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實習報告范文(通用10篇)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1
說這一次實習,其實也不是一次實習,因為這次實習中有一天,而且是在野外進行的,沒有直接參與到公司工作中去,不過這次實習的收獲還是不小的,雖然不是很正式的,但是總是有收獲的!
實習完全結束已經兩天,雖說實習報告里面已經寫很長的感想,但是這里還是想對這一次野外實習做一下總結,主要是經驗和教訓。
我不是地質專業的,所以一開始就沒有很用心,這是第一個教訓:即無論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須要認真對待,并且必須無條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時間怎么辦,次要的任務要不要放一放?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在任何時候只能全神貫注做一件事,選擇主次,一件一件地來。以前的經驗證明同時做兩件事,我達不到那樣的水平。
有了第一個問題,后面的也就必然發生:在實習之前沒有作任何的準備工作。至少應該了解一下,地質實習應該注意些什么,實習過程中要記錄一些什么,實習要求有哪些知識準備的要求(包括學過又已經忘記了的)。還有就是有必要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資料,一來做到心中有數,二來防止實習完了之后書已經被借完了。到要寫報告的時候,我去圖書館沒有借到一本書。
如果說前一個說明了預習的重要性,那么接下來就是提醒我時刻記得復習。每天實習之后,完全應該把一天的內容整理一下,寫一個日志,以使以后的總結更方便一些。我也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結果到最后對每天實習的內容沒有一點印象,圖也會不出來。這也說明了今日事今日畢的重要性。事實上,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時間來復習一天的功課,回顧一天的收獲。無論是實習還是其它的學習,絕對不能再像前兩個學期一樣在最后一個月臨時抱佛腳。
一個實習最終就是要得到一個報告,這也是實習的目的之一。因此對實習報告的準備一點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講的實習前的預習之外,還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每天整理的時候就應該標出來重點,繪出必要的圖形,當然這要在你知道實習報告要寫什么的前提之下(可以問上一屆)。如此一來報告也就很輕松了。不想這一次那么狼狽,還晚交了。實習報告時手寫的,這一次算是對一年到頭沒機會手寫的一個補償吧,也給我一個警告:需要練習手寫了。我那個字看起來真別扭,不像一個大學生的字,歪歪扭扭,與涂鴉有得一拼。而且平時也發現很多字居然在電腦上面能夠打出來卻不會寫,這是一件悲哀的事。
總之,這一次實習盡管過程比較好,但是結果比較慘(自己的感覺),當然慘的同時也意味著收獲教訓。但是教訓一定要牢記心中,并針對性的付諸行動。希望我下次總結的時候不要出現遺忘這一條!!!
這一次實習總結的教訓有很多,我還是需要不斷的進步的,我知道自己面臨的困難有很多,可是我不會就因此而放棄,我會更加的努力的,只是這種努力不一定會實現,但是有想法總比得過且過好的多。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2
今年7月中旬,為了深刻認識和鞏固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知識,我們13級人文城規跟隨著唐院長來到韶關進行我們大一暑假的實習。韶關位于間歇上升區,流水侵蝕作用強烈,造成峽谷眾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而且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基本齊全,巖溶地貌廣布、種類多樣,巖類以紅色砂礫巖,砂巖、變質巖、花崗巖和石灰巖為主,丹霞山更以獨特的紅巖地貌聞名于世。
第一天我們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觀察到典型的平臥褶皺,沉積時是水平的,后來由強烈的擠壓力和構造變動使地表發生塑性變動,主要是碳酸鹽巖和石灰巖,厚度都大于1米,屬于巨厚層沉積。
馬路的對面采石場,有典型的斷層構造,中間接近水平,兩邊近于直立,根據山體兩側巖石的顏色和巖性差異,判斷可能為正斷層。不難看出,這一帶的泥盆紀的地質運動比較活躍?梢酝瞥,平臥褶皺受到斷層干擾。
隨后,我們來到帽峰公園南部,沿著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層由新到老,觀察巖層產狀及性質,可以明顯發現開始是以泥灰巖為主,伴有粉砂巖、泥質灰巖、頁巖,后來以石灰巖為主。中部存在較多層間揉皺,小型斷層,考慮到屬于海相沉積,初步判斷為潮間帶到潮下帶過渡類型,地層由幾厘米的薄層變為幾米的厚層,說明沉積環境由復雜多變變為穩定,北側為帽子峰組,南側為天子嶺組。
最后,我們來到武江邊觀察河流的發育,河流在彎道處存在橫向環流,使凹岸侵蝕后退,凸岸堆積生長,而在河流一側可觀察到三級河流階地。
7月10號我們乘車到達廣東韶關芙蓉山國家礦山公園,首先觀察的是石炭系下統、石凳子組的斷層構造,觀察到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所以判斷為逆斷層。返回出口的路上觀察到灰白色帶狀的方解石脈。
步行到達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統測水組的煤窯所在地,主要成分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達古生物化石的沉積地點,圖示為挖掘化石所獲。
在登山終點,我們觀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洼地、峰叢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觀。芙蓉湖岸邊,我們觀察到山體的向斜構造,向斜判斷依據為巖層受到水平地質運動擠壓后巖石由老變新以及地形起伏狀況。
第三天,我們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巖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隨后,我們進入了丹霞山景區。一路往上走,我們來到了的陽元石景區。陽元石已經有30萬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絕景”.它的性質是蝕余石柱,其巖性屬于碎屑巖類(包括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礫石巖)。陽元石是由于地殼抬升后,兩組巖層相互交叉,流水沿著節理面侵蝕搬運,即是由垂直節理發育而形成的。在陽元石的表面我們能看出水平層理,這是由于巖層巖性軟硬不一,軟層被侵蝕凹陷,硬層不易侵蝕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來我們又坐上車,來到了一處性質為水平韻律層理與節理發育的地貌點。它是由于地殼抬升后巨大巖塊由錯落方法墜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錯的巖塊形似向上爬行的鱷魚,故稱“鱷魚上山”.其巖石的本色是紅色和白色,但因雨水沖刷而發黑。巖石的沉積層基本上為水平層理,其上的黑色條帶上有鵝卵石,反映了河流相與湖泊相轉換的古地理環境;巖石的紅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錯層理和斜層理,其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們來到馬壩人遺址、大峽谷,這是實習內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們還看到一個滑坡體現場,我們親自爬到滑坡體的對面進行觀察,老師們給我們介紹了滑坡體形成的特征以及我們面對滑坡體可以采取的一些防護措施。真正到野外實習了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就蘊含知識。在你經過一大堆黃土的時候,你絕不會想到那叫滑坡體,也不會想到我們還總結出它們的特征以及應對措施。
