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實訓報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過得可真快,一瞬間我的大學二年級就快結束了,第一次到學校時的場景還清晰的印在我的腦海里,而如今我們即將就要跨入社會,開始我們為期一年的實習生活。
為了讓我們實習的時候更順利些,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學校在學期結束前給我們安排了一個月的見習,在次,我非常感激學校能給我們這樣一個鍛煉的好機會,讓我們對即將來臨的實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在這期間我們受益匪淺,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剛跨入5月份沒幾天,清晨的空氣是那么的清新,而陽光又是那般如此慷慨的照耀著整片大地,就在這天,我們12位一起的同學帶上了行李出發了,我們離開了學校來到了東巴谷景區,開始了我們為期一個月的見習生活。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踩點熟悉景區,接著跟團,后來第四天就開始帶團了,我們學得都挺快的,很快就明白熟悉了,在那兒剛開始的時候生活得挺不習慣的,東巴谷位于玉龍雪山腳下,氣溫特別低,條件有些艱苦,后來慢慢的就好了,適應了。就這樣很快的一個月就過完了。在著一個月里,我感覺過得很開心很充實,在學校學的都是些理論的知識,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了。
在這一個月的見習結束后,我們每個人都感慨萬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學習到了一些知識,為此,我以報告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整個報告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東巴谷生態旅游區的基本情況及相關的個人看法
著名的東巴谷生態旅游區位于麗江壩子北端,玉龍雪山主峰東側,納西語稱其為“裸美落”意為“好大一個山谷”。東巴谷南北長約8公里,景區占地面積2600畝,由麗江東巴谷生態旅游公司開發與保護,整個景區具有以下特色:1、景區內在一條古老的“匠人街”兩邊參差不齊地分布著四個少數民族(納西族、傈僳族、彝族支系他留人、普米族)五個院落,分別是納西東巴神院、傈僳山寨、他留人家、普米金窩、摩梭風情組成了一個充滿歌聲與濃厚少數民族風情的旅游勝地,在以后景區內還將建立藏族、白族、羌族3個民族院,把整個景區建設得更加多姿多彩。景區入口是一條神奇的東巴走廊,穿過走廊映入眼簾的是納西族的自然神—署,它人面蛇尾,人面代表人類,蛇尾則代表了大自然,二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則代表了當今時代的主題:“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東巴廣場看完精彩的少數民族歌舞表演便可進入第一個院落去體驗納西族的生活。(1)在東巴神院里展現的是納西族的民俗民風,一個“三坊一照壁”的名居建筑里生活社一戶納西族人家,兩間廂房、一間祖母房、兩位東巴、一塊畫有青蛙八格圖的照壁、院子中央的一副四福拜壽圖足以反映了納西族人民的生活情景;(2)走過一條展示著當地少數民族能工巧匠手工做的手工藝品的街道后,相信大家都會深有感觸,少數民族自給自足的能力并非是虛夸的,所有的用品都是他們自己生廠制造的,緊接著的第二個少數民族是傈僳族,傈僳族56個民族之一,人口120多萬,跨國而居,國內主要分布在三江并流區,國外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它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云南十八怪,有話不說歌來代說的就是傈僳族,傈僳族每年農歷二月初七、初八都會舉行最隆重的刀山節和火海節,在這一定回讓你大飽眼福,看到他們精彩的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3)下邊是彝族支系他留人,人口只有4500多人,主要居住在麗江永勝的他留大山上,他們的”睡式戀愛“和精彩的”過七關斬六將“足以讓你感受到他留人家的可貴與驚奇之處,還有香脆可口的他留粑粑更是讓你留連忘返;(4)在普米金窩里你看了便會明白為何稱它為金窩,普米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到了他們家你會品嘗到他們自己新釀制的蘇里瑪酒、原汁原味的玉米餅等等,在這里最特別的就是他們家有一頭珍藏了XX年的豬鏢肉,奇特之處就在這里了!(5)最后一個是納西族的支系摩梭風情,摩梭人是納西族的支系,現今依舊是母系社會大家庭,依舊保持著“暮合晨離、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形式,在這里彌漫著濃厚的摩梭風情的氣息!2、在谷溝上下分布著以云南松為主的植被,森林覆蓋率高達60%以上,為來往游人提供了“天然氧吧”和“回歸自然”的良好條件;3、利用數公里長的峽谷展示了古冰川,使整個景區成為科普、探險、研究等旅游活動的旅游勝地;4、在去年前不久開發了一條名為“裸美樂”的大峽谷的自然景區,整個景區形成了完美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不足之處就是峽谷太短,而游覽又比較費時間!東巴谷目前是一個3a級旅游景區,它正努力駛向4a級,建設更加完美,吸引更多的游客!