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實踐報告
面對這么嚴肅的話題——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一度不知如何說起,不知從何入手,F(xiàn)在已是大三的學姐了,從大一的懵懂到現(xiàn)在的依然不知所措,也許真的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好像又有點變化。自己開始有了責任感,特別是這次決定出國,是在家人的鼓勵下自己做出去的決定。不管是對是錯,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無悔的走下去。人生確實只有一次,失去的歲月不會再次重來。
正如大家所知的一樣,現(xiàn)在國內學日語的人很多,已經達到了供求平衡,或許已經供過于了求,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如何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如果我們還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認為自己離找工作還很遠。那么在求職時看到猶如長龍一樣排的求職大隊時,我們會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所以及早做好準備,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家人的負責。
還有就是作為自己敲開企業(yè)大門的證書問題,我覺得證書不在多,而在于對自己來說有用,或者說對自己的專業(yè)來說有用,我們日語系的學生來說考個會計證,資格證,或者是導游證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說想要每個有用的證都能拿到,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況且我覺得拿了一些證書,不一定能用到,又何必浪費自己的金錢和精力去考一張對自己來說毫無意義的表面證書呢!
大三的我們即將面對的就是就業(yè)或是考研,對我們學外語的同學來說我們還可以選擇出國去深造,當然需要一定的金錢做后盾。據(jù)《日本新華僑報》報道,XX年1月18日,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公布了XX年在冊外國留學生數(shù)量統(tǒng)計結果。統(tǒng)計結果表明,日本全國各大學中,XX年在冊的外國留學生以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為最。截至XX年5月1日,留學生總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132,720人,比XX年同期多8,891人,同比增長7.2%。從留學生分布情況來看,研究生在讀人數(shù)達到35,405人,較XX年同期增加2,739人,同比增長8.4%;大學(學院)·短期大學·高等?茖W校在讀留學生人數(shù)達到67,108人,較XX年同期增加3,933人,同比增長6.2%;專修學校(專業(yè)課)在讀留學生人數(shù)為27,914人,較XX年同期增加2,161人,同比增長8.4%;預科教育課程在讀留學生2,293人,較XX年同期增加58人,同比增長2.6%。這足以說明現(xiàn)在中國選擇出國繼續(xù)深造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其中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去外國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也越來越普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出國真的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出國一方面是一件好事,在國外吸收了先進的技術,知識,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回國一方面可以學以致用為自己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增強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但是隨著出國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如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生存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在這個時候選擇出國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考慮,在學校的將近三年的學習中基本上打下了日語的基礎,由于在一個中文的環(huán)境里學習另一個國家的語言更多的我沒有學到如何變成自己的語言去使用它,換句話說我深知自己的聽力和口語還不能夠使我足夠勝任以后的工作。其實去日本一年學專業(yè)知識也許學不到太多的東西,但是對鍛煉我的口語水平和提高對日本本土文化及其風土民情來說可以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自己親身體會一番和直接在書本上得到完全是兩回事。剩下來在學校里的學習時間其實沒有剩多少,如果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就只好再另外想辦法。也許我可以選擇畢業(yè)了再出國留學,這樣的經歷也比比皆是,可以看到學姐學長們也有選擇這條道路的,但是相比較于這樣畢業(yè)了再出國,一是金錢上會比現(xiàn)在花費很多,再就是時間上也很長。攻讀日本的研究生要三年的時間,不能在事業(yè)上奮斗將自己三十歲之前的青春都奉獻給書本,我更愿意選擇事業(yè)。
在三月份我即將出發(fā),前往我夢寐以求的國度,去探索一個陌生的國家。心中有忐忑,更多的是期待。在那里學習一年,將自己在國內學習的不足都一一彌補過來,這是我現(xiàn)在的想法,能不能實現(xiàn)先另當別論但是我曾經去嘗試過,世上沒有后悔藥,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走下去,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變數(shù),但是我相信不管是好是不好,這對我的人生來說都將是一個轉折。
在日本學習一年后,對我們來說實習與工作還沒能開始但是在國內的同學也都已經開始實習了,歸國后必須要一邊寫論文一邊開始找實習單位開始實習。等到大家都開始意識到還是無憂無慮一天六節(jié)課挺好的時候,我們已經要面對畢業(yè),面對離別了。那時的我們真的要勞燕分飛,各自闖蕩了。但是蘇州畢竟是在國內來時日企比較多的一個城市之一了,如果不準備改行的同學也大多會選擇在蘇州工作吧!畢業(yè)了之后,我會首先選擇去廣州發(fā)展,那邊是沿海地區(qū),距離深圳、香港也都比較近。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奔波本身對自己來說就是一個鍛煉,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愿去面對。這是我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也想與大家一起共勉。
總結以上所述,當下日語人才濟濟,如何在眾人中脫穎而出,走出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打算,為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是對自己負責。最后套用一句經典臺詞: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