要觀察大峽谷,光有觀察力還不夠,還要有體力。在大峽谷中我們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浹背之際感受水流沖下來引起的氣流,真的是應了那句廣告詞“透心涼,心飛揚”.當然,那一千多級的階梯更是考驗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去實習不僅僅是收獲知識,更是磨練人的一個過程。當有想偷懶的同學問院長可不可以不爬的時候,院長調侃地說,你可以不上來,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峽谷下面沒有纜車,所以只能通過爬樓梯的方式上來。但是當你重返“地面”的時候,你會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馬壩人故址。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會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為時五天的實習,你會發現你不僅僅在思維能力上得到極大提高,更能練就堅持的毅力。和組員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樣的視覺來看生活!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3
一、實習目的意義
。ㄒ唬┮巴鈱嵙暿墙虒W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理學是一門與自然和社會密切想關的科學,資源專業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學為基礎的,所以,不論是地理專業還是資源專業的學生,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實地考察與研究。從學科的角度,要求學生能將學到的理論和知識應用于實踐,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區域考察與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實習是地理專業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加深對地理學基本原理和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地理學的空間觀點和綜合分析能力,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獲取科學研究資料的重要途徑
所謂科學研究,簡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發現的事實修正現有結論為目的而進行的大量調查和實驗。因此,收集和占有資料、特別是第一手科學資料的豐富程度,直接關系到研究者學術水平的提高,只有資料豐富才能提高科學的生產能力。地理資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資料外,地圖、航空照片、衛星照片(tm磁帶)、幻燈片、錄像磁帶等也是地理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搜集資料有很多方面,諸如教師講課、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文獻閱讀等!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既要收集室內文字圖件資料,博覽群書,選讀文獻,尤其是外國文獻原著,經常做筆記、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勞動成果,作為我們從事研究的基礎,又要有拓寬和縱深,學會從實踐中獲得資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堅持做科學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資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實習是提高綜合素質的教育環節之一
大自然是地理學廣闊而富有生機的實驗室,是內容最為生動最為豐富的教育環節之一。野外實習是學生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的不可多得的機會,面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諸多地學和現實問題,將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地理學野外實習,或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戈壁,或是森林蔽日的深山峽谷,或是寒風凜冽的高山冰川,在這種嚴酷環境下要測量準確的地理數據,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往往需要經歷艱苦的勞動,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還是綜合素能的提高,均會起到非凡的作用。
總之,野外實習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訓練,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能,為以后獨立工作奠定基礎。參加實習的教師和同學必須認真對待,高度重視。
二、野外實習的主要階段
地理學的野外考察工作,根據時間的順序,一般可劃分為準備階段、野外工作階段和總結階段(圖1-1)。其中雖以野外工作為重點,但準備階段和總結階段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由于受時間的限制,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實習時間,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重視準備工作或不進行野外工作的總結。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視了這兩個環節,實習才能得到圓滿的效果。
為了使野外實習取得預期效果,出發實習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十分必要。野外實習的準備工作,一般要求在實習前的幾個月內進行,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幾方面:
。1)確定野外實習的地區、路線和主要實習點。指定實習隊負責人,負責實習的準備工作。初步確定實習的時間、地點、主要路線和主要實習內容,初步做出經費預算。
。2)收集有關實習地區的文獻資料,包括大、中比例尺地形圖和有關專業圖件。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區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要特別注意了解實習區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盡量將實習內容與生產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3)進行野外預查。通過預查進一步確定實習地區和實習路線。專業指導教師要通過預查進行備課,選擇的實習方案,確定觀察路線和實習點上的實習內容,包括教師講授的內容和學生觀察與操作的內容。預查中要盡量與當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取得聯系,一方面通過他們了解區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可以求得他們對野外實習的支持。
通過預查,還要落實實習隊的野外后勤工作,包括落實實習隊的食宿地點、交通工具等。注意了解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給養條件、氣候條件、衛生條件及安全保證情況等。
。4)野外實習計劃。根據教學實習目的,確定詳細的實習日程,寫出每一天的實習路線、地點及主要內容。日程的安排,既要考慮實習內容的合理順序,又要考慮交通和路線的條件,盡量做到經濟、合理。實習中要保留適當的休息時間,特別是在野外工作量大,學生容易疲勞的情況下,休息之后可以收到更好的實習效果。實習計劃應寫明各階段對學生的主要要求。
