組一起商討一起編寫,雖然途中遇到了很多錯誤提示,遇到了很多無法實現的程序,但是我們都沒有放棄,虛心的請教老師和同學,仔細的檢查每一處錯誤,一一克服了這些問題。就這樣,在磕磕絆絆中我們完成了立體影像匹配程序和立體影像匹配程序的編寫。當看到最終執行出來的成果時,我們都很高興,因為,這過程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
總的來說,這兩周過得很難忘,畢竟這是這個學期最后一個實習,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實習。在這兩周里,我們把平時課本上的知識又復習了一次,并且把它付諸于實踐中。能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是一個很好的過程。在這兩周里,我體會到了老師的認真負責,如果沒有老師的一遍一遍的耐心講解,我們估計無法如此按時的完成任務。當然如果沒有我們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我也無法得到這么多財富。
感謝本學期的最后一次實習,因為在這過程中,我不光學到了知識,更體會了成長。這是多么寶貴的財富啊。攝影測量學實習真的是很難忘的兩周。
常用的測量實習報告 篇2
一 LPS
簡述
LPS 工程管理器是一個基于 WINDOWS 的綜合數字攝影測量軟件包,可 以對來 自不同類型的航空遙感相機及衛星傳感器的圖像進行快速和精確地[數字攝影測量實習報告] 三角測量和 正射校正,與傳統的三角測量和正射校正相比,可以極大的減少費用 和時間可 以處理各種各樣的圖像數據,諸如來自不同的攝影相機、不同的衛星 傳感器、 不同的航空 GPS 數據等,處理過程涉及很多不同類型的幾何模型。
二、數字攝影測量處理過程
1 創建 LPS 工程文件
2 向 LPS 工程加載圖像
3 刺點
4 自動量測圖像同名點
5 執行航空三角測量
DTM+等高線 DTM+等高線
6 圖像正攝校正處理
處理前
處理后
控制點坐標
三、LPS 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的應用
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LPS 是徠卡公司最新推出的數字攝影測量及遙 感處理軟件系列。LPS 為影像處理及攝影測量提供了高精度及高效能的生產工 具、它可以處理各種航天(最常用的包括衛星影像 QuickBird、IKONOS、SPOT5 及 LANDSAT 等等)及航空(掃描航片、ADS40 數字影像)的各類傳感器影像定向 及空三加密,處理各種數字影像格式,黑/白、彩色、多光譜及高光譜等各類數
字影像。LPS 的應用還包括矢量數據采集、數字地模生成、正射影像鑲嵌及遙感 處理,它是第一套集遙感與攝影測量在單一工作平臺的軟件系列。 LPS 制作 DOM 的全過程如下: LPS 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制作 DOM 具體制作過程如下: 首先創建工程文件,選擇相機類型,設置投影參數,輸入相片參數,創建相 機參數,導入外方為元素;其次數據處理,內定向,人工選擇一個點后,自動完 成內定向。建立金字塔影像,加載控制點文件,并在圖上刺出相應的點!一般說 來,選擇 6 個均勻分布的點作為控制點,其他的設為檢查點。同名點自動匹配, 三角測量,直接進行空三解算,再接著生成 TIN 數據;最后制作正攝影像,正 射影像拼接。拼接結束后,一般還要對影像進行勻光,消除接邊縫隙等操作! 1) 、創建 LPS 工程文件 2) 、向 LPS 工程加載圖像 3) 、定義數碼相機幾何模型 4) 、自動量測圖像同名點 、執行航空三角測量 5) 6) 、圖像正射校正處理
四、實習基本情況
1) 、ERDAS IMAGINE 9.2 遙感圖像處理系統和數字攝影工作站上操作 2) 、實習時間:第二教學周到第五教學周 、上機時間:周一下午第二講課 3:50-6:15 3) 4) 、上機地點:X5504 地理信息系
統實驗室 由于我們在航空攝影測量時采用的是 Canno D450 數碼相機,所以在圖像處 理的時候稍不同于攝影圖像。而且,因為在課程設計的前期階段,由于測控制點 的小組還沒有完成控制點的量測和刺點工作, 還有編程小組也還沒有編程計算出 像片的內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所以我們 LPS 圖像處理小組暫時也還不能用 我們的實驗數據進行處理。所以我們目前只是用 ERDAS IMAGINE 自帶的練習 數據進行練習, 然后將練習數據相片的信息給編程小組的成員檢驗他們的程序是 否正確。并且在整個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圖像處理小組要根據使用練習數據 得到的信息指導整個小組的工作。
五、實習體會
經過一個月的實習對我來講收獲是非常大的,也產生了非常多的體會。 內業數據處理是一種重復性的勞動, 需要耐心, 仔細, 這樣才能做好! 通過實習, 對以后的工作有了一定感性的認識,基本清楚了將來的工作內容,認識到現在應 該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多接觸專業軟件,方便以后工作。這次實習給我最大的體 會是測繪產品的生產是一項非常繁瑣而細致的工作,作為一名測繪工作者,不僅
