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幼兒園見習報告
中三班有個小男孩叫王....特別能鬧,他說他長大以后想當解放軍。他能夠模范一些邁克爾杰克遜的舞蹈動作,喜歡學變形金剛和奧特曼。別的小朋友排隊練操的時候他非但不去,還在一旁自顧自地鼓搗玩具。我們連哄帶勸地想讓他過去一起做操,他卻無動于衷,繼續自顧自地玩。而后老師告訴我們:“他自己在這邊玩,就不會再去打別的小朋友了。”于是,我們兩三個人陪著他玩了一個上午。午飯時間我們幾個要走,王.....卻拖住我們的衣袖苦苦哀求不讓我們走,我們只好哄他說我們不走,只是下樓去給他買玩具。下午到班級的時候沒有見到他,詢問老師后才知道是他中午太鬧騰了影響別的小朋友休息所以通知家長將他領回去了。王....下午剛一到教室,便又開始到一旁玩玩具。不同的是,下午的他比上午多了一些情緒。大概是因為中午被通知家長接回去的緣故吧。玩著玩著,他開始動手打我們。我們佯裝生氣地對他說:“你再打我我不跟你玩了。”而他卻不容反抗地說:“不行!”
王....人不大,勁兒卻挺大。我們被他鬧騰得無可奈何了便跑到教師外頭打算讓他先自己靜一會兒(其余小朋友家都在樓下練操)。誰知道我剛一進門他便沖上來吼道:“我們打架吧!”,而后便對我們拳打腳踢,用什么方法也不能讓他停下來。感覺說這個孩子有點暴力傾向似乎不太恰當,或許是因為他經歷太過旺盛而顯得多動顯得浮躁吧。后來我們幾個和老師交流了此事,才明白有可能是其家庭原因造成的。他爸爸是個軍人,但是送他來幼兒園的時候看起來關系很好,所以我們推測有可能是他媽媽對他比較冷淡或者關愛不夠的原因。
另外,這個班有一個叫陳....的孩子,他和王....一樣充滿活力,喜歡用玩具拼不同的東西。他告訴我他拼的是巨王蝎子,永遠都不會死。我問他,“這個巨王蝎子是干什么的呢?”他回答說:“巨王蝎子是專門打壞人的。”我又問:“那么誰是壞人呢?”他說:“壞人是欺負中國人的美國人和日本人。”我想,這個孩子的家長應該比較有關注國家大事,并且在孩子詢問的時候是用好人與壞人來給孩子舉例說明的。這樣有助于孩子了解現今形勢,但是過于絕對化容易讓思想尚不獨立的孩子對事物產生誤解和偏見。
周四,小三班。
早飯過后小朋友分區進行活動。美工區的小朋友有的畫畫,有的捏橡皮泥;音樂區的小朋友有的在拿著麥唱歌,有的拿著沙蛋伴奏,有的舞小紅綢;思維區的小朋友有的組盒子,有的堆圈圈……我覺得這樣很好,孩子們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活動的區域,而不是要求孩子們統一參加一種活動遏制孩子們的個性。
活動結束之后稍作調整,開始上課。先是給小朋友們聽歌曲《春天來》,不斷地引導孩子們說出歌詞中所唱到的內容,比如說春天來了有什么顏色的花開了,比如說春天來了有哪些小動物出來了。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夏秋冬說什么的都有,還有的小朋友說是早晨。可見小朋友(小班階段)尚不能分清季節與時間的關系。當老師引導他們時,小朋友則是選擇老師說的最后一個詞——冬天。孩子們的儲備和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則進行模仿。他們也正式在模仿中不斷地學習。而后他們對親手用樂器(手鈴鼓、打棒、圓弧版、沙蛋)伴奏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接著是語言課。老師讓他們看圖讀詞,區分驢和魚、柿子和獅子、盆和瓶、瓜和花的讀音。看圖區分小雞和小鴨子的差別,認識迎春花的顏色、花瓣形狀,讀兒歌。然后是看圖說話,老師不斷地引導小朋友們補充圖中的內容——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比如說,爸爸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媽媽自愛醫院給病人看病。在此過程中,老師一直在用各種方法引導孩子們,這種啟發性原則非常的好。
而后是量詞的教學,反義詞的教學,還有念繞口令和猜謎語。老好似教學的方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教學內容也是豐富多彩。但是個人認為課時太過冗長,以至于后來孩子們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老師身上,而是自顧自地嬉笑打鬧。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本身注意力集中持續的時間就不長,加上過于冗長的課堂時間,就容易產生厭煩情緒。
周五,上午小班運動會,下午大三班上課。
小班的運動會分小朋友的運動會和親子運動會。小朋友運動會中有一個項目是這樣的:先學小兔子跳到方圈前,鉆過方圈,走平衡木,到達指定的桌子前疊好衣服和褲子,向前跑到指定處拍球10下,然后拍回去和本隊的下一位小朋友擊掌。兩隊小朋友進行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小朋友普遍疊衣服疊得慢,有的小朋友在疊衣服的時候會不時地抬頭看旁邊小朋友的進度。而每當這個時候,站在旁邊的家長就開始急了,不停地催促著:“寶貝,快點兒!快點兒!”有些年紀大一點的家長甚至急得直接上前動手幫忙疊。在拍球環節,有的孩子進行得不大順利,好不容易拍到四五下時,一旁的家長急得不行了:“行了寶貝,你快點往回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