(5)向學生介紹實習地區的基本狀況和主要實習內容。首先讓學生對實習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在野外實習和獨立觀察判斷。實習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查閱實習地區的有關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以及人類社會生活活動狀況的歷史和現狀等有關文獻資料和圖件,包括前人的調查報告、論文、專著、地形圖、各種專業地圖、航片、衛片、tm磁帶等。
。6)其它準備。
1.體能準備。
野外實習經常需要連續地坐車、大劑量的運動,對參加的每個人都是體能和精神上的考驗,所以,保質充沛的體能和精力是圓滿完成實習的基本保證。
2.物質準備
第一,實習過程中所使用交通工具的安排、落實。
第二,實習中所需的設備、器材等的準備,如照相機、攝像機、羅盤等。
第三,常用醫療用品和藥品準備。
第四,個人生活用品以及與野外實習相適宜的著裝準備。
第五,為預防突發事件,請遵循前人從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兩條訓誡“窮家富路”和“冬天出門帶干糧,夏天出門帶衣裳”,后者對干旱區域更具現實意義。
(二)野外工作階段
野外階段是實習過程的主體部分,野外工作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方式要按實習計劃進行。在路線調查或沿途觀察中,要隨時對照地形圖,在圖上確定自己的位置,并把觀察到的特殊現象和地理界限等標記在地圖上。在途中停歇或到達觀察點時,要將沿途看到的主要現象、主要認識和主要問題記在野外記錄薄上。
(1)實習記錄。它是實習的最基礎成果,是編寫實習報告與習作論文的基本依據,因此要及時真實地記錄下來。記錄內容包括沿途觀察和實習點的觀察與描述。
。2)照相與素描。照相已成為野外實習必不可少的手段,可全面、記錄自然環境特征。素描是自然地理實習的重要補充,它可有意識地取舍,突出重點,達到照片無法表現的效果,尤其是對地貌和植物的描述,有條件的同學可充分發揮特長。
。3)綜合分析。自然地理實習,是從要素觀察描述開始到綜合分析歸納結束。因此,野外實習要注意每一個實習點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相互作用的性質、過程、方向和發展規律。
。4)互相幫助,安全第一。野外情況復雜,要時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段活動,登山涉水,要注意上下游的變化,任何情況下不能一人單獨進行野外活動,以防不測。大家除了學習上互相切磋之外,生活上也要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實習隊是一個整體,要防止掉隊發生。
。ㄈ┛偨Y階段
野外實習的總結,一般在野外工作結束返校后進行。首先要對野外記錄及搜集到的文字資料等進行認真地整理和分析;對野外搜集到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清理、統計和分析;對野外攝影進行洗印與擴印;對采集的樣品進行整理,并抓緊進行必要的室內分析與測試。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要對實習地區進行系統的區域綜合分析。主要包括:實習區地理位置的分析,實習區地理現象的描述,對類型、區域分異及其內部聯系的描述和分析,對自然環境和地理現象的形成因素、動態過程及發展歷史的描述和分析,對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分析等等。明確實習取得的主要結論和存在的問題。
最后,學生應根據實習計劃的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實習報告作為野外工作的主要成果。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4
美好的時光總是感覺很快就過去了,短短的十天天童實習在我們剛沉浸于其中的樂趣時就結束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憶。
第一天 大部隊出發
清晨六點,鬧鐘把我們從夢鄉中拉醒。這是進大學以后為數不多的幾次早起,因為今天不是一般的日子,我們要出發去寧波天童進行為期十天的實習。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在上海火車站的候車室會合,每一個人都是重型裝備(身上背一個包,手里還提著一個),最有趣的是有一個女生寢室全體都拖一個箱子,快趕上一支登機的空姐隊伍了。一路上,大家都很興奮,長達6個小時的路程,對于整個車廂都是同學的我們來說,就像一次集體活動,打牌、聊天、做游戲,時間在歡笑聲中走過,剛火車停住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已經到了寧波。
下了火車,又上了公共汽車。我們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又過了一個小時,到了,我們終于達到了“傳說中”的華東師范大學天童實驗基地。雖然看上去有些簡陋,但是看到了“傳說中”的老王站長,感覺到好親切,我相信我一定會在這里度過美好的十天。我們這一屆的學生特別的多,所以住房問題很成問題,不過在老師們的安排下,一些都井然有序。第一天,我就看到了“傳說中”的天童螞蟥和馬路(為什么特指天童螞蟥,只是因為它的名字對我們早已如雷貫耳)。晚飯,不記得是什么了,但是我還記得那是不錯的一頓,比我們想象中的好很多。吃過之后,大家各自收拾東西,第一天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第二天 踏查地形,率先砍樹
又是清晨六點,李立老師用擴音器把我們震醒,這是我們才意識到,以后的每天,這個時候就該起床了,而不再是7:30。吃過早飯,片刻休息之后,天童實習就真正開始了。早上,是踏查地形,有王希華老師帶隊,繞著周邊的山林,熟悉一下地形,順便認識植物。由于來之前就知道實習過后會考認植物,所以從第一天起,大家就對植物特別感興趣,一路上,緊跟著老師,記錄筆記,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就采,(不過不能亂采,采集植物標本要求新葉老葉皆有,不能單采一片葉子,花期的最好有花,結果的要有果實,蕨類最好連根一起)幾段路下來,每人手里都是一大把的植物。雖然記得模模糊糊,但是大部分植物的名字,都已經存入記憶了,只等慢慢的一一對應。
下午,各組分組實驗,我們組首先做植被實驗。跟著大小兩位師兄,來到古天童的采石場附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測定生物量。測定的樹種是木荷和馬尾松。每種樹選擇3個不同胸徑的個體,將其砍下,測量胸徑(1。3m處直徑),地表直徑,0。3m處直徑,1/10高處直徑,樹高,樹冠直徑,第一活枝高,第一葉層高。然后測量葉片鮮重,新枝和老枝的鮮重,樹干重量,分別采樣,以備進一步實驗?此坪唵蔚膶嶒,卻是一個高強度的重體力活,才開始第一天,我們就覺得好累,十天的實習,相信不會輕松。
第三天 繼續砍樹,辨認植物
還是清晨六點,不過這次李老師改用他洪亮的嗓門喊我們起床,因為我們在前一天將他的擴音器藏了起來,直到最后一天才還給他。由于昨晚烘干樣品時不慎起火,我們的樣品損壞一部分,所以加重了我們今天的任務。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同樣的工作,更多的工作量,反而我們用了更少的時間,早早的結束了早上的工作。正當我們快體力不支的時候,我們的砍樹任務終于結束了。
下午,我們跟著王希華老師,開始植被的另一個實驗,拉樣方。今天才是試手、學習。先到了離基地不遠的一片林子,認清楚其中的所有的植物,然后就開始了。首先是用卷尺拉一個20*20m的正方形,要求精準。再將其分成四個10*10m的樣地,每一個樣地在其同一個方位(比如一個樣地的10*10m在左下角,那其他三個也必須在左下角劃分)劃出一個5*5m的樣地,再在其中的同一方位劃出一個1*1m的樣地。在10*10m的樣地中辨認喬木的種類,數量,高度和遮蓋度;在5*5m的樣地中辨認灌木的種類,數量和遮蓋度;在1*1m的樣地中測量草本的蓋度。
在蓋度測量上,運用多蓋度綜和級(5=不論個體多少,蓋度>75%;4=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50%~75%;3=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25%~50%;2=不論個體多少,蓋度為5%~25%,或者蓋度雖然<5%,但個體數很多;1=個體數量較多,蓋度為1%~5%,或者蓋度雖然>5%,但個體數稀少;+=個體數稀少,蓋度<1%;r=蓋度很小,個體數很少;)那天下午,我們還走了一下“傳說中”的防火道,一向以陡峭著稱,可是老師只讓我們走到了1/10高度處。但是既然來了,我就不想錯過機會,在經的老師同意的情況下,帶足水,帶上手機,和另一位同學一起上了頂峰――太白。不僅欣賞到了一望無際的美景,更對自己的體力、毅力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考驗,值得。