應該有嫻熟的操作技能,而且應該有著負責而平和的心態,立志于將畢身精力獻 給國家的測繪事業。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測繪工作者,不僅要把測繪當成 一門學科來學習,更要把它當成一種技能來熟悉掌握。同時本次實習對我本人的 動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本次實習還讓我第一次感受了測繪部門的生產環境,這 對我也是一種激勵,它促使我以后要更加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各種技能。 要想在任何一個行業里面有所作為的話都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只有能過 努力學習才能成為一名好的測繪工作者。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這應該成為我 們今后工作的座右銘。大學即將要結束了,我們也將步入新的人生崗位中在此, 對在本次實習當中對我們進行細致輔導的老師表示極大的感謝和敬意, 是你們耐 心的教誨和和善的態度讓我們親身感受并學會了攝影測量的過程, 這對我們以后 的工作以及人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總而言之,這次實習對我學習數字攝影測量有很大幫助,可以說對我以后 工作也有很大幫助,這次實習在一次次失敗后經過總結與堅持后成功的,可謂累 并快樂著, 讓我記憶深刻, 對外受益匪淺。 希望以后能進行更多類似方面的實習。
常用的測量實習報告 篇3
前 言:《土地測量與制圖》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測量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基本功訓練和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
實訓任務:(1)圖根控制測量(包括選點、埋石、觀測和計算);(2)1:1000大比例尺地形測圖。
實訓要求:
1、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圖根導線測量、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和計算方法;
3、熟悉經緯儀測圖的基本方法和測圖過程。
實訓項目:此次教學實習是對學校的基本地形及地物狀況進行測量與
制圖。學校總共被分為8個測區,本小組負責第五區的測
量與制圖。
測區的情況:本小組此次負責測量和制圖的是第五區,該區域內地形
和建筑物的布局比較簡單,其基本狀況如下:
建筑物:A樓教學樓;B樓教學樓;C樓教學樓
廣場:樹人廣場
池:月亮灣;A樓后面的池
其他:文科實驗樓與A樓之間的草坪及其其中的兩條長
廊;計算機中心前的弧形道路。
作業方法:圖根控制測量
我們了解可測圖范圍、控制點的分布,在此基礎上在小組的測圖范圍建立圖根控制網。在建立圖根控制時,根據測區高級控制點的分布情況,布置成附合導線、閉合導線。圖根點的密度根據測圖比例尺和地形條件而定。
其中圖根導線測量的內容分外業工作和內業計算兩個部分。
(一)圖根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1、踏勘選點
我們組在指定測區進行踏勘,了解測區地形條件和地物分布情況,根據測區范圍及測圖要求確定布網方案。選點時在相鄰兩點都各站一人,相互通視后方可確定點位。
選點時按照指導書,注意了以下幾點:
①、 相鄰點間通視好,地勢較平坦,便于測角和量邊;
②、 點位應選在土地堅實,便于保存標志和安置儀器處;
③、 視野開闊,便于進行地形、地物的碎部測量;
④、 相鄰導線邊的長度應大致相等;
⑤、 控制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 ⑥、 我們組間的控制點應合理分布,避免互相遮擋視線。
點位選定之后,應立即用油漆畫“十”字做好標記,并用油漆編寫組別與點號。導線點應分等級統一編號,以便于測量資料的管理。為了使所測角既是內角也是左角閉合導線點可按逆時針方向編號,選點完成后,需要繪制本測區內永久性測量標志的點之記圖。
2、平面控制測量
因地形限制圖根導線出現無法附合,我們組就布設支導線。支導線不多于4條邊,長度不超過450m,最大邊長不超過160m。邊長單程觀測1測回。水平角觀測首站應連測兩個已知方向,采用DJ6光學經緯儀觀測1測回,其它站水平角應分別測左、右角各1測回,其固定角不符值與測站圓周角閉合差均不應超過±40″。
(1) 導線轉折角測量
導線轉折角是由相鄰導線邊構成的水平角。一般測定導線延伸方向左側的轉折角,閉合導線大多測內角。圖根導線轉折角可用6″級經緯儀按測回法觀測一個測回。對中誤差應不超過3 mm,水平角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應不超過40″,否則,應予以重新測量。
(2) 邊長測量
邊長測量就是測量相鄰導線點間的水平距離。經緯儀鋼尺導線的邊長測量采用鋼尺量距。鋼尺量距應進行往返丈量,其相對誤差應不超過1/3 000,特殊困難地區應不超過1/1 000,高差較大地方需要進行高差的改正。由于鋼尺量距一般需要進行定線,故可以和水平角測量同時進行,即可以用經緯儀一邊進行水平角測量,一邊為鋼尺量距進行定線。
(3) 連測
為了使導線定位及獲得已知坐標需要將導線點同高級控制點進行連測。可用經緯儀按測回法觀測連接角,用鋼尺(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距。
3、高程控制測量
圖根控制點的高程一般采用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得,山區或丘陵地區可采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根據高級水準點,沿各圖根控制點進行水準測量,形成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
