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實習報告個人總結
又是一年秋收時,今年我有幸參加了橫跨大半個中國的農機跨區秋收作業。
轉眼之間,我在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農機專業學習兩年多了,今年暑假,學院的稻麥收獲機參加跨區收獲作業,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水稻跨區收獲的農機實踐活動。感謝學院本科生結對子的指導老師楊自棟老師和臨沂銀振農機服務隊給我此次寶貴的學習
為了親身感受收割的樂趣,XX年8月1日我跟著銀振農機服務隊伍連續歷時40多小時沿著日蘭、滬渝等高速公路,經過了遼闊的中原、江漢平原,跨越了艱難的蜀道,沿途穿過了62個隧道,行程多公里到達了第一站—全國“四大火爐”的重慶。今年重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干旱天氣,八月份氣溫基本都在35度以上。為了幫助農民搶農時,我們堅持冒著酷暑進行工作。由于重慶的地形基本都是山地和丘陵,我們隊伍特意配備了久保田pro588i、洋馬ag600、ce-2等先進的半喂入收割機和久保田pro688全喂入收割機。每到一處,我們為了保證收獲質量,確保農民顆粒歸倉,針對不同地形、不同品種的水稻,我們對機器都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調節。輸送喂入量的深淺、清選部分風量的大小、魚鱗篩的斜度以及撥禾速度都進行了仔細的選擇,每一處都得了百姓們的認可。贏得到當地農民地道的方言贊美道:“要得、要得”。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間自有真情在”一點也不假,這一路我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一直堅守在收獲一線。各地的百姓為了感謝我們的付出,免費讓我們住土家族人的小樓,吃各個地方的特色飲食,甚至很多淳樸的農民朋友回家特意送我當地的土特產。作為一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這一路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到了更多感動,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閑暇之余我也在仔細研究和學習本專業的知識。一路的觀察和農機實踐我發現,如今我們市場上的水稻收獲機械主要由割臺、脫粒裝置、清選裝置、儲存裝置以及操作控制裝置構成。在半喂入的收割機中,關鍵部分在于扶禾和夾持部分。全喂入的機械基本就和我們以往的小麥收割機差不多,但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主要是軸流滾筒的機型。從我們的農機未來發展方向考慮,我們國家目前在水稻收獲機械方面技術仍然需要改進,市場上百分之八十的機械都是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馬,國產品牌占有率太低。通過咨詢我的師傅得知,進口與國產的區別主要在發動機和hst(整體式靜液壓傳動系統),進口機械的hst基本全部都實現了電控,不僅速度快,而且操作方便,故障率低整機也在工作時機動靈敏。然而國產的大部分依然是機械泵和機械控制系統,整機顯得笨重并且操作不便,速度自然也就比較慢。在發動機上進口機型基本全部是電噴增壓型柴油機,油耗低,動力強。在我們的農機設計領域,一機多用復合式作業的設計理念一直是我們吸引農民的亮點。在全喂入的機型中的典型是久保田pro688和洋馬82g,它們都采用了軸流互換式的滾筒,行走部分采用hst和電控系統,不僅速度快而且脫粒很干凈。同時在設計時又采用了割臺互換式,一臺機器可以收割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這也為機主們創造了更大的收益。
為此,在近兩年來久保田和洋馬的全喂入機型憑借其設計優勢成為了我國收獲機械市場普及速度最快的機型,占領了中國大量的收割機市場。當然進口機械也并非特別完美,例如,半喂入的扶禾漏糧,全喂入的能耗大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作為農機專業的我們如何改變其缺點,創造我們自己的先進技術已成為我們未來思考的方向。其次如何改變我國收獲市場洋品牌占主導的局面也成為了我們的責任,為了這個夢想,充分利用好之后的兩年大學時光,多學習,多讀書,多實踐,我想我們國家的農業機械引領世界農機未來的日子不會太遠。
參加暑期秋收跨區作業實踐,農民收獲了糧食,我收獲了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