第四天 走陡坡,做土壤
仍然是清晨六點,大家按時起床,一陣忙碌之后又開始了新的一天。今天早上,還是跟隨王老師拉樣方。那個地方比一般的要陡一些,在70年代被砍伐過,現今長成為木荷-栲樹林,最大的特點是以萌枝為主。同樣,對其拉樣方,然后測定。植被實驗做完了,到了下午,開始了土壤實驗,以王秀芝老師為指導。第一天也是練手,著重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方法。首先是選地和挖剖面,要求選擇受人為影響小的土壤,用鏟子豎直鏟出一個剖面,用小刀輕輕挑土,顯出自然面根據顏色劃分層次,一般分枯枝落葉層(A0)、腐殖層(A1)、淋溶層(A2)、淀積層(B)和母質層(C),也會在中間出現AB、BC等過渡層。同時用羅盤測坡向和坡度。
在測坡向時,人背對剖面站立,北向正對剖面朝向,調節羅盤上的氣泡使之到中間,瞬時按下按鈕,固定指針,讀數。測坡度時,正對剖面,用手大致筆劃出坡度,將羅盤側向豎立,南向朝上,按坡度方向擺放,調節內側氣泡到中間,記下讀數。接著就是一系列并行實驗,有測PH值,顏色,質地,結構,松緊度,濕度,根系及侵入體和新生體。測PH時,用小刀取土先預擦一下白瓷板,然后取少量,滴入試劑,混勻后與比色卡比色讀出數值,過程當中注意不能用手接觸。測顏色時取土壤細小顆粒撒在比色卡上比色,區別顏色。測松緊度用小刀插試土層,分松散、疏松、緊實和極緊。測濕度是用手緊握土壤感覺,分濕、潤、稍潤、潮和干。測結構時用鏟子去土,抖勻,觀察大塊,塊狀,碎塊狀和顆粒狀的多少。測質地時取部分土,加少量水,揉搓,看是否能成球,成條,成環而劃分不同土質。侵入體一般指人為垃圾,石塊等。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5
前言:
湛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氣候,受海洋氣候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暑季長,寒季短,溫差不大。適宜熱帶、亞熱帶植被的恢復生長。湛江境內動植物資源種內多樣。為了把動物學的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我們于20xx年7月11日在湛江市境內開始為期兩個星期的一次具有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嵌入到一種充盈著生態理念與實踐的文化活動中——動物學野外實習。
一、實習目的和意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實踐有助于把所學過的知識加以鑒別,去偽存真。
在實習期間,利用就近原則,在湛江附近進行我們期盼以久的動物學實習。在實習過程中,使我們對周圍的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孔子說:“知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提高效率,戰勝困難,忘記疲憊。在這一學期中,我們都處于在高度緊張的學習當中,我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于死記硬背,這沉重的記憶負擔使很多人對學習出于無奈、應付,甚至失去興趣。因為我們很少針對問題去深入思考,深入探討。盡管學了,卻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判斷力。這樣,我們也就只是盲目地堆積知識,久之,所記憶的知識因遺忘而殘缺不全,模糊不清。
在此次實習過程中,我們踏入草叢中,漫步于海灘,涉入樹林中,走進動物園,觀看動物標本館……我們都能與動物們親密接觸或近距離接觸!這樣,我們都能夠直接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及動物與環境的關系,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培養了我們科學的態度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閱歷!
二、實習時間:
20xx年7月11日——20xx年7月24日
三、實習地點:
海洋大學水生博物館 湛江金鹿園 森林公園 寸金公園 東海島 寸金動物園 東坡嶺
四、實習內容:
(一)辨認標本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博物館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博物館有鯨類、魚類、貝類、海藻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等九間陳列室,里面存放標本近3000種。這里的標本大到縱橫整個標本館大廳的塞鯨標本,小至要用放大鏡才能看見的小蝦米;有奇異的爬樹魚;有活動的小珊瑚……各種各樣的標本目不暇接,腦海對它們卻是一閃而過。幸好,我們小組分工合作,運用古人留下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佳法,進行邊觀賞邊記錄,記錄部分如下:
魚類標本: 海馬、海龍、彈涂魚、青魚、草魚、鯰魚、烏鱧、鯔魚、帶魚、鯉魚、斗魚、五帶紅娘魚、翻車魚、竹莢魚……
貝類標本: 三角帆蚌、企鵝珍珠貝、大角貝、大開腹蛤、海月、水字螺、鸚鵡貝、長笛螺、雜色牙螺、虎斑寶貝……
海藻類標本: 紫菜、海帶……
2 湛江金鹿園
湛江金鹿園位于湛江市湖光巖北側(距湖光巖1公里),占地近28畝,與湖光巖、南亞熱帶植物園共同構成環湖生態旅游圈,附近空氣清新,景色幽美,是湛江市理想的天然“氧吧”。
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金鹿園的梅花鹿是1972年從東北引進的,經過20多年的努力,已經成功解決了北鹿南養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原先引進的43頭種鹿已繁育出后代鹿1800多頭。在這里,我們主要認識了偶蹄目鹿科的馬鹿和梅花鹿及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它們的經濟價值。其中,馬鹿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馬鹿的雄性有角,一般分為6或8個叉,個別可達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與主干幾乎成直角;主干較長,向后傾斜,第二叉緊靠眉叉,因為距離極短,稱為“對門叉”。并以此區別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與第二叉的間距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數淺槽紋。而梅花鹿的全身紅棕色,背脊中央有條黑色縱線,體側明顯有白斑,斑點似梅花大小。所以稱梅花鹿。梅花鹿的雄鹿有雙角,雌鹿和幼鹿均無角。這是我們判斷雌雄的一個主要依據。
通過金鹿園一游,使我加固和豐富了鹿科的知識。
3 湛江寸金動物園
隨著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改觀,鳥獸等許多大中型動物喪失了其固有的棲息環境。動物園等各種各樣的飼養場所引進和馴養了當地和外地,甚至是外國的許多動物。由于觀賞識別和觀察方便,這些地方便成為馴養、觀察、研究這些動物的場所。我們為了觀看和辨認各種動物,便步入湛江寸金動物園。湛江寸金動物園是設于湛江寸金公園內,動物園內有較多動物種類。
步入動物園,先是觀看動物的精彩的表演。如:食肉目犬科的小狗滑梯、跳圈,食肉目貓科的獅子滑梯、跳臺,三周歲的食肉目犬科的狼狗認字算術,靈長目猴科的猴子騎車、走鋼絲,狗熊踩球……它們通過后天的學習和人類的強化訓練下出色地完成表演?赐昃实谋硌莺螅覀兙头稚⒌厝ビ^看其他動物。這里有:兇猛嚎叫的食肉目貓科的美洲虎;聽覺靈敏的食肉目熊科的黑熊;雙峰直立的偶蹄目駝科的雙峰駝;性情溫和的偶蹄目河馬科的河馬……還有其他的動物。
觀看動物時,我們也只是“遠觀而不可褻玩矣”。不過,對于它們的認識也算是近距離的接觸了。相比于野生動物,它們就顯得比較懶惰,瘦小和失去了它們的機靈、兇猛的靈性。
4 湛江養殖場
湛江在農業特別是養殖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先后參觀了寸金綿羊養殖場和湛江金牛實業發展公司養殖場。觀看了綿羊和黃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環境……其中,湛江金牛實業發展公司養殖場的經理向我們一一介紹了該公司的情況和介紹怎樣養殖金牛的相關信息……使我們受益非淺!