水準測量可用DS2級水準儀沿路線設站單程施測,注意前后視距應盡量相等,可采用雙面尺法或變動儀器高法進行觀測,視線長度應不超過100 m,各站所測兩次高差的互差應不超過6 mm。
(二)圖根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在進行內業計算之前,應全面檢查導線測量的外業記錄,有無遺漏或記錯,是否符合測量的限差和要求,發現問題應返工重新測量。
1.測繪工程實習報告
2.公路測量實習報告范文
3.測量員實習報告總結
4.鐵路工程測量實習報告
5.大學畢業生工程測量實習報告范文
6.工程測量實習報告5000
7.工程測量實習總結
8.工程測量實習報告書模板
9.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報告范文
1、導線點坐標計算
首先繪出導線控制網的略圖,并將點名點號、已知點坐標、邊長和角度觀測值標在圖上。在導線計算表中進行計算。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①、 填寫已知數據及觀測數據
②、 計算角度閉合差及其限差
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fn2180
i1n
測左角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f始左n180終
i1n
測右角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f始右n180終
i1n
圖根導線角度閉合差的限差
f容40"n
③、 計算角度改正數
閉合導線及測左角附合導線的角度改正數
vif
n
測右角附合導線的角度改正數
vif
n
④、 計算改正后的角度
改正后角度
iivi
⑤、 推算方位角
左角推算關系式
i,i1i1,i180i
右角推算關系式
i,i1i1,i180i
⑥、 計算坐標增量
縱向坐標增量
xi,i1Di,i1cosi,i1
橫向坐標增量
yi,i1Di,i1sini,i1
⑦、 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
第4/7頁
閉合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
ffyy
附合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
f起終fyy起yy終
⑧、 計算全長閉合差及其相對誤差
導線全長閉合差
ffx2fy2
導線全長相對誤差
kf
D1
Df
圖根導線全長相對誤差的限差
k容120xx
⑨、 精度滿足要求后,計算坐標增量改正數
縱向坐標增量改正數
vxi,i1fxDi,i1D
橫向坐標增量改正數
vyfy
i,i1DDi,i1
⑩、 計算改正后坐標增量
改正后縱向坐標增量
xi,i1xi,i1vxi,i1
改正后橫向坐標增量
yi,i1yi,i1vyi,i1
第5/7頁
、 計算導線點的坐標
縱坐標
xi1xixi,i1
橫坐標
yi1yiyi,i1
2、高程計算
先畫出水準路線圖,并將點號、起始點高程值、觀測高差、測段測站數(或測段長度)標在圖上。在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中進行高程計算,計算位數取至毫米位。計算表格格式可參閱第五章實驗三。計算步驟為:
①、 填寫已知數據及觀測數據
②、 計算高差閉合差及其限差
閉合導線高差閉合差
fhh
附合導線高差閉合差
fhH起hH終
普通水準測量高差閉合差的限差
fh容L平地
fh容N山地
式中,LLl為水準測量路線總長,km;NNn為水準測量路線測站總數;fh容為限差,mm。
③、 計算高差改正數
高差改正數
vi,i1fhni,i1nvi,i1fh
或 lli,i1
第6/7頁
④、 計算改正后高差
改正后高差
hi,i1hi,i1vi,i1
⑤、 計算圖根點高程
圖根點高程
Hi1Hihi,i1
(三)方格網的繪制及導線點的展繪
在聚脂薄膜上,使用打磨后的2B鉛筆,根據測區的面積按對角線法繪制50 cm×50 cm坐標方格網,格網邊長為10 cm,其格式可參照《地形圖圖式》。
坐標方格網繪制好后檢查以下3項內容:①用直尺檢查各格網交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其偏離值應不大于0.2 mm;②用比例尺檢查各方格的邊長,與理論值(10 cm)相比,誤差應不大于0.2 mm;③用比例尺檢查各方格對角線長度,與理論值(14.14 cm)相比,誤差應不大于0.3 mm。如果超限,應重新繪制。
坐標方格網繪制好后,擦去多余的線條,在方格網的四角及方格網邊緣的方格頂點上根據圖紙的分幅位置及圖紙的比例尺,注明坐標,單位取至0.1 km。
在展繪圖根控制點時,應首先根據控制點的坐標確定控制點所在的方格,然后用卡規再根據測圖比例尺,在比例尺(復式比例尺或三棱尺)上分別量取該方格西南角點到控制點的縱、橫向坐標增量;再分別以方格的西南角點及東南角點為起點,以量取的縱向坐標增量為半徑,在方格的東西兩條邊線上截點,以方格的西南角點及西北角點為起點,以量取的橫向坐標增量為半徑,在方格的南北兩條邊線上截點,并在對應的截點間連線,兩條連線的交點即為所展控制點的位置。控制點展繪完畢后,應進行檢查,用比例尺量出相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與所測量的實地距離相比較,差值應不大于0.3 mm,如果超限,應重新展點。在控制點右側按圖式標明圖根控制點的名稱及高程。
方格網的繪制及導線點的展繪完成后,將展有控制點的聚脂薄膜用膠帶紙固定在繪圖桌面上。
(4)成果展示與示意圖已經作為小組成果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