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法院實習報告優秀范文
五一之前的一周,學校安排我們09級的法學專業學生去實習!xx年4月24號,我們去常州天寧區法院參加旁聽,我們被安排在第三法庭,旁聽的是一起民事案件(盜竊案)。法官首先確認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否正確,然后由公訴人提出訴訟請求,之后由犯罪人進行抗辯。
犯罪嫌疑人出生于86年,和我們同齡。但他在這次被抓之前,已經被判過刑坐過牢了。由此我想,如果他不觸犯國家法律,那么或許他將和我們一樣,會是國家的希望。對于他自己這次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最后,被依法判處了1年2個月。法官說,這已經給他判的較輕了,因為他態度好,所以減少了3個月。在開庭之前,當我見到這位法官時,我真不敢相信!因為她好年輕啊!我驚嘆于她對我國法律的了解程度!
不到一個小時的旁聽,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庭審的有關程序,并且樹立了對那位法官的崇敬之情以及對法律爭議的向往!
xx年4月25日,我們去了常州監獄。江蘇省常州監獄始建于1952年,地處溧陽、金壇、句容三市交界處,北倚道教圣地茅山,南臨天目湖風景區,是全省最大的監獄。全監在職民警1085名,職工898名,常年關押罪犯7000人左右(其中女犯800名),擁有7個關押點、10個監區,是江蘇省關押人數最多的監獄。所關押的多數為有期徒刑xx年以上的犯人(占80%),少數為10-20年有期徒刑,無期、死緩犯不再向常州監獄押送。在押犯從事羊毛衫、箱包生產等勞務加工的占80%,其余為機械加工勞動。獄警約有1100人,近年來,獄警素質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中50%以上為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監獄實施“依法、科學、文明”的管理模式,已連續96個月未發生包括政治、監管、生產安全在內的安全事故,連續2年被評為“省級最安全監獄”。監獄管理逐漸朝法制化、社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與南京某律師事務所、常州市司法部門、我校法學專業等單位開展互動活動,為在押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在那里,我們聽高科長作的報告。他的報告讓我們了解了我國監獄管理生活現狀,以及犯人的勞改狀況。同時,高科長告訴我們,近幾年來犯罪當事人的年齡越來越低,并接近于16歲,這說明了犯罪的低齡化。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低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教科書關于法律知識講解的不充分;其二,學校沒有給學生普及法律常識;其三,大學之前的課程安排太緊,能看到電視的學生也就沒有多少了,再說了,有時間休息,大多數的家長也都會讓子女看書去,能有多少還會看到電視上的一些法律節目呢?高科長講完之后,還有三名表現教好的犯人給我們作了報告,主要講他們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三名犯人中,有位女孩子,被抓之前她是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的一名學生。當我們了解這個情況之后,我們一片驚訝之聲!多可惜的人才啊!她以至于會因賣白粉而入獄,我個人認為是沒能在考試失敗后正確端正自己的心態,再加上結交的不良的朋友,所以走上了不歸之路。另外兩名男生,都是因為搶劫入獄的,分別判了xx年和xx年。等他們出獄,都是30左右的人了,大好的青春都留在高墻里了,從他們的報告中,聽的出來他們的后悔,但是,這個世界畢竟是沒有后悔藥的。既然已經做了,在我看來,只有坦然去面對,在里面好好表現,爭取減刑早日出來。雖然他們進去了,但監管人員還一直鼓勵他們繼續學習,所以,令人欣慰的是,他們都報了自學考試。而且,他們都表現的不錯!他們報告給我們的警示就是,不學法、不懂法,可能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聽完報告后,實習老師安排我們爬監獄旁的雅髻山。山路很陡,也很高。爬上去蠻吃力的。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上下山花了將近兩個小時。通過登山,我了解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大家在一起,要相互鼓勵與支持!就象學習法律一樣,整個過程不是那么簡單容易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
xx年4月26日,我們去常州大學城江工院聽常州市公安局局長劉持平給我們做的精彩報告,劉局長還是國家著名的指紋專家。劉持平局長給了講了《智慧之樹——人才成長》,人才培養應崇尚一種精神——哥本哈根精神:“高度的智力活動,大膽的涉險品格,深奧的研究內容和浪漫的樂天主義相結合。”
一, 人才成長的理想模式
1.馬列哲學,是根,根深樹大。要求“通”,領會實質,站穩立場。
2.基礎知識,是桿,桿粗身壯。要求“實”,扎實鞏固,舉一反三。
3.專業知識,是枝,枝繁葉茂。要求“精”,一專多能,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