(二)采集標本
1 森林公園
被譽為湛江“市肺“的森林公園是湛江市區重要綠色保護屏障,對降低城市空氣污染、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分起著重要環保作用。森林公園環山依水,湖光山色,大小不一的山嶺連綿起伏,山溝峽谷形態各異,林木茂盛,鳥語花香。因而它是我們進行昆蟲標本采集的好去處。
我們為了避免破壞生態和高效率地采集標本,采集之前,我們先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接著就是把已準備好的酒精、三角紙袋、鑷子、捕捉網等工具分配到各個小組成員手中,運用早已熟在心中的采集標本理論,這樣我們就順利地采集了蜜蜂、蜘蛛、蝗蟲……我們將蝴蝶掐其胸部處死的方法,之后使其兩翅豎立,放入已準備好的三角紙袋中,這樣就使蝶完整保存;我們將蜜蜂、蜘蛛、蝗蟲用鑷子夾到酒精瓶中使其致死。避免蜘蛛、蜜蜂有毒,我們用捕捉網捕獲它們后,用注射器往其腹中注射酒精,使其處于昏迷狀態。……由于天氣炎熱,蝴蝶、蜜蜂等昆蟲的數量也減少了,我們當天采集的標本數量也達到了,就這樣我們結束了此次采集行動。
2 寸金公園
寸金公園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位于湛江市赤坎區西側。實習期間。兩次步入寸金公園,而這一次我們主要是進行對昆蟲的采集。
由于寸金公園毗鄰我我學校,因此我們對寸金公園的地形非常了解,且在我們采集之前做好了功課。我們先是了解所采集昆蟲的習性,這樣就可以使采集活動獲得較大的收獲,此外還可以避免如毒蛇、蜜蜂等對我們的傷害。雖說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是蝶類活動的高峰期,但是善于觀察的我們發現只要是七點多就隨時可以看見蝴蝶在花叢中嬉戲,蜜蜂采花釀蜜……因而,我們到了野牡丹花叢中就收獲了許多的蝶類……接著,我們又順利地采集了蜜蜂、蜘蛛、蝗蟲……繼于有了實踐經驗,我們將蝴蝶掐其胸部處死的方法,之后使其兩翅豎立,放入已準備好的三角紙袋中。這樣就使蝶完整保存。由于時間比較早,昆蟲的動作比較緩慢,加上我們對昆蟲的保護色和擬態都比較敏感,所以我們就早早順利完成此次任務。
通過兩次的采集昆蟲,再次證明了有理論作為指導,實踐起來就更順利!
3 東海島
海邊是動物棲息與繁衍的良好場所。距市區約40公里的東海島是中國第五大島,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的海濱度假村。然而我們看到的海水是濃墨色的,時而還可以聞到陣陣惡臭之味?梢姯h境的惡化是令人多么的憂心!我們還是馬不停蹄地奔向海邊,收集了許多的骨螺、海膽和各種精美的貝殼;我們捕捉了生活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隙里的寄居蟹;我們追捕了不時地在水面上跳過,帶起一串水花的具有非凡的彈跳能力而得名的跳跳魚……
根據所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寄居蟹以螺殼為寄體,平時負殼爬行,受到驚嚇會立即將身體縮入螺殼內。隨著蟹體的逐漸長大,寄居蟹會尋找新的殼體換殼。跳跳魚在我國沿海許多地方都有,身體長而側扁,暗褐色,有黑色小點布滿其間,背鰭呈黑紫色,邊緣為白色,最大不過大拇指一般大;通常生活在淺海中或咸淡水交界處的灘涂中,經常借助胸鰭和身體的彈力跳躍到礁石或海涂上來。因而,我們捕捉它時費了好大的勁!
夜幕降臨,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踏上歸途。
回到實驗室,我們便清洗這一天的勞動成果,進行分類:
巖石區的固著動物:海綿、海葵、龍介等
巖石縫隙間生活的動物:石鱉、貽貝、核螺、海膽等
沙岸上的動物:織紋螺、寄居蟹、扁玉螺等
就這樣,我們就在這一天的實習日程上畫個完美的句號!
(三)制作標本
1 動物實驗室
標本的制作,我們主要進行了:昆蟲標本的制作,浸制標本的制作,剝制標本的制作。首先我們準備制作標本的必備工具,接著我們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順著標本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把已采集回來的標本和準備好的標本使其恢復生活狀態,接著完成防腐工作就是順利完成標本制作了。有著理論的指導,只要小心注意的地方,制作標本對于我們也算是小菜一碟了!
(四)其他
1 東坡嶺(東坡荔園)
位于湛江市西北部的東坡荔園。園內興建的度假村擁有綠居,林居、金湖樂宮、觀荔閣、百花園、百果園……在這里,我們不僅吮吸大自然的芳香,也享受到垂釣的另一番閑情和學到垂釣所俱的學問。
釣魚,作為一項閑情養性的活動。面對這一項陌生的活動,垂釣之前先學習魚釣的構造及其作用。魚釣的四大部分:釣魚竿,釣魚鉤,浮標,釣線。
釣魚竿是垂釣中重要部分。它可分為手竿、海竿、手拋兩用竿。鑒于手竿造價低、簡單、輕便且使用靈活方便,我們就向釣魚柜臺租借竹竿。看似簡單的竹竿,里面也深藏不少學問。竹制釣竿竿體要筆直,光滑,勻稱,不應有蟲眼、裂紋、烤焦的痕跡。這才是好的魚竿。
釣魚鉤是垂釣中直接鉤住魚體的重要部件,據出租竹竿的人介紹,鉤形的大小,用號數來表示。一般而言,數字越大,鉤也越大,數字越小,鉤形也越小。辨別魚鉤的好壞,從它的鉤尖,倒棘、鉤腹、鉤柄,鉤深來判斷。
浮標,它是一種信號標志,大凡垂釣水域的深淺,水底地貌,魚類拱餌,吞餌的情況,信息都可以通過釣線傳到浮標,使釣者對水下的魚訊情況一覽無余,從而為釣者提供了最佳的提竿時機。
釣線,我們此次則是用尼龍線構成的。
有了竿,線,鉤,浮標的完美組合構成好的魚釣,接著就是裝好魚餌了。我們都 知道,釣多或釣少,全憑手氣巧;咬釣不咬釣,關鍵在餌料。因而,我們準備了具有“萬能”釣餌之稱的蚯蚓。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是我們垂釣的好時機。我們選擇陰涼的地方,讓人魚都可以避暑,且避免人的倒影嚇跑魚兒。垂釣的第一動作:投竿。接著,就盯著浮標,時刻注意魚兒上鉤。當觀察到魚漂先上下抖動,然后輕輕下沉時,我們就知道魚兒上鉤了。是時候提竿了。提竿是垂釣的關鍵環節,它要適時,不早不晚,動作得當。由于初次垂釣,把握不好,不是把魚竿提得過早就是過遲,常常出現空竿……
沒有姜太公那樣的愿者上鉤的愜意,否則,再多的餌料也不見魚兒的蹤影。我們吃一塹,長一智。之后,魚兒一一上鉤后都無法逃離。那時,是令人激動的時刻!
