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17年度社會工作實習報告范文:辦公室實習
實習生姓名:張鑫
實習單位: 濟南山泉社會工作服務社辦公室
實習日期: xx年11月22日—xx年1月7日
一、實習背景
作為一名社工系的學生,除了在學校里學習專業(yè)理論,實務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校也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大三這一年,給我們留出了很多的實踐機會。xx年11月末開始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到一線的社工機構進行專業(yè)的實習,因此在10月中旬的時候就開始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社工的招聘資料。
選擇山泉的原因很多,社工現(xiàn)在快速地在廣東、上海等地發(fā)展起來,因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需要,出現(xiàn)了很多的社會矛盾,因此社工也隨之發(fā)展起來了。但對于北方來說,由于在經(jīng)濟方面還沒有廣東那么發(fā)達,雖然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但是還沒有正式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所以相對的社工的發(fā)展僅限于北京和西安這樣的城市,而濟南能夠在北方其他的一線城市中首先發(fā)展社工,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先例了。首先就對山泉這個機構有了很好的印象,因為有“敢為人先”的精神,通過在網(wǎng)絡上看到山泉的簡介,行政框架和服務人群等等,覺得機構的發(fā)展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對于服務人群也是有很多類型的,在這樣一個機構進行實習,對于我們實務能力的提升還是有一定幫助的。正好當時也在網(wǎng)上看到山泉常年招收實習生,所以就發(fā)了簡歷,并且通過了面試,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機構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
因為在大學期間的實習都是一線的實習,直接接觸服務對象的實習,所以我對實習的期望也是希望能夠進入服務單位與服務對象面對面的接觸;對服務對象的現(xiàn)實情況進行需求評估;根據(jù)他們的需求進行活動的策劃,當然這些都是要經(jīng)過服務單位同意的。根據(jù)我們的策劃開展活動或是開展個案;通過幾次活動或者是個案的開展對服務對象的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后的結果適當?shù)倪M行結束活動或者是結案;對于后期的跟蹤評估也是很重要的。這是我一開始的實習期望,也按照這樣的期望撰寫了實習計劃。
二、實習具體工作
在進入濟南山泉實習之前心情很激動,也按照機構的要求制訂了我們自己的實習計劃,但這個實習計劃只是我們的初步設想,因為對機構都不了解,都是按照我們之前的經(jīng)驗寫了一份實習計劃。
在到達實習機構的第一周,對機構的工作情況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也參加了機構在福利院和救助站的督導會議,通過服務單位的工作員的一個月的工作總結和機構領導對工作員工作的評估,我基本上了解了山泉社工在服務單位的基本工作情況。然后根據(jù)機構的基本情況,和我們即將實習單位的情況撰寫了我們的實習計劃,這份實習計劃是我們在了解了機構的基本情況后撰寫的,所以有了一定的真實性,也可以具體的實施了。
第二周開始我正式的辦公室實習,辦公室的工作總體來講很多、很瑣屑,都沒有什么具體的流程,雖然我在辦公室的實習計劃很明確,但是在真正實施的時候就有些困難了。這周的主要工作就是對上周開督導會的會議記錄做整理,寫督導會的新聞稿,做一些簡單的財務整理工作,幫助居家養(yǎng)老的工作進行整理,幫助十畝園社區(qū)的工作人員進行人口普查的統(tǒng)計。
第三周的工作主要是寫第一周督導會議的綜述,對于綜述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找了很多的綜述的寫法,將第一周的綜述寫了出來。然后是參加第二次居家養(yǎng)老小組活動的討論,這次是和濟南大學的社工系的同學們一起討論的。因為工作員的前期需求評估中,了解到很多老人想學習電腦及發(fā)手機短信的使用方法等等。我認為可以設計幾次小組活動,這樣老年人參加活動也會非常有興趣的。雖然他們也有想到,但是卻說要以個別輔導的形式開展,我覺得用小組活動來開展會更好一些。
之后的幾周我看了很多的書,《社會工作評估》、《微光處處》、《青少年社工》以及自己在大一時候寫的部分策劃書。通過看專業(yè)書,可以給本身充電,因為很長時間沒有看書了。對于自己在大一時寫的策劃書現(xiàn)在拿出來看下,覺得很簡單,活動的內容都是一些游戲,沒有什么高層次的東西,這樣的活動做幾次還是可以的,但是時間長了就會讓人覺得很無聊了。而現(xiàn)在如果要寫一篇策劃,我會選擇學習性、治療性的活動,這樣的活動策劃讓人看來一是會覺得活動本身有一定的內涵;其實也會覺得活動的策劃者是有思想的,能使得服務對象在活動中有所學習,擺脫了單純學習的枯燥等。
四、實習內容評估
辦公室的實習內容有些瑣屑,但是我的實習工作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督導會議的參與、會議內容的記錄、會議記錄的整理、新聞稿的撰寫、會議綜述的撰寫、辦公室財務的整理、實習日志的撰寫,有時間還會經(jīng)常看書等。參加每個月服務單位的督導會對于我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接觸服務對象,了解社工在服務單位的工作,以及服務單位對社工的認同度。這樣雖然我自己沒有實際的參與到服務單位的工作中,但是也可以從工作員的角度進行評估的,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現(xiàn)在機構與服務單位之間的關系和機構運轉的模式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