初次垂釣,收獲不少!雖然只是學到垂釣的皮毛知識,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溪興》這首詩中垂釣人的閑情逸致和置身大自然的神情!
五、實習總結:
兩周的實習時間很短,但工作量不少。我們小組分工合作,各盡其職,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采集標本的時候,大家相互協作,培養了從小組到整個實習同學的集體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整個實習過程中雖然只有兩周的時間,可是留在記憶里和我們成長的東西卻不少。明白了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的力量在于使用,在于創新、在于活學活用、在于把知識創新真正強大的力量。其中實習過程中不僅僅進一步掌握了學科的知識,也培養了我們熱愛自然的熱情,進一步增強我們對自然環境中動物生命活動規律的認識。同時,也深深感受到環境的惡化正一步步向我們逼近!
曾有個同學說實習的過程中心情會呈現“V”的波動,但是我們卻一直把它保持在顛峰。整個實習過程中,逐漸地喜歡我們的工作,也更喜歡我們生物這個專業。在同樣一個問題,我們也懂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去看,一起討論,那時也往往產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會“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意境。
經過此次實習,給我們的鍛煉不少,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的不足,希望以后繼續努力!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6
一.實習目的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調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簡單的技能。
2、通過野外實習,了解調查地區氣候、地貌、母質等成土因素的特點及其和土壤發生的關系。
3、通過對土壤的觀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類型及其發生演變和分布規律,學會土壤剖面點的選擇和修整、土壤剖面層次劃分,形態描述和記錄。
4、了解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和變化的影響。
二.實習地區自然概況簡介
地點:浙江省杭州地區
時間:20xx年8月27日 20xx年9月2日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東經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區;東北部和東南部屬浙北平原,河網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蕩、水庫占8%。
杭州地區處于中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無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
杭州地區大地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錢塘臺褶帶,中元古代以后, 地層發育齊全,巖漿作用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較好。近期由于現代構造運動趨向緩和,地震活動顯得微弱,地殼相當穩定。區內地層出露和巖石種類組成較齊全,地質構造復雜而地貌類型多樣,有火山熔巖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變化大,山、丘、崗、溝和平原組合,更添人類文化(特別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響之疊加。由于以上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上述各內在因素(20xx醫藥公司出庫員實習報告)(包括巖石、構造、地貌、氣候、土壤、植被和人類文化等)及其彼此間的共同作用,鑄就了杭州地域綜合體系統(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綜合體系統)
三.實習時間、地點和任務
實習時間
20xx828
20xx829
20xx91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7
1.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植物學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植物學野外實習是生物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實踐課程,是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植物學野外實習,鞏固和豐富學生已經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植物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實習時間
20__年5月9號到5月11號
3.實習地點
洛陽欒川龍峪灣森林公園,國家植物野外實習報告植物野外實習報告級風景區。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是在龍峪灣林場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洛陽市第二大森林公園,該公園地處伏牛山主峰,以其豐富的資源、優雅的環境、獨秀的山峰聞名于世。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區,據調查龍峪灣有各種草本、木本植物 1900 余種,其中國家保護的有 42 種,龍峪灣有各種野生動物、昆蟲類約 400 余種,其中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有 48 種,被稱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王國”。龍峪灣還是中原地區的“中草藥寶庫”,有很多是國家中藥的保護品種,有山珍 20 余種,野生水果 50 余種。
4.實習的組織形式
本次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將所有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6至7人組成,其中一半的小組進行植物實習,另一半的小組進行動物實習。在雙方實習期滿后交接實習用具,進行角色對調。在每次的外出采集之前,會由帶隊老師首先確定好路線。在實習的過程中,會由專門的老師帶領大家,并且會有老師殿后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5.實習內容
(1)實習用具
本次植物實習的用具有:高枝剪,枝剪,掘根器,手鋸,放大鏡,卷尺,指北針,野外采集記錄本,編織袋,背包,自封袋,鉛筆,工具包(大鈍鑷子,小鈍鑷子,尖鑷子,剪刀),繩子各一個,標本夾一套,白面線,標簽(號牌)若干
(2)準備工作
在實習開始前一天下午,指導老師對大家進行動員和實習指導。
①老師們為大家介紹了龍峪灣的基本情況,包括海拔、氣候、植被分布等情況。
②教授了大家怎么采集標本、保存標本、記錄標本
、癫杉瘶吮
應選擇以最小的面積,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選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體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葉外,最好采帶花或果。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莖或樹皮,也必須同時選取少許壓制。每種植物要采2-多個復份。要用枝剪來取標本,不能用手折,因為手折容易傷樹,摘下來的壓成標本也不美觀。不同的植物標本應作不同的采集方法。 (1)必須采集完整的標本。剪取或挖取能代表該種植物的帶花果的枝條(木本植物)或全株(草本植物),大小掌握在長40cm、寬25cm范圍內的。有的科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如沒有花、果,鑒定是很困難的。 (2)對一些具有地下莖(如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的科屬,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沒有采到地下莖的情況下難以鑒定的,因此應特別注意采集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 (3)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時鑒定。 (4)采集草本植物,應采帶根的全草,如發現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基生葉。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也可選其形態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但要注意編同一的采集號,以備鑒定時查對。 (5)喬木、灌木或特別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必須注意采集的標本應盡量能代表該植物的一般情況。如可能,最好拍一張該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補標本的不足。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成一團,不易分開。如金魚藻、水毛茛、貍藻等。遇此情況,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內。這樣,就可保持形態特征的完整性。
(7)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和老枝上的葉形不同,或者新生的葉有毛茸或葉背具白粉,而老葉則無毛,如毛白楊的幼葉和老葉。因此,幼葉和老葉都要采。對一些先葉
開花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葉時應在同株上采其帶葉和結果的標本,如山桃,由于很多木本植物的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別植物種類的依據,因此,應剝取一塊樹皮附在標本上。如樺木屬的一些種類。 (8)對寄生植物的采集,應注意連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別注明寄生或附生植物及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當等標本的采集。 (9)采集標本的份數:一般要采2―3份,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標本除自己保存外,對一些疑難的種類,可將其中同號的一份送研究機關。請代為鑒定。他們可根據號簽送給你一個鑒定名單,告訴你這些植物的學名,若遇稀少或奇異的、或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植物,還須多采。 以上所說的采集方法,采回的標本只能適用于臘葉標本的制作,如果將花或果實用藥品浸制保存其原來的形態用作示范材料或實驗材料。采集時必須將花和果實
放在采集箱中帶回室內浸制。。
、
Ⅲ
③老師們特別著重強調的一點是安全問題,實習地區是一個風景區,來往車輛比較多,且山路曲折,不容易發現危險
任務分工
每天實習情況
、俚谝惶
、诘诙
③第三天
標本的采集
標本的制作
6.成果展示
7.心得體會
我們于5月9日——11日在洛陽市欒川龍峪灣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植物野外實習,主要實習內容為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我們組共制作植物標本129種,有菊科、大戟科、山茱萸科、天南星科等植物。我在組內的分工主要是負責在標本采集過程中的野外記錄。通過此次實習,我不僅認識了更多的植物、掌握了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了解了如何對植物標本進行保存;而且也深深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小組里各成員分工明確,大家目標一致、互幫互助,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團隊精神。同時,實習過程中和老師們同吃同住,一同上山采集,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老師們的博學和親切,收獲頗豐。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8
姓名:陳邦杰
班級:09級一班
學號:09009110110
專業:地理科學
導師:李瑞 辛曉十 邊柳 齊曙光 王書轉
學校:南陽師范學院
學院:環境科學與旅游學院
日期: 20xx年5月10日
目 錄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后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于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采取與制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劉灣村龍潭風景區)。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7鄉,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于此處發源,南北氣候在這里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游、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堿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山屬于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復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堿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采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里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龠x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于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谕诰驑藴剩和寥榔拭鎽诰蛞粋寬 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于觀察剖面應呈斗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內有植物種類20xx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復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干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參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干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羽狀復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于楝科,奇數二回羽狀復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羽狀復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葉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復葉,葉子革質。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復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于豆科。
19、荷花玉蘭: 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葉被帶銹斑,花在葉后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后展葉,軟革質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干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衛茅科,葉厚質,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復葉,馬鞭草科。
25、苧麻:大戟科,草本,葉子背部有銀白色絨毛。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干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二).植物標本采集與制作
植物標本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大量信息,諸如形態特征、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也是植物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制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①標本要大于臺紙。②標本在采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采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制作
、 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臺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粘貼、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 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臺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酃潭ㄈ~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軐τ诒容^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 若為復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菟⒈Wo膜:要對白乳膠進行調試,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樣地調查
植物群落的調查目的是:1、識別植物群落、2、了解植物群落的結構及其動態變化規律。3、闡明植物群落和環境因素的關系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數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駱臃轿恢靡x代表當地自然環境植被狀況
、驑臃降拿娣e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與種類,然后逐漸向外擴展地塊面積,沒擴展一次登記一次新發現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說熱帶地區樣方面積較大,為100*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溫帶一般用8*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群落的調查,采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量。
(四).觀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態系統的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系統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系統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系統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里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里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于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后,植被變成與當地氣候、水文相適應的植物并最終演替成當地的頂級群落。
(五).山地垂直帶譜
指在山區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溫度約下降0.6℃,而相對濕度卻有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500米屬于常綠針葉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屬于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屬于落葉闊葉林,>1000米屬于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獲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在這里,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煉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數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分布等知識。了解組織專業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處理及制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六.參考文獻
地理野外實習筆記
肖榮寰、呂金福:《地理野外實習指導》(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9
20____年5月22日早上,我們專業準備前往深圳大亞灣東山珍珠島進行為期五天的“植物學·生態學·動物學”野外實習。這是我們第一次外出實習。
實習時間:20____年5月22日——20____年5月26日
地點:深圳大亞灣東山珍珠島
任務:常見的植物分類,外出辨別野外植物,采集和壓制標本
環境: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大亞灣位于其東面。大亞灣地處惠州市東南,在惠東縣、惠陽區和深圳市之間。東考紅海灣,西臨大鵬灣。
實習內容:
(一)辨認標本
通過第一學期所學的《植物學》內容以及平時積累的,為這次野外實習特別準備的知識和有關的資料,通過植物的形態特征,比較分析,辨認出其所屬的科。在實習過程中,植物學老師幾乎每天都帶我們外出認識植物,老師除了介紹植物的特征外,還教我們如何去辨認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標本
在這次植物學野外實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壓制標本。在采集標本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標本的,所以在采集標本時,一定要選擇其特征明顯的部位,以便于將來的標本鑒定。采集完好的標本只是壓制標本的開始,在壓制標本時,要注意的問題更多,一定要講究技巧,對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壓法,還要經常換紙。要制作一個成功的標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類
在這次野外實習中我們一共辨認了幾十個科的植物,所達的的種類超過一百種,以下就列舉一些常見的種類:
被子植物:
木蘭科:木蘭
榆科:樸樹
?疲捍谷~榕、斜葉榕、木菠蘿
桃金娘科:烏墨葡桃、番石榴
莧科:紅龍草、刺莧、野莧菜、土牛膝、空心蓮子草
錦葵科:大紅花、賽葵、黃花棯
含羞草科:中國臺灣相思,含羞草
椴樹科:布渣木
大戟科:細葉灑金榕、土密樹、大飛揚、小飛揚、毛果算盤子、葉下珠、蓖麻
炸醬草科:炸醬草
無患子科:龍眼、荔枝、倒地苓
炸醬草科:炸醬草
葡萄科:爬墻虎
茄科:少花龍葵、水茄
茜草科:龍船花,九節,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針草、銀交菊、加拿大飛蓬、一點紅、勝紅薊、長柄菊
裸子植物:
杉科:杉樹
蕨類植物:
海金沙科:柳葉海金沙
實習總結:
為期五天的植物學野外實習,在26號下午壓制完標本后宣告結束了。此次的野外實習,不僅使我們開拓了眼界,更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對植物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專業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雖然這次因為天氣惡劣的關系,我們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響,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穿著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叢中,沒有絲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實習收獲很大,我學會了如何通過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認植物的種類,如先觀察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看葉子是對生還是互生、看果實的類型…在采集標本時,不同種類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對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莖、葉都要齊全,而對于木本植物,則需要花、果還要完整的葉子生長,能夠讓我們辨認出其葉子生長類型,而且在采集標本時,我們不呢不過選取那些比較嫩的植物,因為如果植物太嫩,在壓制標本時不好壓,很容易變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夠明顯,因此,選取植物標本,一定要選取其特征明顯的部位,這樣既方便我們辨認標本,而且在壓制過程中不易變形,容易壓成標本,而那些果實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標本夾內,等制作標本時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壓制標本而言,蕨類植物是相對比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對難一些,因為它的葉子容易脫落,容易發霉……
野外實習報告范文 篇10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使我的實踐能力提高,在實習的過程中我結合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認識自然現象,學習、實踐野外工作方法,識別常見物種,采集標本,觀察了解動物以及動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結合具體的課題進行一定的研究性工作,收集數據,分析、討論,寫作實習報告。
二、實習日記
20xx年7月11日
昨天剛考完試,今天我們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昨天整個神經還繃得緊緊地,今天就想歡呼,因為可以到外面去接觸大自然了。早上六點鐘還沒到就醒來了,因為很激動,很興奮。上車的時候已經8點了,出發前一天我買了很多話梅,因為怕暈車。8:30車子開動了,我們的第一站是防城港的跨海大橋。經過兩個多鐘頭,我們進入了防城港市。進入防港市后,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藍藍的天空,藍藍的大海?吹胶N壹恿。在跨海大橋那里,我們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這里的海風很大,吹亂了我們的頭發,但吹不亂我們愉快的心情。停了十幾二十分鐘之后,我們又要出發了,我們的下一站是怪石灘。一個鐘頭后我們抵達了怪石灘,這里果然名副其實,遠遠望去有許多的怪石扎根在海邊,一波海浪襲來,濺起了幾米高的水花,美麗眩人!在怪石灘,我們脫了鞋子,歡快地投入了大海的懷抱中,盡情的與海浪玩耍。但我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采集標本。在學校之前我們已經分好了兩組,一組是負責采集昆蟲標本,一組是負責采集魚類與軟體類標本。大家在玩夠了之后都開始很認真的在海邊采集動物標本。有的同學拿著鏟子挖螃蟹、有的同學拿著水桶撿貝殼、有的同學拿著網捕魚、還有人拿著毒瓶抓蟲子,大家各忙各的,不亦樂乎!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采集,我們在怪石灘的任務總算完成了。在上車之前我們把采集的標本經過酒精處理后,貼了上標簽。離開了怪石灘,我們奔向了金灘,在金灘這里我們不同采集標本,因為已經中午了,我們要在金灘附近吃飯。也許是太晚了,這里有吃的地方很少,而且去哪家都很貴,最后我在一家很靠近金灘的飯館吃了一碗扣肉飯,但我沒有到金灘邊去看,因為去看回來的同學說那不好看,而且風很大。吃完飯我們開始了下一個行程:陳屋濕地。在靠近濕地的一個路口我們拿好所有的工具出發了。這時候,我們昆蟲組的任務來了,我們在路邊抓蚱蜢、捕蝴蝶、抓蜘蛛,一切被我們看到的小昆蟲無一不是我們的目標。一路上,我們抓到了很多昆蟲,收獲頗多。來到濕地,沒有魚可捕,但有很多種的螃蟹,我們用鏟子挖螃蟹,干的挺帶勁的。在這里我們還留下了大合影,記錄了這一難忘的時刻。告別了怪石灘,我們這一天的行程也幾乎完成了,我們的車子瞄準了東興市的方向駛去。晚上我們就住在東興市的旅館了。定好旅館,安排好房間后,大家自由行動。趁著天還早,我們來到了中越交易市場,在這里我們大家都買了很多特產。這一天,我們過得充實、快樂!
20xx年7月12日
在東興這個連風都是咸的的城市住了一晚,今天醒得很早。7:30準備上車到北侖河源頭,經過一路的補眠,到北侖河源頭時,我們已經睡了一覺醒來了。下車,帶上所有工具,捕魚抓蟲子去咯!北侖河源頭的水特清特美,在這里,我們一路笑著走過。捕魚組的拿網走水路,抓蟲組的也拿網和毒瓶走旱路。大家一路前進,遇到了不少困難:捕魚組的由于水太清、太急而捕不到魚;抓蟲組的網壞了,只能戴手套徒手抓;水路彎彎曲曲,障礙重重······在北侖河辛苦工作了一上午,大家的褲子很多都濕了,但擰擰又要上車開往下一個地點了。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鄉村里艱難地找到吃飯的地并吃飽飯,休息夠后,我們的車子駛向了去十萬大山的路上。“十萬大山”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多的山。果不其然,一路上,車子行過的路都是依山而鋪的公路,從車子里向外看,別有一番驚險。在一條小河邊我們的車子停了下來,又一次,我們帶著工具去采標本。班主任興致勃勃的背著電瓶去捕魚,后邊跟著七八個人。而我們昆蟲組的繼續抓蟲、捕蝴蝶。這里的水也是很清澈的,因此去捕魚的人收獲依舊不大,玩水的人倒是抓緊時間,多與這里清清的水來個親密接觸。大概停留了一個小時,我們的野外實習也算圓滿完成了,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
三、實習感想
經過兩天一夜的實習,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八九點了,我們是又累又餓,可又覺得很快樂,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在這一次野外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處理蝴蝶的方法;用毒瓶毒死蟲子;用酒精浸泡魚和蟲子;用鏟子挖有螃蟹的小洞······
回到學校,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鑒別昆蟲的種屬真的很不簡單,有時候一個下午也鑒別不出一個來,挫敗感油然而生。但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經過兩天的努力我們雖不能吧所有的物種鑒別出來,但大部分已得到確定,并且弄出了美麗的蜻蜓蝴蝶標本,這對我們來說是我們這一次實習的最大收獲。成果展做得很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激動、開心!
四、實習建議
1、出發前的安排能更具體,最好每人都知道到了目的地后自己該干什么,而不是有些人一直在玩,有些人卻一直在做事。
2、小組長可以多幾個,這樣就不會出現累死累活一個人的現象了,組長也不能隨便選了,一個比較有領導能力的和兩三個需要鍛煉的同學一起搭配最好。
3、時間太趕了,而且預想的跟現實的差別挺大,下次找個魚多一點的地方去實習才可以,不然結果又是捕不到魚。
4、野外實習前,老師應該給我們上幾節課,讓我們了解實習的內容,還有可能會采集到的標本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